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乾隆第一次南巡(1)(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如果问你,乾隆一生最崇拜谁?我毫不犹豫告诉你,乾隆这一生,对祖父康熙的崇拜如滔滔江水,事事皆以祖父为楷模,一心效仿。!2,y,u,e¨d\u..-c.o?m!
比如治国理政之道,他摒弃了父亲雍正的严厉风格,转而推行以宽代严的政策,效仿祖父的宽仁理政。
康熙曾六下江南,乾隆一直想效仿,此刻,他眼光温柔地看着祖父的画像,思绪早已飞到了江南。
“爷爷,我也要下江南,走一走您曾经走过的路,重温一下你做过的那些事!”
自继位起,乾隆便心心念念要像祖父那样南巡:彼时,乾隆还很年轻,他用不太自信的声音问:“各位爱卿,朕想去南方视察可否?”
鄂尔泰迈前一步朗声说道:“陛下,新君继位,百废待兴,经济民生都需要恢复,此时国库空虚,待国库丰盈时再作打算也不迟。”
其他臣子纷纷附和,“皇上再等待几年吧。”乾隆眼中飘过暗淡的火花,虽不情愿,却无奈
只好作罢。
时光悄然流转,转眼间到了乾隆十四年的一天。
这日,乾隆端坐在龙椅之上,环视分列两旁的臣子们,眼神中难掩期待,缓缓开口道:
“朕有意南巡,今日提出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乾隆心中打鼓,手不由主握紧了狼毫朱笔。
寂静,难堪的寂静。
乾隆目光望着龙案上地图,落到海宁这个地方。他心中早有谋划,江南之地,素为鱼米之乡——
刘统勋明白乾隆的意思,皇上是借南巡宣扬强大,借此稳固大清的统治。^精?武?小.说′网! *哽′芯′醉+全*
依我看来,乾隆还有一心思没人敢说出来,那就是指导水利建设不忘饱览江南的秀丽美景。
沉静过后,大臣们议论声起,不是同意,而是纷纷反对。
刘统勋鼓起勇气,上前一步,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南巡之举虽有诸多益处,但如今百姓才从灾荒的苦难中稍稍缓过神来,经济尚处于恢复阶段。
此时若大动干戈地筹备南巡,恐怕会让百姓的负担过重啊。”
刘统勋是刘墉刘罗锅的父亲,是军机处成立以来第一位汉人首席大臣。
他为政四十余年,清廉正直,敢于直谏,在吏治、军事、治河、修史等方面均有显着政绩。
其他大臣们趁机附和,一时间,反对之声在朝堂之上此起彼伏。
乾隆帝听了大臣们的谏言,心中虽有些许不悦,但也不得不承认他们所言在理,无奈之下,只好暂且搁置了南巡的计划。
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瞬到了乾隆十六年。
此时的清朝国力愈发强盛,国库充盈,一片繁荣之象。张廷玉何等精明之人,早已揣摩透了乾隆的心思。
一日上朝,他决定主动提出南巡之事,必定能迎合皇上心意。
张廷玉整理了一下官袍,向前踏出一步,声音洪亮地奏道:
“启禀皇上!如今天下太平,河道漕运乃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南方的民情吏治也急需皇上亲自前往视察。”
乾隆心中一暖,用感激的目光望着张廷玉。
“美,张廷玉心里美,仿佛拍皮球受到了加持力,蹦的更高了!”
张廷玉咳嗽一声,清清嗓子继续说道:“此刻正是皇上南巡的大好时机,若能恭请皇太后一同畅游江南,一来可尽显陛下的孝悌之道,
二来陛下亲临督察,河工漕运等诸多事务必定能够处置得当。′精+武¨暁!说′徃/ ?首!发·此乃彰显皇上仁德、宣谕教化万民的良机啊!”
奏毕,他偷偷瞥向龙椅上的乾隆,只见乾隆眸光微微一亮,心中便明白这番话已然说到了圣心深处。
不得不说张廷玉此时踩对了点子。乾隆颔首道:“爱卿所言极是,不知其他大臣意下如何?”
片刻的沉静之后,大臣们方才猛然醒悟,纷纷争先恐后地赞成皇上出游。
在这种情形下,谁不想趁机拍皇上的马屁呢?就这样,南巡之事便顺理成章地定了下来。
臣子们起初反对,实在是看乾隆年轻好欺负,随着历练,发现乾隆不是好欺负的,臣子们有所收敛。
散朝之后,两位臣子在回宫的路上边走边低声议论。其中一位姓李的臣子好奇地问道:“王大人,你说皇上为何总是心心念念要下江南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清宫秘史十二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