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苏北向胡杨和费黧介绍吴运韬,向吴运韬介绍胡杨和费黧。,删.8·看`书′惘! ?已~发?布-最`歆`彰?洁′
吴运韬用热烈的目光看着胡杨,完全没想到大名鼎鼎的胡杨身材竟然这样矮小瘦弱,换一句话说,他没想到这样矮小瘦弱的躯体之内,竟然会蕴藏着那么丰富的思想和情感,蕴藏着那样蓬勃的生命创造力。胡杨在人面前总是显得很木讷,似乎很不善于言谈,场面有些冷清。
苏北对吴运韬说:“老吴你可能知道,费黧不单是《西北文学》主编,他更是研究胡杨的专家。”
“哎呀,”吴运韬说,“我怎么会不知道呢?我很早就读过你的作品……”
其实费黧的作品不多,他最重要的作品是胡杨的传记。费黧现在在某种程度上是胡杨的经纪人。但是他的这种身份仅仅是旁人的一种认定,因为他曾经帮助胡杨料理过几部作品的出版事宜,人们据此认为他对胡杨把作品交给哪一家出版社出版具有决定性影响力。!二/叭.墈?书·旺/ *罪_歆+璋`节.更¨歆¨筷_
费黧期望胡杨把《最后一片戈壁》交给苏北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他感激苏北离开K省的时候,竭力推荐让费黧接任了《西北文学》主编职务;另外,他认为《国色》的出版有很多教训,在安排《最后一片戈壁》出版的过程中应当记取这些教训。
费黧和王岚没见过面,《国色》出版的诸多事宜都是胡杨独自完成的。在他看来,胡杨和远东文艺出版社签订的是一个很不严谨的合同:它没有保障作品在不能正常出版和发行的情况下作家应当得到的权益。所以,《国色》被查禁以后,胡杨事实上仅仅拿到了几千元稿费,而社会上的盗版书,据有关部门估计,至少有二十多种,全国总发行不会低于百万册,这就意味着胡杨在这部作品中损失了几百万元。
席间,吴运韬对胡杨奉承有加,怀着极大的敬意谈到他的《国色》,吴运韬说:“那时候我还真的很担心你。”
胡杨说:“过来了,过来了。”
吃得很好,谈得很好,吴运韬的情绪很好。*3-y\e-w·u~./c_o-m¨吴运韬说到《国色》的地域特色:“那就是我度过童年的地方呀!我现在已经不记得那些方言了,但是你在作品里描写的那种乡土气息,唤起了我记忆深处的那种感觉,那些人物,就是我们村子里的人物,语言、衣着,甚至于他们住的偏厦,村里的涝池,都是活生生的,真的是……我好像又回到了我的童年,我现在就有这样的感觉……”
吴运韬沉浸在那种感觉里。他说了他的大致经历,说到他至今不改的生活习惯,家里饮食的家乡特色。苏北适时建议胡杨到吴运韬家里坐坐,“你在那里能够吃到地地道道的家乡饭。”胡杨和费黧都把这个安排视为《最后一片戈壁》出版谈判的一部分,爽快地答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危险的移动》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