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吴运韬在作品署名的问题上颇费了些心思。如果按照原来的设想写第一人称的回忆录,署名卢荻,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这是一部以第三人称写的报告文学。卢荻曾经在打印稿上郑重地写下“苏北著”———这是老人对苏北表示感谢的一种方式。苏北把稿件交给吴运韬的时候,既没涂掉,也没跟吴运韬说不可以这样。苏北是不是认为理应这样署名?
吴运韬当然认为不能这样署名,他用很大功夫寻找不能够这样署名的理由,准备必要的时候向苏北说明。他找到的理由是:第一是事理上的———这是很多人都投入过精力和智慧的稿件,不能算苏北一个人的功劳;第二是法理上的———苏北写作这本书占用的是工作时间,是职务作品,他自己不具备对这部作品的著作权,因此,也不具备署名权。他认为有这两点理由,是能够说服苏北。
于是,他给苏北拨电话。
“廖济舟已经看了,”吴运韬平静地说,没有向苏北传达廖济舟的评价,一句话也没说。“稿子就这样了。”
“好好好。”苏北这天的情绪好像特别好。“能发排了吧?”
“那咱们就很快发排。”吴运韬停了一会儿,说:“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没顾上问你,你看这本书怎么署名比较好?”
吴运韬攥着电话,微蹙眉头,准备听非常不想听的话。
没想到苏北爽快地说:“署什么名都行。”他好像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什么?”吴运韬把身子坐端正。“你说什么?”
“我想啊,”苏北说,“鉴于老人的身份,这本书最好淡化写作者的色彩,即使在后记里,也不要提参加写作的人的名字,这样有利于扩大书的影响,因为,归根结底这本书的价值在于老人的人生历程……”苏北建议随便捏一个名字。
吴运韬怔怔地听着,竟然一时反应不过来。
“你说捏一个什么名字?”
苏北想了想,说:“写作班子是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人,就叫‘东方’怎么样?‘东方著’,听着也挺像回事的。”
不想错过《危险的移动》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