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我们再来解释后半句。诏,下达诏书。状、绾,接受诏书的两位丞相的名字。法度量,规范度量衡。则不壹,将不一致的统一起来。嫌疑者皆明之,有疑难的都使其明确。这句话是说,于是皇帝诏令丞相状和丞相绾,规范度量衡,凡是不一致的都加以统一,凡是不清楚的都予以明确。
这个诏书,我们简称[二十六年度量衡诏]。这个诏书,刻在统一后使用的升、权、量等各种量器和衡器上,是规范秦帝国统一度量衡的重要文件。
这个诏书上的丞相状,姓隗名状;丞相绾,姓王名绾。他们的姓名,是见于史书的。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帝第二次巡游天下,曾经在琅邪山(今山东胶南)刻石颂扬始皇帝统一天下的功绩。在琅邪石刻上,随行大臣们的名字都被刻上去了,隗状和王绾这两位丞相的名字也在其中,丞相隗状排名在前,当是右丞相,丞相王绾排名在后,当是左丞相,同[始皇诏铜方升]的排名顺序是一致的。
追踪调查到这里,我请问大家,[十七年丞相启状戈]上面的[丞相状]究竟是谁,应当是可以推想得到了吧?
毫无疑问,[十七年丞相启状戈]上面的[丞相状],就是二十六年[始皇诏铜方升]上面的[丞相状],他们应是同一个人,就是隗状。隗状在秦王政十七年时已经担任着丞相,因为排名在丞相[启]后,当是左丞相。到秦始皇二十六年时,他已经排名在前,担任右丞相,直到二十八年还在任上。想来,他担任丞相的时间,至少在十二年以上,算是一位老资格的总理大臣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总理大臣不明的历史,由此而被填补了一半。
[丞相状]是丞相隗状的情况清楚以后,我们就可以将见于文献和文物的,在秦始皇在位期间担当过丞相(包括相国)的人排列如下:秦始皇时期丞相表
通过这张表的排比,我们可以看出:在始皇帝在位的三十七年间,出任丞相者至少有七个人,他们分别是吕不韦、昌平君、□启、隗状、王绾、冯去疾和李斯。七位丞相当中,五位都是史书上有记载的,有名有姓。
第二任丞相昌平君,是我们根据《索隐》的史料补上去的。昌平君是楚考烈王熊元的儿子,他应当姓熊,不知道名。第三任丞相[丞相启]是我们根据铜戈的铭文补上去的,不知道姓。昌平君在秦王政十年开始出任丞相,秦王政十七年启在丞相任上,我们自然而然会联想到,昌平君熊□与丞相□启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呢?
不想错过《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