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冰阳之歌 > 第60章 农民工之歌

第60章 农民工之歌(1/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1995年,春天。/秒/蟑^踕/暁¨税?枉_ .追?醉~薪¢漳/截\

我和黄河岸边杏花村的50名农民工一起去了天津静海,我的任务是采访在天津打工的农民工兄弟,记录他们的打工生活。

在海河气味的静海,我结识了一位居住在静海《今晚报》上班的总编王晨旭老师。

王晨旭老师是宁夏人,他慈善温和没有总编的架子,对报社的员工一视同仁。

这是天意的缘分,和王老师的交往,对我的艺术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和启迪。

在静海一待就是三个月,三个月,我和这帮民工兄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最让我难忘的是海魂和姜峰,一个28岁,一个35岁,他们一个是泥瓦匠,一个是木工。他们俩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演绎抒情的流行歌曲,他们合唱的《农民工我的好兄弟》至今难忘,难忘他们那份真情投入,那份朴实无华的农民工形象……

今日,我在我的直播室里主持节目的时候,又想起了他们……

难忘静海!难忘民工兄弟!难忘王晨旭老师……

——题记

《农民工之歌》

1

1995年的春天,阳光带着些许暖意,开始慢慢驱散冬日残留的寒意。我怀揣着采访本和一颗热忱的心,跟着黄河岸边杏花村的50名农民工,踏上了前往天津静海的路途。那时候,火车哐当哐当的声响,仿佛是奏响的前奏,带着我们奔赴一段未知却又充满故事的旅程。

抵达静海的时候,空气中弥漫着海河独有的气息,那是一种混合着水汽与城市烟火的味道。初来乍到,我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寻找那些农民工兄弟的身影,想要深入他们的生活,记录下最真实的点滴。

也是在静海,在《今晚报》那充满油墨香气的报社里,我结识了总编王晨旭老师。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报社那略显忙碌却又井然有序的大厅里。他个子不算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透着温和与睿智,脸上总是带着慈善的笑容,丝毫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总编架子。当我说明来意,想要了解在静海打工的农民工情况,希望报社能给予一些帮助和指导时,王晨旭老师立刻热情地接待了我,详细地给我介绍着静海这边农民工务工的大致分布以及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

王晨旭老师是宁夏人,骨子里有着大西北的豪爽与质朴。他对待报社的每一位员工都一视同仁,不管是资深的老记者,还是新来的实习生,他都能耐心倾听大家的想法,给予鼓励和支持。而对于我这个外来的采访者,他更是关怀备至,时常提醒我采访时要注意的安全问题,还会分享一些与人沟通的技巧,让我能更好地走进农民工兄弟的内心世界。

就这样,在静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几乎每天都穿梭在各个工地之间,和那些杏花村来的农民工兄弟们一起吃饭、聊天、劳作。渐渐地,我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也越发被他们的故事所打动。

在众多兄弟里,海魂和姜峰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两人。海魂,28岁,是个泥瓦匠,他有着一双粗糙却十分灵巧的手。那双手,拿起砌刀的时候,沉稳有力,一块块砖头在他的摆弄下,迅速地垒砌成坚固的墙体。他的脸上总是带着憨厚的笑容,一笑起来,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仿佛那笑容能驱散工地上所有的疲惫。

姜峰则年长一些,35岁的他是个木工,对木材有着一种独特的敏锐感。他总能精准地切割、雕琢每一块木板,将它们变成精致的窗框、门梁等物件。他话不多,但每一句话都透着沉稳和靠谱,工友们都很信任他,遇到木工方面的难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他帮忙。¨完. , ¢榊,颤. ,唔¨错/内.容′

而他们俩共同的爱好,就是在闲暇时光,对着简陋的工地宿舍,或是空旷的工地角落,演绎抒情的流行歌曲。那时候,流行歌曲开始在大街小巷传唱,也传进了这些农民工的耳朵里,融进了他们的生活中。他们最喜欢唱的就是那首自己改编的《农民工我的好兄弟》。

每当夜幕降临,工地的喧嚣渐渐归于平静,只余下偶尔的虫鸣声和远处传来的车辆行驶声。在那昏黄的灯光下,海魂和姜峰就会找个地方坐下来,海魂清一清嗓子,姜峰调试一下那把有些破旧却音色还不错的吉他。然后,海魂那略带沙哑却充满感情的嗓音便会响起:“嘿,农民工我的好兄弟,背井离乡咱来到这里,为了生活为了梦想,咱不怕那风雨……”姜峰则在一旁轻轻拨弄着琴弦,为歌声伴奏,那旋律虽然简单,却仿佛有着一种魔力,吸引着周围的工友们纷纷围坐过来,大家静静地听着,有的眼中泛起泪花,有的跟着节奏轻轻晃动身体。

我还记得有一次,工地完成了一个大项目,大家都很高兴,老板也难得大方了一回,买了些酒菜犒劳大家。酒过三巡,气氛越发热烈起来,大家起哄让海魂和姜峰来一首。两人也不推脱,站起身来,站到了临时搭建的“舞台”——一块稍微平整的空地上。海魂的歌声更加激昂了,姜峰的吉他声也越发响亮,那首《农民工我的好兄弟》回荡在整个工地,仿佛唱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大家一起跟着唱,那声音汇聚在一起,冲破了工地的围挡,飘向了静海的夜空,似乎连那遥远的海河河水,都跟着泛起了层层涟漪,像是在为他们的歌声鼓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在静海的这三个月,我和这帮民工兄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一起经历了烈日下的辛苦劳作,汗水湿透了衣衫,却没有人抱怨;一起面对过突如其来的暴雨,大家手忙脚乱地遮盖建筑材料,互相打趣着这老天的“调皮”;也一起在难得的休息日,去静海的街头逛逛,看着那些繁华的店铺,眼中满是对生活的憧憬。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三个月的期限很快就到了,我要结束这次采访,返回自己的生活轨道。离别那天,大家都很不舍,海魂紧紧握着我的手,声音有些哽咽地说:“兄弟,以后有空可得常来看看咱们啊,这静海,也算是咱们一起奋斗过的地方了。”姜峰在一旁默默地点头,递给我一个他亲手做的小木雕,那是一个简易却饱含心意的人像,代表着我们这段珍贵的情谊。

我带着满满的回忆和不舍离开了静海,此后的日子里,我时常会想起在那里的点点滴滴,想起那些憨厚朴实的农民工兄弟,想起王晨旭老师的关怀与帮助。

多年后,我有了自己的直播室,开始主持一些节目,分享生活中的故事和感悟。每当我坐在那熟悉的麦克风前,看着直播间里来来往往的观众,心中总会涌起那些尘封的记忆。而今天,当我再次开启直播,准备和大家聊聊那些平凡却又伟大的劳动者时,记忆的闸门彻底打开,海魂和姜峰的歌声仿佛又在耳边响起,那一张张朴实无华的农民工兄弟的脸浮现在眼前,还有王晨旭老师那温和的笑容也变得格外清晰。

我对着直播间的观众,缓缓说起了那段1995年春天在静海的故事,说起了那些为了生活努力打拼的农民工兄弟,说起了那首充满力量与情感的《农民工我的好兄弟》。观众们被我的讲述吸引,纷纷在弹幕里留言,有的说自己也是农民工的子女,深知父母的不易;有的感慨这些平凡人身上有着不平凡的光芒;还有的询问海魂和姜峰后来的情况,希望能再听到他们唱歌。-d^a¢n!g`k_a′n~s-h\u^.`c¢o?m`

我看着那满屏滚动的弹幕,眼眶有些湿润,我知道,虽然岁月已经流逝,但那段经历,那些人,那首歌,永远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它不仅仅是一段回忆,更是对无数农民工群体的赞歌,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造起城市的高楼大厦,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浇灌着生活的希望之花。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联系上了当年杏花村的一些兄弟,得知海魂和姜峰后来继续辗转在各个城市的工地,依旧热爱着唱歌,也把那首《农民工我的好兄弟》唱给了更多的工友听。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颗种子,在各地的工地上生根发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农民工这个群体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而我,也决定要把他们的故事整理成册,把那首《农民工我的好兄弟》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听到这首属于农民工的歌,让那朴实无华却又充满力量的旋律,飘荡在每一个城市的角落,成为对所有农民工兄弟最美的礼赞,让大家都知道,在城市的繁华背后,有着这样一群默默付出、可亲可敬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之歌,也为这个时代增添了一抹别样的光彩。

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走在街头,你会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响起,那便是农民工兄弟们的心声在流淌,是他们对生活、对梦想、对彼此深厚情谊的诉说,那歌声,会永远在岁月里回响,永不落幕。

2

在静海期间,和民工兄弟之间发生了许多印象深刻的事,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情谊与难忘的回忆。

雨中护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冰阳之歌》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