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大金川之战(2)(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这就是张廷玉狡猾之处,他这时悄悄退了一步。\秒~蟑¨结/暁′税.网^ +更·辛-蕞+筷.他不想与史贻直直接撕破脸,萌生推荐一人协助之策,毕竟张广泗是鄂尔泰一伙的的人。
张廷玉推荐的讷亲文武全才,他出身满洲镶黄旗的钮祜禄氏家族,其曾祖父额亦都,是开国五大议政大臣之一,恩封一等公。
祖父遏必隆是康熙初年的辅政大臣;父亲尹德曾任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姑母是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
雍正十一年(1733年),讷亲因才能成为军机大臣,开始参与军务。
乾隆帝即位后,讷亲协力总理事务,晋封为一等公。
乾隆二年(1737年)任兵部尚书,后改吏部尚书。
乾隆十年(1745年),授保和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鄂尔泰病故后,讷亲接任,位极人臣。
此时,乾隆也很想培养自己人,于是采纳了张廷玉的建议,任命讷亲为经略大臣,前往金川协助张广泗指挥作战。
“……”
由于战事不利,张广泗夜里没有睡过一次完整的觉,两只眼睛黝黑像熊猫眼,讷亲前来金川协助主持战事,多日阴沉的脸上终于浮出了笑容。
讷亲抵达后,张广泗前去迎接,“听说讷大人前来指导工作,在下兴奋的一宿未睡。”
“张大人过奖了,咱们联手制敌当为道理。”二人寒暄了一番。
接下来张广泗在讷亲的建议下,双方确实取得了一些战绩。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由于性格的原因,矛盾渐渐显露出来。
讷亲骄傲自负,不把张广泗放在眼中,这让张广泗心情郁闷。
清军营帐之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讷亲紧蹙着眉头,死死盯着面前摊开的军事地图,嘴里嘟囔着:“怎么会这样,大金川的土司牵着我们鼻子走!”
站在一旁的张广泗,脸上虽恭敬,眼中却隐隐透着不屑。`微?趣_小+税~ ?无`错?内+容?
张广泗知道讷亲是外戚,惹不起躲得起。
“张将军,依本经略看,明日便集结重兵,直捣贼巢,你意下如何?”
讷亲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看向张广泗,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大人,此地山川复杂,贼寇碉楼林立,强攻怕是正中他们下怀,
损兵折将不说,还难以取胜。依卑职之见,还是稳扎稳打,先断其粮道,再徐徐图之。”
讷亲一听,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张广泗,本经略久经朝堂,难道还不如你知晓战事?
本就是小小贼寇,何须如此畏畏缩缩!明日出兵,不得有误!”
张广泗心中恼怒,却又不好发作,只好拱手领命。
望着转身离去的张广泗,讷亲真想一支飞箭射他一个透心凉,他怀疑张广泗故意不配合。
此后,二人之间的嫌隙进一步加大,军中将士们也察觉到了,士气愈发低迷。
两人意见不合,使得战事指挥陷入混乱。
讷亲决心一战,张广泗却迟迟不动。
平心而论,讷亲虽具备政治才能,却缺乏实际军事指挥经验,在战场上难免调度失当,在他的指挥下,战事更加糟糕。
张广泗忍无可忍,把情况上奏给了乾隆,二人在折子中相互攻击,乾隆一下子能想到他们之间的矛盾,不由攥紧拳头捶着龙案,“将帅不和,何谈打胜仗。”
乾隆抄起狼毫朱笔,沙沙点点拟好折子,一道圣旨下达,张广泗被革职召回京城,讷亲孤掌难鸣,随后也被召回,当时被革职,一年后二人都被赐死了。^r-a+n+w-e¨n!z!w′w′.`c_o`m¨
前线战事正酣,总不能没有总指挥。
此时,乾隆大胆起用年轻将领,任命傅恒为经略大学士,前往金川前线指挥作战。
傅恒究竟是何许人也?
傅恒出身满洲镶黄旗人,显宦世家子弟。
两位伯父马齐、马武是康、雍两朝重臣,父亲李荣保袭一等男爵,胞姐是乾隆帝的孝贤纯皇后。
乾隆五年(1740年),傅恒初授蓝翎侍卫,此后因办事勤恳、严于律己,不断得到擢升。
历任御前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侍郎、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
此外,民间还流传着一些关于傅恒妻子与乾隆帝的传说,称乾隆帝曾临幸傅恒之妻,生下福康安,不过这些说法并无确凿的历史依据。
傅恒,这位年仅 27 岁的年轻人,在接到圣旨时,心中虽有压力,但更多的是自信,欣然前往大金川指挥作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清宫秘史十二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