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高薪养廉、改土归流(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紫禁城、养心殿内。_删′8*墈+书~罔¢ ,免~费·越\读¨
雍正帝端坐在龙椅之上,身前的龙案上,堆满了来自各地关于查亏空的奏折。
他的目光盯着那些奏折,眉毛拧成了疙瘩,暗自思忖:“究竟是何种缘由,让官员们甘愿冒着杀头的风险去贪污、挪用公款?
假如给予他们高额俸禄,亏空是不是就不再出现?”
为了验证心中所想,雍正当机立断,即刻召集臣子们,就这一重要议案征求大家的意见。
乾清宫外,秋风送爽,丝丝凉意沁人心脾。
雍正帝神色凝重地坐在御案之后,目光如炬,扫视着阶下跪着的群臣。
他缓缓抬起手,轻轻敲击着案上的奏折,声音沉稳地说道:
“折子上载明,外省官员贪污之风猖獗,库银亏空的状况令人触目惊心。
今日特召诸位爱卿前来,共同商议这‘高薪养廉’之策究竟是否可行?”
话音刚落,一道声音传来:“启禀皇上!”随声望去,左都御史沈近思率先从队列中走出,袍袖拂地,带起一阵微风。
他语气坚决地说道:“陛下,此策绝不可行!自古以来,清官皆重气节,耐得住清贫是官员的美好品德,
如包拯、海瑞,虽俸禄微薄,却始终坚守清正廉洁。可见,廉耻之心源自内心,而非取决于俸禄高低。
若以厚禄养廉,恐会助长奢靡之风,官吏们定会变本加厉,国库如何能承受这般消耗?”
众臣子一听,一部分人频频点头。
“沈大人此言差矣!”随着声音,新任直隶总督李卫快步上前,他那铜铃般的大眼睛里满是激愤之色,大声说道:
“卑职在江苏查案时发现,知县每年俸禄仅有区区数十两,一家老小的生计都难以维持,又怎能不滋生贪污之念?
若能将俸禄提高一些,官员们无需冒险贪污,便可过上体面的生活,这难道不比事后严惩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
众臣听罢,一部分人频频颔首。户部尚书张廷玉手抚胡须,思索片刻后缓缓说道:
“李卫所言确有道理,但各省经济条件状况各异,若贸然全面增加俸禄,财政恐难以承受,一刀切并不适合。
臣以为,可先在江浙等富庶之地试行,若成效显着,再逐步推广,皇上您看……?”
张廷玉向来行事谨慎,雍正很信任他,张廷玉的意思很明显,提提议先小范围试点。~嗖¢艘`暁^税`蛧? /追·醉^歆·璋-节?
“试行?哈哈哈……”沈近思冷笑几声,沉声道“此例一开,众人必定纷纷效仿,日后官吏皆会以俸禄不足为由要挟朝廷,如此一来,财政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殿内的争论愈发激烈,众臣子七嘴八舌发表意见,说实话,谁不愿意增加薪水呢?
但是有些老古董,认为雍正帝是考验他们的品德,坚持不发放养廉银子,一时间气氛很紧张。
这时,雍正抬手示意众人停止争吵。
他已经拿定主意,抄起案头的朱笔,在奏折上迅速写下数行字:
“令江苏、直隶两省自明年起,将正职官员的俸禄提高到原来的三倍,另外设立养廉银专项。
令刑部、都察院派人稽查,若再有贪污腐败行为,罪加三等。”
说罢,他掷笔于案,声音铿锵有力地说道:“朕倒要看看,究竟是银子能培养出清官,还是律法能镇得住贪官!”
到这份上,群臣纷纷拜服,朝会散去。
……
雍正帝之所以主张推行“高薪养廉”这一新政,是因为他深知,单纯依靠惩处,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官员贪污的问题。
况且培养一个官员也不容易,到头来栽倒在金钱面前,实在可惜。
康熙之所以不敢较真,就是怕查处太多官员,想想自己垂垂老矣,不愿再折腾,于是把这棘手难题留给了雍正。
细细想来,官员贪污,除了个人品性的因素,俸禄过低难以维持生计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各位,这里所提及的是清朝时期的状况,并不适用于现代贪官。
现代贪官即便薪水丰厚,依旧贪污,这归根结底是制度层面的问题,不在“高薪养廉”的讨论范畴之内。
查阅资料发现,在雍正一朝,一品大员每年的俸银不过180两,七品知县更是仅有45两。
这点收入,既要维持官员自身及家眷的生活开销,还要雇佣师爷、仆人,以及打点上下级关系,实在是捉襟见肘。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清朝官员俸禄的实际情况,下面从购买力和实际价值两个角度进行分析。¨7~8*x,s\w?.+c,o*m,
以米价为参考,雍正朝时,大米价格约为每石一两银子,而一石相当于现在的150斤左右。
如今优质大米每斤价格若按3元计算,那么一两银子能购买150斤大米,价值约450元。
如此换算下来,180两银子折合人民币约元。
从购买力角度来看,有观点认为,雍正朝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现在的400 - 600元人民币,
那么180两银子大约折合人民币 ~ 元。
,!
若按照清朝时期的度量衡,一两等于现在的36.9克,如今每克白银价格约为3.4元人民币,以银价直接换算,
180两白银约相当于元人民币。
不过,当时通货膨胀率较低,银子的实际购买力远高于此。
也就是说,清朝宰相的薪水,实际购买力不会超过10万人民币,直接换算成人民币,不会超过3万,
诸位不妨想想,这究竟算多还是算少呢?
~~~~
由于皇帝发放的俸禄有限,官员们便想出各种办法谋取外快,侵占“火耗”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手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清宫秘史十二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