第41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潦倒催老年华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虞美人
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情境,已成如烟过往。李煜的汴京小院里,不见人踪只有风过。可见自然风物浑不似那般势利。早春时,春风又到汴京,吹开了北宋禁苑里的樱花,也不忘吹绿狭窄小院中的嫩草,本来沉睡的柳芽,也睁开惺忪睡眼,装饰枝梢,点染春意。
这一切仿佛发生在瞬间,春风神奇地令这个寂静得将要被人遗忘的院落也重新焕发出生机和希望。生命复苏,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吗?春色入眼,连绵不绝,令人心潮澎湃。
李煜低落的心情却没有因此振奋。从日出到日上中天,他都孤独地倚靠在栏杆旁,无人可以交谈,似乎也无话可说,姿势没有变化,甚至连紧锁的眉头也没有片刻舒展。他就像旖旎春景中一尊不合时宜的石雕,木讷无趣。
但风还是吹进了他的心里,平静无澜的表象下,实则暗流汹涌。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他身在北宋,心却在南唐。
三国时,徐庶被曹操哄骗进曹营,一言不发,终其一生也没有为曹操献策。一则是因为他视刘备为主,誓死追随,二则是恼怒曹操派人模仿他的母亲的字迹来设计哄骗,累得徐母自尽身亡。一代名士,暮暮朝朝身在曹营心在汉,可悲而又可敬。
李煜的痛苦和无奈,比起徐庶更多几重。同样身陷敌手,徐庶是曹操器重的高士,因此才不择手段地请来;但李煜只是宋人的俘虏,败军之将尚不足以言勇,何况亡国之君。他当时在汴京的处境,由《十国春秋》中的一个故事可见边角。
宋太宗赵光义曾带李煜到藏书的崇文苑,他假意关切地道:“闻卿在江南好读书,此简策多卿旧物,归朝来颇读书否?”宋军攻入金陵前,李煜曾嘱咐保仪黄氏,一旦城破,就把宫中藏书付之一炬,可见他多不愿看到凝聚着心血的藏书落到敌人之手。宋太宗明知这段旧事,却偏偏提起,无异于以利刃戳刺对方心窝。但李煜除了叩首谢恩,不敢表达丝毫不悦。
祸从口出,这道理他懂,所以才千忍万忍,只求安稳度过余生。但人的情绪就像春雪融化、冬雨成冰一样,并不完全由人掌控。忍无可忍时,李煜的浓愁就赋作含怨带恨的诗词。但在宋君淫威的震慑下,他寄托在《虞美人》中的情感仍是含蓄的,隐晦的。
不想错过《无限江山,一晌贪欢——词帝李煜的悲情人生》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