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文理淬心·周易问道(一) - 典籍如山,星火微茫(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枯燥、艰涩、迷茫… 时间在翻阅书页的沙沙声中悄然流逝。窗外的光线从明亮转为昏黄,百草堂内药香依旧,却多了一份书卷的沉郁。陆守拙只觉得头昏脑涨,太阳穴突突直跳。强行凝聚心神带来的疲惫感,甚至比药浴时筋骨欲裂的剧痛更令人煎熬。他放下书卷,揉了揉酸涩发胀的眼睛,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难道这第一关,就要将他拦在门外?守护星火的光芒似乎也黯淡了几分,在浩瀚典籍的阴影下显得如此微弱。
就在这时,百草堂的门被轻轻推开。白芷端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看到陆守拙疲惫的神色、紧锁的眉头,以及摊开的厚重典籍,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关切。
“陆师弟,又在研读《周易》了?”白芷将食盒放在一旁,轻声道,“木长老让我给你送些清心凝神的药膳来,趁热喝了吧。”她揭开食盒盖子,一股带着草木清香的温热气息弥漫开来。
“多谢白师姐。”陆守拙勉强笑了笑,接过温热的药膳。
白芷看着他苍白的脸色,犹豫了一下,从袖中取出一枚薄薄的玉简,递了过去:“对了,林风眠师兄知道你接了文理考核,特意托我给你带一份他的笔记。他说是关于‘生生不息’的一些浅见,或许对你有用。”
陆守拙精神一振,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浮木,连忙接过玉简。他迫不及待地将神识探入其中。
玉简中是林风眠清秀飘逸的字迹,并非对《周易》的全面注解,而是专门针对“生生不息”这一概念的心得体会,行文简洁,却直指核心:
“《易》云:‘生生之谓易’。此‘生’,非仅指草木萌发、生灵繁衍之表象,更指天地万物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变化与更新。如春去秋来,寒暑交替,看似轮回往复,实则蕴藏无穷生机,孕育新的可能。‘不息’,乃此变化之恒常,非停滞不前之死寂,而是动态的平衡与延续,是生命内在的驱动力…”
“…我观蕴灵院‘青木回春术’,其精髓亦在‘生生’二字。枯木逢春,非逆天改命强行灌输生机,而是激发其内蕴之一点未灭生机,顺应天地生发之道,以精纯木气为引,引导其自然复苏,焕发新枝。此术之效,不在蛮力,而在唤醒与滋养,暗合‘生生不息’之理…”
林风眠的笔记,如同在晦暗的迷宫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他没有直接解释那些深奥的卦辞爻象,而是将“生生不息”这一宏大的理念,与蕴灵院最基础、陆守拙最熟悉的疗愈术法——“青木回春术”联系起来!用最直观、最贴近陆守拙当前状态的方式进行了阐释!
陆守拙只觉得脑海中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他猛地再次看向《周易注疏》中关于“生生之谓易”的论述,又回想起木长老每日为他施针时,那精纯的生机之力并非蛮横冲撞他破碎的道基,而是如同春雨润物,精准地引导、渗透,唤醒他道基深处残存的、微弱的活力;回想起自己在运转《青木蕴灵诀》时,守护星火如何调和、引导着外来的生机之力,如同最耐心的工匠,缓慢却坚定地修复着裂痕的过程…
这不正是“生生不息”在微观层面、在他自身道基修复上的绝佳体现吗?!
“生生不息…唤醒内蕴生机…引导自然复苏…顺应而非强求…”陆守拙喃喃自语,眼中的迷茫如同晨雾遇到朝阳般迅速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虽然距离理解整部《周易》的浩瀚深意还差得远,但至少,他找到了一个坚实的切入点,一个能将自身切肤体验与典籍玄奥义理连接起来的桥梁!
守护星火似乎也感受到了他心境的剧烈波动和明悟的喜悦,光芒陡然亮了一丝,温润地照耀着那布满裂痕的道星,连带着道基裂痕边缘那层玄黄色的光晕,都似乎微不可察地凝实了那么一丝丝。
文理关的第一页,在迷茫与灵光交织中,缓缓翻开。前方的路依旧漫长艰险,但至少,他不再是毫无头绪地于黑暗中跋涉。星火虽微,已能照亮脚下方寸之地,指引他向着那“守”与“养”辩证关系的核心,迈出探索的第一步。
不想错过《浩然血》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