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易经通奚落道:“你们西夷枪炮厉害又怎样?还是得老老实实臣服天朝。”
“是呀,中国是一条巨龙,不可冒犯。但是,长此以往,难免会患上恐龙症。”
“恐龙症是什么?”
“一条患了严重疾病的巨龙,而不是可以翻江倒海的蛟龙。”
渔船途经一个内港的出口,殷无恙叫老大调转船头进内港。殷无恙关注过中国的船政,仍觉得不可思议。两艘过百吨的双桅战船遗弃在滩涂中,任其风吹日晒,腐烂干裂!
渔船就停在废弃的内港过夜。船老大是个做鱼高手,鱼的味道不亚于广州厨师的手艺,酒是自家酿的烈性酒。易经通吃饱喝足,倒头就睡。殷无恙伴着昏暗的油灯写旅行日志:这一次虎门之行,比任何一次收获都大,我对中国的海防有了进一步了解。中国采取消极保守的海防政策,中国没有海军,严格地讲,他们没有海防,只有岸防。他们的战船不是以海洋为活动范围,水兵只在海岸和内河活动;他们仍热衷于冷兵器,火炮比欧洲要落后一个世纪;他们的战船不会超过五十吨,而欧洲的战船普遍在五百吨以上。
中国在十五世纪初的明王朝时期,就能够打造上千吨的海船,但以后船只越造越小,朝廷的禁海政策越来越严厉。尤其到了清王朝时期,他们的船政几乎到了愚蠢荒谬的地步。朝廷规定:“如果有打造双桅及载重四十吨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管他们是军人还是民人,一律流放到边疆的军队里服苦役。”既然打造或使用违禁船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吃皇粮的军官何必拿自己的官帽去冒险?我在珠江口的虎门就发现了两艘遗弃的违式战船,虽然桅杆没有超标,但船体超高超大。
难道他们没有看到大型西洋船只都装配了威力强大的火炮?难道他们忘记了郑氏集团割据台湾久久不能攻克的惨痛教训?对商船设禁,似乎说得过去,怎么连战船也作出如此苛刻的限制呢?我听十三行首领潘启官说,除非战事需要,经皇帝批准才能打造较大的战船,太平岁月必须限制战船。因为中国的水师都是由汉人组成,军旗为绿色的军队,鞑靼人(旗人)当权的朝廷不放心。
当今世界,海事活动与海洋强权日益成为强国的重要手段,西班牙的陨落和英国的崛起,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的态度呢?
在虎门,我与我的中国助手有过一次有趣的交谈,他的观点,也许能够代表所有的中国人。他们无视海事活动与海洋强权,西方各国不遗余力做强;而中国政府不惜代价削弱。用中国的一句成语来形容:我是杞人忧天。中国人都不担忧,我何必自取烦恼?
不想错过《大清商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