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文理淬心·周易问道(四) - 教习考校,一字千钧(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青檀宣纸上的墨迹已干,字字沉稳,隐隐透着一股玄黄之意。,看`书_屋′暁¨税′蛧^ ¨蕪~错·内/容_陆守拙看着这篇凝聚了他心血与顿悟的《论“守”与“养”在道基修复中之辩证》,心中既有完成后的释然,也有一丝面对未知评价的紧张。他将文章小心卷好,深吸一口气,强压下道基深处传来的隐痛,起身下床。
木青禾长老见他动作,温声道:“文章已成,便去寻苏教习吧。记住,文理之道,贵在真诚。你之所悟,源于己身,发于本心,这便是最好的根基。”
“弟子明白。”陆守拙恭敬行礼,带着文章,步履虽缓却坚定地走出了百草堂,朝着文华院的方向行去。
文华院深处,苏文正教习的书房名为“静思斋”。斋前庭院清幽,几竿翠竹掩映,更添几分肃穆。陆守拙在斋外站定,整理了一下略显宽大的衣袍,定了定神,方才轻轻叩响了门扉。
“进来。”门内传来苏文正平淡无波的声音。
陆守拙推门而入。书房内陈设简朴,一桌一椅,几架藏书,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书卷气息。苏文正端坐于书案之后,深青儒衫纤尘不染,面容冷峻,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仿佛能穿透人心。他并未抬头,手中正拿着一卷古籍,似乎沉浸其中。
“弟子陆守拙,前来呈交课业文章。”陆守拙躬身行礼,双手将卷好的文章奉上。
苏文正这才放下书卷,目光落在陆守拙身上,锐利的眼神在他苍白的面容和略显虚浮的气息上停留了一瞬,随即移向他手中的纸卷。他并未立刻接过,只是淡淡道:“放下吧。”
陆守拙依言将文章轻轻放在书案一角。
苏文正并未去看那文章,而是直视陆守拙:“七日之期,你于病榻之上,以残破道基,强悟《周易》‘守’‘养’之辩。老夫且问你,何谓‘守’?何谓‘养’?二者于你道基修复,孰轻孰重?”
开门见山!没有丝毫寒暄,直接切入核心考校!
陆守拙心神一凛,知道真正的考验开始了。\求·书-帮, .更?薪~最.全′他沉静心神,识海中守护星火微微摇曳,稳定着因紧张而略有波动的心绪。他略一沉吟,便朗声答道:
“回教习。弟子以为,‘守’者,非消极防御,乃‘厚德载物’之包容与承载(坤卦)。于道基修复,守为磐石之基:一曰守心神,以澄明意志驾驭修复之力,导其归流,避其冲撞;二曰守本源,护持道基深处未灭之生机火种,使其不为崩解之痛所湮灭;三曰守秩序,厘定修复路径,使外力之‘养’与内在之‘力’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守,乃修复得以进行之框架与意志基石。”
他顿了顿,感受着识海中“守”之星环的微光,继续道:“‘养’者,乃生机之培育与壮大(生生不息)。于道基修复,养为活水之源:一曰外力之养,如药石针砭,引磅礴生机温润滋养,唤醒沉寂;二曰内在之养,如功法运转,纳天地灵气转化生机,壮大本源;三曰调和之养,使内外生机交融渗透,如春雨润物,滋养‘土壤’,弥合‘沟壑’。养,乃修复得以实现之能量与生机源泉。”
“至于孰轻孰重…”陆守拙语气坚定,“弟子以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守为养之护盾!无守之意志稳固根基、引导方向,养之力再磅礴,亦如洪水冲垮不设防之河堤,反成催命符!养为守之根基!无养之力持续供给、壮大本源,守之意志再坚定,终如无根之木,难以为继!守乃承载修复之‘坤’,养乃孕育生机之‘易’。唯有守养相济,如大地承载滋养万物,道基裂痕方能弥合,本源活力方能复苏!”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逻辑分明,将文章的核心观点浓缩提炼,声音虽因身体虚弱而略显中气不足,却带着一股源自本心的坚定力量。
苏文正听完,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那双锐利的眼睛微微眯起,仿佛在审视一件精密的器物。他并未评价陆守拙的回答,而是拿起书案上的文章,缓缓展开。
书房内陷入一片寂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天^禧_晓?税*王+ ·已*发?布/最_欣,彰?結¨苏文正看得极慢,目光在字里行间缓缓移动,时而停顿,似乎在咀嚼某个词句的深意。他周身散发着一股无形的压力,让整个静思斋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陆守拙屏息凝神,静静等待着。他能感觉到苏文正的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文章,每一个字都在承受着这位严苛教习的审视。守护星火在识海中稳定燃烧,支撑着他的心神。
片刻后,苏文正的目光停留在文章论述“守”与“养”辩证关系的一段。他忽然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刀锋般的锐利:
“你文中以‘大地承载滋养万物’喻‘守养相济’,立意尚可。然,《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你只取坤卦‘厚德载物’喻‘守’,却未提乾卦‘自强不息’之精神。莫非在你看来,道基修复只需‘守’与‘养’,无需‘自强不息’之奋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问题如刀,直指文章可能的疏漏!将“守养”之辩提升到了与“乾坤”对应的更高层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浩然血》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