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我们已经反复说到,史书上没有记载的事,绝不等于没有;不可思议的事情,一定有大可思议的理由。那么,这个理由在哪里呢?我们已经了解到,昌平君是楚考烈王的庶子,楚国是他的祖国,当时在位的楚王负刍是他的庶兄弟。以情理而论,在祖国即将灭亡的时候,在亲族即将断绝的时候,他不会没有想法和意见,也不会没有苦恼和痛苦。即使不考虑任何个人的情绪和感情,身为秦国丞相的楚国公子昌平君,在秦军即将攻灭楚国的时候,他的处境一定是非常微妙的。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考虑到昌平君与王翦同时被贬斥出京,也考虑到他出京有敢死之士跟随,再考虑他后来反秦复楚、被项燕立为楚王的事情,我们完全可以推想,在进攻楚国的问题上,昌平君与秦王嬴政意见不合,他可能是附和王翦,持慎重态度,甚至是另有微词,结果是遭到与王翦同样的命运,被免职出京,打发到郢陈去了。
如此看来,在昌平君被迁徙到郢陈这件事情上,秦王嬴政可谓是一箭双鵰:一方面,他借新郑反叛和韩王安之死的事件,利用昌平君的特殊身分,打发他前去处置;另一方面,也趁机将他从政权中枢排除出去──既为任命李信为大将领军灭楚清除了障碍,也排斥了老臣们的掣肘,有利于建立起听命于自己的年轻化的政府班子。
那么,昌平君来到郢陈以后,他又做了些什么事情呢,他未来的命运又将是什么呢?
6、被隐瞒的历史
昌平君来到郢陈,是在秦王政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史书中没有关于他的记载,二十三年,他再一次出现在史书中,《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记载如下: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
这条数据中的[荆],就是楚,因为嬴政的父亲字为子楚,秦国史官避讳,称楚为荆。项燕,是项羽的祖父,楚军的大将。淮南,当作淮北,淮河以北地区。这条纪事说,秦王政二十三年,楚将项燕拥立昌平君为楚王,在淮北地区反抗秦国。
由此看来,昌平君来到郢陈以后,反叛了秦国,在淮北地区被拥立为楚王。那么,他究竟为什么反秦,他在什么时候与项燕接上头,又是什么时候离开郢陈来到淮北地区的呢?凡此种种,又是疑问重重。这些重重的疑问,史书竟然都没有记载,不能不说是很有些奇怪。
不想错过《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