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六尺巷的故事(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张廷玉考进士那年,李光地担任读卷官,按照官场旧例,二人有了师生情分,另外,李光地和张廷玉的父亲张英关系密切。
康熙晚年,李光地身居要职,对张廷玉屡屡提拔,师生之间感情不错。
有恩师的提拔,加上自己的努力,张廷玉从初入官场的庶吉士起步,凭借自身的才华与努力,逐步晋升,
先后担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最终荣升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
跻身清王朝权力核心,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里讲一则张廷玉惩治张老虎的事。
张廷玉主管吏部时,有个老奸巨猾的官吏张某,人称张老虎,此人一贯舞文弄法,
不把朝廷和地方的官员放在眼中,动辄大骂,同僚们敢怒不敢言。
张廷玉不信邪,命令重惩此人,朝中权贵出面营救,他也不为所动,最终扳倒了张老虎,张廷玉不畏惧权贵被人们称为“伏虎侍郎”。
在政治舞台上,张廷玉尽显卓越才能与过人智慧。
他办事严谨认真,公正无私,对待政务一丝不苟。
早在康熙朝时,他便凭借出众的能力深受皇帝赏识,常伴康熙左右,参与诸多重要事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到了雍正朝,他更是深得雍正帝的倚重。
当时,清政府对准噶尔用兵,为了更高效地处理军事事务,雍正帝决定设立军机处。
之后张廷玉肩负起军机处的建设重任,对军机处的性质、官职、职能、纪律等各个方面都作出了严格且详尽的规定,
使得军机处逐渐发展成为清廷的权力中枢,有力地加强了皇权统治。
与此同时,他对奏折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规范了大臣上奏的流程,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在他的全力辅佐下,雍正朝的政治得以高效有序地运转,为“康乾盛世”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乾隆朝,他尽心辅佐皇帝,攘外安内,尽显治世能臣之本色。说张廷玉是康、雍、乾三朝元老不为过也。
张廷玉对工作认真,对自己的名声如小鸟爱护羽翼一般。
一日,张廷玉到一属官家看到一幅名人山水画,回家后对其赞赏有加。
儿子张若霭误以为父亲想得到此画,便擅自从官员家要来挂于书房。
张廷玉见到后大惊失色,责骂儿子,令其将画归还,他从不伸手要东西,更不会索贿受贿。
张廷玉始终坚守廉洁自律的原则,他常以明代文人俞行之的诗句“夜门无客敢怀金,秋屋有情甘饮料”自勉,
时刻警醒自己要清正廉洁。在担任会试主考官期间,面对各种贿赂诱惑,
他不为所动,始终秉持公正,严格选拔人才,为国家输送了众多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对于清朝选拔地方官员所采用的“掣签之法”,他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他认为,若选拔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便无需借助掣签这种看似公平却略显无奈的方式。
这一观点在当时颇具前瞻性,展现出他对人才选拔制度的深入思考。
他还认为。为朝廷勤勤恳恳做事是好官,年老请求退休也是好官,年老的官员为年轻人腾出位置,让年轻人发挥作用,同样是为朝廷作贡献。
张廷玉孝敬老师李光地的事曾当做美谈流传。
康熙四十九年,张廷玉出京城微服私访的时候,遇到卖身葬父的杨玉玲。
杨玉玲是一个刚强的女子,但是,家族遭遇奸臣陷害而衰落,无奈卖身葬父。
张廷玉将其买下做佣人。后来,为感谢提拔自己的恩师李光地,
张廷玉得知李光地孤苦伶仃后,于是认杨玉玲为义妹,将其改名为张玉玲,然后嫁给了李光地,让她服侍恩师。
然而,张廷玉的晚年却并非一帆风顺,他与乾隆皇帝之间产生了诸多矛盾。
但这些皆是后话,容在下以后叙述。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
不想错过《清宫秘史十二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