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丧仪期间,孙权终日脸色惨淡,他痛惜兄长的英年早逝,动辄痛哭不已。¢优-品_暁¢税/枉. -免^费¢悦?黩\
张昭每次看到孙权痛不欲生的样态,总是激励他说:“这样下去怎么行?在遍地都是野心勃勃的豺狼之辈的危险时刻,请您一定要奉行先王的遗言。对内治理国政,对外分析各国的军事形势,积极备战,向四邻显示自己是一个不逊于先王的英主。”
在巴丘的周瑜闻讯后从其领地骑马日夜兼程地赶到了吴郡。孙策的母亲和遗孀一见周瑜又不免热泪盈眶,向他详细地转达了故人的临终所托。
“我发誓一定遵奉先主遗言,以报知遇之恩!”
周瑜拜伏在孙策的灵坛前久久不肯离去。
其后,他入室拜见孙权,两人进行了长时间的密谈。周瑜道:“无论做什么事,其根本在于人才。得人才则国家昌盛,失人才则国家灭亡。所以,当前第一要务就是国君的身边一定要有高德贤达之人辅助才行。”
孙权认真听取了周瑜的意见,并不住地点头称是。+q′s¢b^x\s?.?c,o\m¨他道:“家兄临终前也是这样说的。他留下遗言说内事问张昭,外事谋周瑜。我一定要遵守家兄的遗命。”
周瑜又道:“张昭的确是个贤士,所以您应该对他行师傅之礼,并尊重他的意见。而我生来驽钝,实在难以担当先主的重托。所以我想推荐一位才能远在我等之上的贤士来辅佐您。”
“他是谁?”
“其名鲁肃,字子敬。”
“此人我还没听说过。不过这样有才能的贤士怎么会在世上隐居不出呢?”
“古语说野无遗贤。但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情况不乏其例,只可惜世上少有伯乐。而且,一旦用人不善,即使有才之士也会变为无能之辈。这也是屡见不鲜的现象。”
“周瑜,你说的那个鲁肃现在住在哪儿?”
“他现居临淮的东城,其人胸藏六韬三略,生来足智多谋,且平时待人诚实敦厚,与他会面如沐春风。他幼年丧父,一人侍奉孝养母亲。他家资产殷实,在东城的郊外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看~书¨君′ `已_发?布~醉.薪·璋^結′”
“真想不到在我统治下的国土上竟有这样的人才。”
“鲁肃不喜做官。他有个朋友叫刘子扬,曾一再劝他入仕,问他想不想去巢湖投靠郑宝。尽管对方以极其优渥的待遇诚意延揽,但鲁肃就是不去。”
“周瑜,要是让这样的人才去了其他地方,将对我们大为不利,还是你去一次,设法把他找来怎么样?”
“我刚才已经说了,不管是多么好的人才,如果不能善加起用也是枉然。您若真有诚意,我一定去说服他,并把他带到您的身边。”
“为国为家,我求贤若渴,绝不会弃之不用。你快去吧,辛苦你了。”
“遵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