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修建避暑山庄(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令陪同的地方官没有想到的是,康熙简直是半个治河专家,他稍做思索,拿起笔,当场绘制出治河方案:
“大家来看,在这里开凿中河!修建一条水坝!然后龙王庙那儿的堤坝,再重新加高……”众臣子毕恭毕敬洗耳恭听。*狐`恋/雯-茓? /罪`辛!彰!劫·耕-欣*哙,
“治水一定要因势利导,只要黄河水能够顺畅流淌,实现自行冲沙,这些减水坝便都无需再用!”
陪驾的官员们听后,吓得直冒冷汗,赶忙按照康熙所说的去执行。
康熙这些治河知识,都是与像张鹏翮这样有水准的治河专家探讨出来的,每人教给他一点点,无形之中专业水平急剧上升。
“必须惩办那些不作为的官员!”康熙扔下笔下了诏命。
经过追究责任,十多个官员因此丢了乌纱帽,河工监理再也不敢偷工减料了。
在宿迁,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康熙到来该镇,知府陪驾,“圣上,来到贵地,尝尝我们这里的风味小吃吧。”
当地一位厨师用黄狗的肉和猪头肉一起烹制了一道菜肴。“皇上您慢用。”
康熙品尝过后,觉得味道别具一格,“大师傅,菜名叫什么呢?”。
厨师因过于紧张,误说成“黄狗猪头肉”。
康熙听后,觉得这个名字颇为有趣,便赐名这道菜为“黄狗猪头肉”。此后,这道菜便在当地流传开来,成为一道特色美食。^精~武.晓?说*网· ·已!发_布¢蕞`新-章*洁`
在桃源县(今泗阳县)视察中河工程时,对于工程质量丝毫没有放。当发现部分堤坝“土质松软,夯筑不实”的问题后,
他果断撤换河工官员,改派安徽巡抚靳辅的旧部接管工程,充分展现出“既赏功亦罚过”的治理智慧与公正态度。
抵达扬州后,地方官纷纷捧着金银珠宝前来讨好。康熙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冷冷地问道:
“我不要这些,运河挖掘得怎么样了?”官员们顿时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还是胤禛站出来,有条不紊地说道:“父皇,北段淤塞情况严重,必须加派人手进行清淤。”
康熙来到苏州太湖洞庭山,当地官员献上一种香气扑鼻的茶叶。
康熙好奇地询问茶名,得知此茶原名“吓煞人香”。
“如此芳香的茶汤,太过俗气。”康熙品了一口,看到茶叶卷曲好似田螺,色泽呈现碧绿之色,“朕称呼它为碧螺春如何?”。
“圣上英明,此茶上市最早,应该有一个身份相符的名字,这名字极好。”地方官不断称赞叫好。
从此,“碧螺春”这个名字便流传开来,成为闻名遐迩的茶叶品种。
此次南巡,康熙突然有了一个爱打听小道消息的癖好,爱听老百姓编的顺口溜。
他专门安排手下记录民间的歌谣、谚语。′看_书~君^ `更.辛,罪+全.在扬州,他听到百姓传唱“陈青天,断案明”,立刻派人去调查,
发现知府陈鹏年确实是一位清正廉洁、断案如神的好官,当即决定提拔他。
在苏州,听闻百姓抱怨“河工贪,民不宁”,他扭头就下令严查河工腐败问题。
老百姓们见状,都乐开了花,纷纷感叹:“没想到皇帝居然真的会听咱们老百姓的话!”
此次南巡,康熙再次前往拜祭朱元璋的明孝陵。大臣们都担心圣上安全,听说江南红花会要搞事。
康熙却不以为然,毅然带随从前往。只见他身着素服,神色庄重,规规矩矩地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还大声说道:“朕拜祭朱元璋,并非崇奉前朝,而是要让众人明白什么是忠孝之义!”
拜祭完毕后,他还慷慨解囊,拿出钱财修缮陵墓,并派遣专人看守。
这一举动深深打动了江南文人和百姓,他们心中对清朝的芥蒂一下子便消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清宫秘史十二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