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李湖咄咄逼人道:“巴制宪,你是做过臬司的人,按大清刑名程序,小案归知县断案,稍大移至知府,再大归臬司,死刑报三法司秋审前,督抚方可审核。如今疑犯未审也未逐级上告,你我都不得越俎代庖。”李湖走到公案前,拿起缴获的水果刀,“这就是巴关宪断案的凶器铁证?下官曾见过西洋人的餐具,他们叉肉的小刀都比这把水果刀大。”
巴延三情知理亏。他当时接案时就十分犹豫,把小刀当成凶器未免小题大做。众关胥直言不讳这是关部敛财的奥妙,说行商的胳膊比腿粗,不宰白不宰,否则京师的大爷伸手要这要那,关部拿什么支应那班得罪不起的大爷。
海关也有海关的苦衷,又不能向铁面无私的李湖诉苦。巴延三让李湖带走严知寅。李湖叫严知寅自己去南海县衙投案。知县问清案情的来龙去脉,象征性地轻杖严知寅十大板便放人。
十三行明确划归地方并非就是行商的福祉。藩司是十三行的顶头上司,藩司掌管全省钱粮,常常捉襟见肘。以前藩司是求捐,笑容可掬乃至低声下气。现在不同,藩司可直接下指令派捐,倘若回绝了或捐少了,藩司的脸色就很难看。
潘振承的原则是,该回绝的坚持回绝,该少捐的决不多捐。你要打板子我就让你打。藩司不敢真打,因为以后还得有求于十三行。行首和藩司常为捐输的事情闹到督抚衙门,因为要行商从口袋里掏银子,督抚对潘振承多少有些巴结,当潘振承的面训斥藩司。
因此,凡是数额较大的捐输,藩司就缩在后头,由督抚亲自出马。
西南屯军屯垦,黄河去年决堤今年春荒,朝廷向广东索要六十万两报效。李湖传话十三行认捐三十万两。潘振承听到捐输就头皮发麻,急匆匆赶往巡抚衙门。
李湖带着长随毛豆在抚署后院锄地。李湖光着个膀子,浑身黧黑,外貌像个老农,翻地的动作更像老把式。毛豆在李湖前面把花枝全部拔掉,堆放在一旁。这些花卉,是现任巡抚李质颖亲自带领花匠栽培的,有几样西洋花卉还是潘振承投其所好送给李质颖的。潘振承心想,李质颖仍未卸下广东巡抚职衔,万一他回来了怎么办?
不想错过《大清商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