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再平大小金川(6)(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远在京城的乾隆,时刻关注着川西战局,当那封十万火急的塘报箭一般飞进京城,乾隆愣住了:“怎么?温福战死!”
乾隆帝大叫一声:“温福误我!死有余辜!”乾隆身形一晃,差点晕厥过去,太监急忙上前扶住,“皇上!皇上!息怒,保重身体!”
乾隆缓了一口气,摆摆手:“朕无恙!”
也难怪皇上如此失态,大小金川不过是弹丸之地,清军与之交战竟已持续四年之久,如今竟落得个主帅阵亡的惨痛结局,这般结果,无论如何,乾隆都难以接受。_兰¨兰.蚊.血. !冕~费?悦!渎!
乾隆坐在龙椅上,握着狼毫笔的手指微微发颤,几案上平铺着的川西地图上,
温福战死的地方,已被朱笔圈了一圈又一圈。
“究竟谁能代替温福主持战局呢?”乾隆心中焦虑,正欲传旨召见军机大臣,
此时,帘栊轻轻晃动,于敏中已悄然垂手立在御座之旁。
只见他身着玄色褂子,上面绣着的仙鹤补子,在光线中若隐若现。
“于大人,朕刚打算传你过来。”乾隆搁下手中的笔,用指关节轻轻叩了叩案上的空奏折匣,缓缓说道:
“温福贻误军机,川西主帅之位如今空缺。你且与朕说说,满朝文武之中,谁能担此重任?”
于敏中急忙跪地磕头,沉稳说道:“圣上,昨晚臣思索了整整一晚。依臣之见,定西将军阿桂可当此大任。”
他抬眼,瞥见皇帝眉间微微一动,便赶忙接着说道:“阿桂公曾从征金川,随傅恒公一举收复了大金川;
他平定准噶尔,又经略新疆,于伊犁屯田以巩固边防。去年,在督办甘肃军务时,还妥善处置了河州回民事务。
论资历,阿桂公历经三朝,戎马半生;论韬略,其擅长运用奇兵,调度有方。
如今川西战局陷入胶着,正急需像阿桂公这般既熟知边地情形,又能稳住阵脚的宿将。”
乾隆捻着颌下须髯,微微点头,缓缓说道:“此人可用。+欣!丸`夲*榊¢栈? +追*嶵~新^蟑~洁`”
于敏中见状,又补充了一句:“皇上。阿桂公此刻正在京郊健锐营整训,若星夜传旨,三日内便可领兵南下。”
“好——!”乾隆猛地提起笔,朱墨在奏折上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就依你所言,着阿桂即刻入值养心殿!”
半日之后,风尘仆仆的阿桂跪在丹墀之下。
“阿桂,一路上辛苦了。”乾隆将那镶着银边的将军印信,轻轻推到他面前:
“阿桂,川西这烂摊子便交予你了。温福的教训你务必牢记,朕要的并非死磕硬打,要用脑子,用脑子杀人!
老将军,今去川西后,要尽快拿下大小金川!朝廷拖不起啊!”
“臣明白!川西之战确实打的时间不短了,该结束了!”阿桂重重叩首。
“圣上,微臣有一请求,不知当讲不当讲?”阿桂低声道。
“但说无妨。”有什么事,朕定为你解决。随后,阿桂提出要带两位副手。
乾隆微微一笑,说道:“这个自然,一个好汉三个帮,此次你定能得胜而归。”
“说吧,带谁当你的副手?”说完,乾隆弯腰将阿桂轻轻扶起。
“臣要带上明亮和丰升额。”
乾隆听闻,当即御笔朱批恩准,封明亮为定边右副将军,丰升额为参赞大臣,协助阿桂处理军务。
明亮出身满洲镶黄旗富察氏 ,家族显赫。父亲乃是都统广成,姑母为孝贤纯皇后,叔父是大学士傅恒。
他还迎娶了和硕履亲王允祹的女儿,被授多罗额驸。在第一次平定大小金川之战时表现突出被奖赏,
他还多次随阿桂平定甘肃回民起义、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并担任过伊犁将军,是阿桂的亲信。
丰升额是满洲镶黄旗人,阿里衮之子。
乾隆三十五年(1770 年)八月,奉命在军机处行走。乾隆三十七年(1772 年),参与攻打明郭宗等地。~微*趣¢晓!税*蛧′ _首,发+
乾隆三十八年(1773 年),加太子少保衔。
此二位皆是乾隆朝赫赫威名的将军,阿桂果然慧眼识珠。
“……”
悠忽间,阿桂率领着从各省征调而来的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地直奔川西而去。
看来,乾隆要孤注一掷,想快速结束川西之战。
阿桂没有歇息,直接来到前线军营,眼前的景象让他眉头紧锁。只见士兵们垂头丧气,军服破破烂烂,士气低落,
有的裹着破絮蹲在泥地里,伤兵的痛苦呻吟声,混杂着空气中潮湿的霉味,弥漫在整个营地。
阿桂眼睛一热,心中隐隐作痛,“士兵们受苦了,将帅无能,累及千军。”
他并未急于升帐点兵,而是果断下令从成都运来百头犍牛。“弟兄们,先吃饱喝足再说事!”
当血淋淋的牛肉被架在篝火上炙烤时,油脂滴落发出的滋滋声,让死寂的营地第一次有了生气。
“传令下去,三日之内,酒肉管够!”阿桂身着甲胄,威风凛凛地站在点将台上,大声对传令兵下了指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吃饱了,才有力气杀敌!”阿桂挥舞着手臂,相当有感染力。清军士兵欢欣鼓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清宫秘史十二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