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康熙六下江南(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康熙当即下令将沿途所立开河标杆尽行撤去,并严厉斥责相关官员,对张鹏翮及请开溜淮套之督抚严加议处。
张鹏翮,四川省遂宁县黑柏沟(今遂宁市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人,是清代名臣、治河专家。专家也有犯浑的时候。
康熙与部分官员乘船视察清口(淮河与黄河交汇处)导水工程,他看到堤坝冲刷的厉害,命加筑高家堰堤坝,强调“分黄导淮”策略,斥责部分官员虚报工程进度。
船队继续前行,路过一些州县时,他会停驻下来,召集农民询问他们的农活情况:“老乡,如今农事如何?百姓生计是否安稳?”
一位满脸沧桑局促搓着手的中年汉子瓮声瓮气道:“回陛下,承蒙圣恩,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那就好,那就好。”康熙感到很欣慰。
到了黄淮,在路上,看到水灾造成的灾害,康熙心情沉重。
随即马上办公,发布诏令,免除江苏、安徽、浙江三省积欠赋税230余万两,并减免沿途州县当年三成钱粮。
十六日抵达苏州后,康熙又开始考察当地吏治。
,!
“朕听闻江苏按察使张伯行居官清廉,来人,去把他找来。”
时间不长,张伯行来到叩拜。
“张伯行,朕闻你清正廉洁,实乃官员之楷模。”
康熙转头面对其他官员:“清乃居官之常,但清官每多残酷,清而能宽,斯为尽善,尔等当以此为榜样。”官员们齐声应诺。
张伯行,今河南兰考县人,他以清廉刚直着称,被誉为“天下清官第一”。
张伯行一生以“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自勉。
康熙抵达苏州后,听闻苏州知府孙玉成声名狼藉,百姓怨声载道。
经秘密调查,掌握其与米商勾结、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苛刻河工等贪腐确凿证据,
康熙大怒,将其革职查办,家产充公,赃款用于救济百姓。
康熙帝擅长诗词歌赋,在苏州虎丘与当地文人联句,作多首《虎丘诗》,现贴上几首共赏:
其一:试剑空存石,生公尚有台。爱看山后景,错落野田开。
其二:独怜涧石潺湲水,霸业消沉在此中。
其三:随风画楫到山塘,水市阴笼草木香。石不点头谁说法,惟存涧响杂笙簧。
三月初六至江宁府,江宁织造曹寅迎驾。“圣上,这是我们技术人员新研发的丝绸,柔软亲肤。
圣上回返时,带上几匹给宫中妃子们做身衣服。”
康熙和曹寅是玩伴,二人从来没有君臣拘束,康熙欣然接受。
“圣上,多在这里逗留几天,后天我请您看唱戏,江南丝竹别有一番风味。”
“好啊,你侬我侬唱的很动听。”康熙南巡还没完整看场大戏。
初八,康熙命四皇子胤禛检阅江宁驻防兵。看着士兵们整齐的队列和矫健的身姿,康熙对身旁其他皇子说:
“皇儿,军队乃国家之根本,你们务必重视军事训练,不可懈怠。”皇子们纷纷点头称是。
初九日,康熙带着一众皇子前往谒明太祖陵,以表示对前朝的尊重。
初十,在演武场,康熙老当益壮,率诸皇子射箭,一展皇家风采。
十二这天,曹寅(曹雪芹祖父)邀请庆祥戏班演出全本《长生殿》,康熙观后叹道:“曲虽妙,然贵妃之死终属凄惶”,赏戏班千两银子。
康熙在江宁停留多日,整理文件,总结一路上治理水患的经验和失误,诸事处理完毕,于四月十一日踏上了返程。
返回路过扬州时,康熙见一渔舟满载菱角,命停船购买,笑谓胤禛:“老四,此物北方罕见,尔等当知江南物产之丰。”
随后赏渔夫白银十两。
回返要比出发快许多,到五月初十,一行人回到了紫禁城,康熙第六次南巡历时113天。
这次南巡,展现了康熙对水利、吏治和民生的高度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对江南地区的掌控,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
不想错过《清宫秘史十二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