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整饬吏治(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老刘心中不服气,心说比他贪污腐化的官员一抓一大把,为何皇上盯着我不放?
心中愤愤不平,发配前,口占一对联儿自嘲,他道:
做戏是人,看戏亦是人,
台下看台上,又是人看人。
然而,这种抓轻放重的办法,看似很严厉,实则未能从根本上对官场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此后,比老刘更严重的的舞弊事件,以更隐蔽的方式屡现不止。
与此同时,嘉庆帝还将改革的矛头对准了进贡之风。
回溯乾隆朝,进贡已然演变成官场的一种陋习。
地方官员为了讨好皇帝,极尽搜刮之能事,四处搜罗奇珍异宝、奢侈之物。
在进贡的过程中,沿途百姓被迫承担沉重的负担,苦不堪言。
,!
而这些源源不断涌入宫廷的贡品,不仅助长了宫廷的奢靡之风,更成为官员们行贿、邀宠的工具,严重腐蚀着官场的风气。
嘉庆帝深知进贡之害,遂连发谕旨,明确限制进贡的品类和数量,
将围屏、插屏、钟表等奢侈品列入“禁单”,严禁地方官员进贡此类物品。
甚至对于广东巡抚进献的洋货,嘉庆帝也严词拒绝,表明了他坚决遏制进贡之风的决心。
嘉庆期望通过这些举措,能够有效遏制官场的奢靡之风,减轻百姓的负担。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官员们很快便想出了应对之策。
一些心思活络的官员便按捺不住,玩起了“雅贿”的把戏。
一日,江南道御史王大人进宫述职完毕,刚要告退,却从袖笼里掏出一个古朴的锦盒,满脸堆笑地说道:
“陛下,臣偶然间寻得一幅前朝名家的真迹,画技精妙绝伦,臣不敢私藏,特来呈献给陛下品鉴。”
嘉庆皇帝一听,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王爱卿,朕已三令五申,禁止进贡奢侈品,你这是何意?”
王大人赶忙跪地,诚惶诚恐地解释:“陛下明鉴,此乃艺术珍品,非奢靡之物可比,实是想为陛下的闲暇时光添些雅趣。”
嘉庆皇帝一听有道理,于是心安理得收下了古画。
没几天,又有一位封疆大吏李大人进京。
李大人觐见时,奏道:“陛下,臣偶然发现一天然奇石,若能置于皇家园林,必定增色不少。”李大人恭敬地说道。
嘉庆皇帝皱着眉头,冷冷说道:“李爱卿,朕的话你是没听进去?
这太湖石虽不是金银珠宝,但劳师动众搬运进京,耗费人力物力,与进贡奢侈品又有何异?”
李大人连连磕头道:“陛下,臣并无其他之意,近来西洋人多次进京议事,
皇家公园气派,才能给洋人以心理上的压制,让他知道大清物产丰富,不缺他们那点儿鸦片。”
嘉庆一听,也是这么回事,叮嘱道:“运输费不能过高,不能增加沿途百姓的负担。”
李大人频频点头称是。
嘉庆开了头,官员们纷纷效仿,“雅贿”大行其道,这正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嘉庆帝整饬吏治的种种举措,最终都未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追根溯源,其改革始终未能触及问题的根本。
他虽然对腐败深恶痛绝,却不敢彻底废除乾隆朝遗留下来的“议罪银”制度。
这一制度本质上是将腐败合法化,官员们只需缴纳一定数额的银两,便可抵消罪责,
这种做法无疑为贪腐之风提供了滋生的温床,使得腐败现象愈演愈烈。
嘉庆帝的改革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
不想错过《清宫秘史十二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