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清宫秘史十二章 > 第157章 苏四十三反清起义

第157章 苏四十三反清起义(2/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新教徒大声喊道。

“弟兄们,血债自有血来偿还,这仇非报不可。”苏四十三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召集了千余信众,慷慨激昂地说道:

“经里说得明白,‘为主道而战者不死’,今日若不奋起反抗,明日我们都将成为刀下亡魂!”

“对,教主,您下命令吧!”众信徒跪在经堂上,神情悲壮:“主啊,保佑我们旗开得胜。”

随后,他们手持利刃,割破手指,让鲜血一滴滴落入酒中,立下誓言:

“破河州,救阿訇(教长),杀贪官!”那带着众人热血的酒,在夜色中仿佛散发着一种超然的力量。

反抗官府的起义,犹如一股狂飙,以势不可挡之势,迅速席卷河州城。

他们诛杀了知州后,打开粮仓,将粮食发放给百姓,以解民众之饥。(当年甘肃大旱,颗粒无收。)

陕甘总督勒尔谨得知消息后,急忙派遣兰州知府杨士玑、副将新柱前去镇压。

苏四十三接到信徒的报信,他脑筋极速飞转,马上兵分两路,一路去伏击清廷援军。

一路攻打循川城。

官府援军中了苏四十三精心布置的诱敌之计。

在龙家沟伏击战中,清军副将新柱还在高喊“为老教剿灭新教”之时,

苏四十三如鬼魅般闪现,手中的马刀已狠狠刺穿他的腹部,愤怒地吼道:“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公道’!”

此役,清军全军覆没,塘报送抵兰州,整个兰州城为之震动。

布政使王廷赞惊慌失措之下,竟将新教教长马明心押上城头,妄图以此来震慑义军。

马明心望着山下如潮水般的义军,振臂高呼:“教门永存!”并把教长的象征之物——九龙纯金杖抛下城。

苏四十三手持教长的权杖,不断亲吻抚摸,众信徒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突然,城头上寒光一闪,钢刀直直刺进马明心的胸膛,一股热血喷发,老教长身形晃了一晃,最后从喉咙里发出新教永存这句话,随即颓然跌落城下,鲜血染红了城墙根。

官府杀了马明心,彻底点燃了新教信徒决战的烽火。

苏四十三怀着满腔悲愤,率军强攻兰州城。

然而,兰州城墙高厚坚固,久攻不下,无奈之下,他只得退守城南的华林山。

此时的北京,乾隆帝看到奏报后,怒不可遏,将奏报狠狠摔在和珅面前,大声喝道:“新教造反,甘肃官员都是一群庸官,

区区小事居然惹出大乱子,传阿桂!速速调健锐营、火器营,务必将这些逆贼斩草除根!”

阿桂遵皇命抵达兰州后,通过观察地形,采取了极为残酷的战术,他以水为兵,切断了流经华林山的水磨沟水源,让义军陷入无水的绝境。

同时,又动用炮火猛烈轰击义军藏身的窑洞。

老教教长马光宗为表忠心,竟率三千教众助战清军,还在清军帐中献上地图,

谄媚地说道:“新教的粮草都藏在山后红崖洞,可绕小道前去焚烧。”马光宗十分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五月的华林山,烈日高悬,义军已断水半月,处境艰难到了极点。他们只能吸橡树叶的叶片上的水露解渴,只能捕捉山上老鼠充饥。

没吃没喝,信徒们却依然坚守不屈。

苏四十三望着山下清军竖起的“劝降牌”,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毅然率残部发起决死突围。

衣衫褴褛的新派信徒,手持各色武器,奋勇与清军搏斗,教义激起了他们无所畏惧的信念,

激战中,一颗炮弹无情地在苏四十三的身边爆炸,只见他满脸是血。

身形晃了晃,手中的刀却被握的死死的,凭着顽强的毅力,仍砍倒了三名清兵,直至壮烈牺牲。

他的尸体被清军残忍地倒挂在华林寺旗杆上,以儆效尤。

而那些幸存的妇孺,在绝境中点燃炸药,与清真寺一同化为灰烬,宁死也不愿向清军投降。

阿桂在战报中冷酷地写下:“贼巢已焚,无一降者。”

以苏四十三为首的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乾隆帝下达朱批:“新教不可留种,务必斩尽杀绝。”

循化、河州等地的新教信众遭受了灭顶之灾,他们的家属被“分赏官兵为奴”,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那些被流放至新疆伊犁的妇孺,在漫长而艰辛的押解途中,因饥寒交迫,冻死过半。

清军还拆毁了新教清真寺 60 余座,焚烧了诸多珍贵的宗教典籍,如《麦加菲格海》手抄本。

在这血腥的过程中,老教教长马光宗为讨好清廷,趁机将马来迟的玉柄经刀献给官府。

阿桂在奏折中向乾隆帝建议:“请令老教世袭掌教,永镇边地。”乾隆回旨恩准。

谁能料到,被血洗后的华林山,一个新的生命正在成长。

某个漆黑的夜晚,这名幸存的幼童,从死人堆里艰难地爬出,怀里紧紧揣着半部染血的经书。

四十年后,哲赫忍耶教派的复活之火,再次照亮了西北大地。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

不想错过《清宫秘史十二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