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大清商埠 > 第136章完结

第136章完结(2/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花县儒学教谕屈达才谨禀:

卑职谨奉抚谕,已探实善翁身份。善翁姓潘名启,讳振承,字逊贤,号文岩,原籍福建同安县明盛,现籍广东番禺县河南。曾为十三行伙计,现为十三行散商。生意虽小,财力绵薄,却宅心仁厚,乐捐好施;淡泊名利,有口皆碑。

肃此具禀,伏冀钧鉴。

卑职屈达才顿首。

杨应琚放下信,感动不已:“果真是一个仁者善翁。出人意料的是,本以为他是广州的巨贾富商,没想到是个小本经营的散商。”

潘振承从钱庄获悉花县教谕屈达才打听过存银人,猜想屈达才向杨抚台作了禀报。他仍不敢对重学轻商的杨抚台抱有奢望。去求严济舟吗?新抚谕规定的联保等于判了申办人的死刑。然而,谁都不曾料到的是,黄埔买办石如顺竟轻而易举通过了联保。

第十五章

厚此薄彼狐假虎威

投石试探敲打散商

严济舟千方百计阻挠潘振承申办,却打着关宪的旗号替石如顺办成了联保;潘振承不敢戳穿严济舟,绞尽脑汁在嗜酒如命的狂儒翁皓身上下功夫;潘振承做善事不留名,令杨应琚万分感动,决定微服私访十三行;严济舟察觉出杨应琚似乎认识潘振承,为试探他们的关系如何,把散商整得七死八活;严济舟斥令潘振承跪下,向来谨慎行事的潘振承不跪!

厚此薄彼

抚院颁布的联名甘结制,维护了现有行商的利益,对欲加盟者不啻当头一棒。石如顺回新会老家侍候弥留之际的阿爸,阿爸临终遗言:“买办不是人做的,你一定得做行商。”

口岸买办分两种,一种是夷馆买办,一种是洋船买办。石如顺在黄埔做洋船买办。洋船买办的收入来自两方面:搭建货栈与膳食供给。因为上谕规定夷人不准下船,但货栈又不可缺少。为了防止有人告御状,督抚海关只允许搭建临时箬棚,于是每年搭了拆,拆了搭,再搭再拆。银子由外商出,箬棚的承包商只能是洋船买办。买办独揽的生意还有膳食供给,当然只是供给原料,柴米油盐菜蔬瓜果等,其他人一律不得染指。银子还是由洋船出,价钱却由买办定,外商抗议不管用,否则你们出银子我们也不给你们办。

按理说买办可以大发洋财,然而买办是海关的孙,是孙子就得孝敬。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关吏。黄埔口税吏换了一拨又一拨,一拨比一拨厉害。关吏勒索买办自有他们的一套理由,洋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箬棚比以往搭得大,柴米油盐供应比以往多,水涨船高,买办理所当然得多孝敬点。话要说回来,关吏再贪婪,不至于弄得买办无利可图,生意做不下去。千怪万怪,怪石如顺酒醉没锁牢嘴巴,在黄埔村的酒铺骂关吏吃人不吐渣。这话立马传到关吏耳里,几个关丁把石如顺带到关口衙门。主事吏曹尔仁宣布石如顺的罪名:搭建的箬棚超出规定的尺寸,杖十大板、罚老鹰番银一百元。

曹尔仁压根就不提石如顺咒骂过他们。黄埔关吏自此不再笑纳石如顺的“洋敬”——即每收入一笔番银,要按比例孝敬关吏两成。最令石如顺恐惧的是,谨言慎行都不行,关吏有心找茬,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夷艄修船,使用的凿子钝了,石如顺拿凿子到黄埔村的铁匠铺淬火,乘坐扒龙给夷艄送去时,给巡江的关丁截下。“私挟凶器予夷艄”,石如顺又招来一顿板子外加罚两百元番银。

不想错过《大清商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