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春申君献有孕之女这个故事的真假虚实、来龙去脉大体清楚以后,我们自然会继续追问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故事又是如何移花接木地扯到吕不韦身上,别有用心地编造出秦始皇不是庄襄王的儿子的故事呢?
《史记.春申君列传》所载的春申君献有孕之女故事,是用这样的话收场的:春申君被李园埋伏的武士杀死,家族被诛灭以后,[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是为楚幽王。是岁也,秦始皇帝立九年矣。嫪毐亦为乱于秦,觉,夷其三族,而吕不韦废。]
这句收场白是说,春申君献给楚考烈王的有孕之女,也就是李园妹所生下的儿子,被立为王,即是楚幽王。这一年,是秦始皇即位的第九年。嫪毐在这一年叛乱,被发现,诛灭三族,吕不韦也因此被废相。
《史记.春申君列传》本来是讲楚国的事情,讲完春申君、李园、楚幽王的事情后,突然笔头一转,扯到秦始皇、嫪毐、吕不韦身上去了,很有些不自然。不但不自然,而且这种不自然的写法,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联想,春申君、李园和楚幽王的事情,与秦始皇、嫪毐和吕不韦的事情之间,是否有什么关联?
我们已经说过,司马迁是严谨的历史学家,他是不编故事的。但是,他是喜欢听故事的,他在编撰《史记》的时候,为了丰富纪事的内容,选取了一些既有的历史故事作为史实写进书中。他在选取这些历史故事时,首先面临着如何判断真伪,如何取舍留存的问题。同时,他在选取这些历史故事的时候,还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难题,这就是战国时代的历史故事多是当时游士们的口头讲述,外交辞令之间插入的话引子,没有纪年,时间混乱,他必须为它们确定年代后,才能写入史书。
打个比喻说,这些战国故事,都是些飘浮在空中的树叶,天上地下,随风起舞;作为文学作品来读,生动有趣,不过,作为史料来使用的时候,就虚无缥缈了。历史学家首先得竖立一根时间的树干,再将这些无根的树叶采集下来,经过选择,然后黏贴到树干的适当位置上去。这个做法,是历史学最基本的工作,叫作[以年系事],就是用年代将事情拴起来。
春申君献李园妹的故事,是从战国游士们讲的楚国故事中选取的,本身没有确切的年代。楚国的史书,同战国各国的史书一样,由于秦始皇焚书的原因,都被烧毁了,楚国历史的确切年代,也失去了可靠的文献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司马迁是用什么样的时间树干将这个故事拴住,确定它的年代的呢?
不想错过《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