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李自成之死(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大顺军虽顽强抵抗,士兵们奋勇杀敌,但终因清军炮火太过猛烈,潼关城最终还是被攻破。
有一说一,清军已经把明军运用红衣大炮的技术学到了手,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了巨大威力。
李自成见潼关已失,深知大势不妙,只能且战且退,最终率部撤离了西安,向河南、湖广方向转移。
阿济格占领西安后,本着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原则,没有给李自成喘息的机会,继续挥军追击。
大顺军在清军的穷追猛打下,节节败退,兵力越来越少,士气也越来越低落。
此时,大顺军军师牛金星向李自成出主意:“闯王,为今之计,唯有经商洛进入湖北,然后再进入湖南和江西,重新组织抗清力量,方可图日后东山再起。”
李自成思索片刻,点头同意了这个建议。
同年5月,李自成带领部队来到湖北九宫山一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里山势险峻,峰峦叠嶂。
李自成看着眼前的大山,对牛金星说:“军师,我去山上看看有什么吃的,你和部队原地休息。”说罢,便带着两名随从上山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后便再也没有李自成的确切消息了。
曾经轰轰烈烈的大顺政权,也就此结束,前后历时约两年。
而他的余部仍继续坚持抗清,牛金星最终被俘,投降了清军。
那么,李自成在九宫山究竟遭遇了何事呢?
对于李自成的失踪,民间和史书中说法众多,有人说他当时被人害了,有人说他出家当了和尚,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
以下是一些较为常见的说法:
染病去世之说:依据《明史纪事原委》和《明季北略》的记载,李自成病故于湖南黔阳的罗公山。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李自成屡战屡败,一路逃亡,行军至湖南时,已然心力交瘁。
再加上当时物资匮乏,医药短缺,在这样的困境下患病不起,最终身亡,并非没有道理。
自缢身亡之说:《绥寇纪略》和《荒书》均记载,李自成带着20人路过九宫山岭,想要上山拜元帝庙。
元帝庙供奉的是真武大帝,李自成想求真武大帝保佑。
然而,却被当地村民误认为是盗匪。在慌乱之中,李自成最终自缢而死。
也有人说他是被农民用锄头砸死的。当时李自成一行人饥饿难耐,去偷农民的山药,被发现后,愤怒的农民将其打死。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信息传播不畅,村民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误杀李自成也是有可能的。
战死九宫山之说:《明史》中有记载,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与清军交战时,被阿济格所杀。
不过,这一说法存在疑点。当时李自成的军队仍有一定规模,若其战死,按照常理应该会有更为详细的相关记录或者广泛的传闻。
毕竟,李自成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但实际上,关于他战死的具体细节却十分模糊,所以这一说法也存在争议。
寿终正寝之说:1981年,考古人员在湖南石门夹山寺天玉僧徒古墓中,发现了李自成所作《梅花百韵》木刻版,之后又发现了骨灰和砖刻《塔铭》。
古墓内的死者奉天玉和尚违反僧规,按俗礼下葬,且葬俗与当地习俗不同,却与李自成家乡风俗如出一辙。
这一系列的发现,让考古人员推测奉天玉和尚可能就是明末起义领袖李自成。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李自成兵败后化装成和尚,投靠在榆中青城的叔父李斌。
此后,李自成便一直生活在附近的深山里,去世后,遗体被安葬在龙头堡子山下。
或许李自成在兵败后,选择了隐姓埋名,过着平淡的生活,最终寿终正寝。
以上几种说法,都有着各自合理的解释,但遗憾的是,都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自身的正确性。
李自成的最终结局,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期待学者们探究解开谜团。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
不想错过《清宫秘史十二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