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那么,本书的第二案、第三案、第四案──秦始皇的弟弟为什么反叛?嫪毐之乱的真相是什么?昌平君又是什么人?秦始皇后宫的情况为什么没有记载?──这些问题的谜底又在哪里呢?
我们已经解明,秦始皇的弟弟成蟜是韩夫人的儿子,他得到夏太后的宠爱,在他的一举一动后面,处处都是韩系外戚势力的影子。秦始皇的假父嫪毐是帝太后的面首和宠臣,他的起伏成败,不过是赵系外戚势力兴衰的缩影。秦始皇的表叔昌平君熊启,是华阳太后的亲族和亲信,他是代表楚系外戚执政的头面人物。至于秦始皇的子女们,他们都分属不同的外戚势力,扶苏应当是楚系的公子,胡亥可能是赵系的公子……如此综合下来,一个共同的历史背景,就在本书第二、三、四案身后浮现出来:这就是秦国王室中不同的外戚集团势力的存在。
根据我们破解疑案的过程和结果来看,这个共同的历史背景,应当就是第二、三、四案共同的谜底。历史上之所以会出现这三件疑案,是由于史书对于秦国王室中存在不同的外戚集团这件重大的史事失载,留下了巨大的历史空白,造成了历代的不解和误解。如果我们要追究责任的话,司马迁仍然是脱不了干系的,因为他没有为《史记》撰写《秦外戚列传》,问题就出在这里。
看来,又是司马迁的错?
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中说:[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示有外戚之助焉。]这句话是说,远古以来开创基业和继承祖业的帝王,并非仅仅依靠自己内在的德行,还得依靠外戚的帮助。司马迁所说的外戚,就是帝王的母族和妻族,他们是世袭王权体制下极为重要的政治势力,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非同寻常的作用。对于这一点,司马迁是有相当充分的认识的,所以,他在写《史记》的时候,特意编撰了外戚世家、。
《史记》是通史,外戚世家、本来应当从王权世袭的起头开始,从夏商周秦一直追溯下来;但是,翻开外戚世家、,司马迁的具体叙事,是从西汉初年开始的,从刘邦的夫人吕后家族一直到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一族。对于西汉以前历代的外戚,司马迁都一笔带过,省略不记。司马迁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他是想隐瞒历史,还是另有原因?对于这个问题,还得召唤司马迁出庭作证,请他为自己著作的漏洞做具体的说明。
对于这个问题,司马迁在外戚世家、中有一句感慨深沉的话,他说:[秦以前尚略矣,其详靡得而记焉。]他这是说,秦以前的历代外戚,由于史料缺乏,已经无法做详细而系统的记叙了。这句话虽然简短,却是直接的证词。看来,司马迁没有隐瞒历史的嫌疑;他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想写秦以前的外戚列传而没有资料,只能暂付阙如,望洋兴叹了。
不想错过《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