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卧龙出山定军心(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风雪渐歇,隆中草庐外一片素裹银装。?墈,书.君· !耕*新/醉-哙\刘备紧紧握着诸葛亮的手,那修长指节间传来的温润与力量,仿佛将漫天寒意都驱散了。他目光灼灼,越过窗棂上晶莹的冰凌,投向风雪初霁的苍茫天地。前路艰险依旧,荆北困局如铁,曹操的阴影盘踞北方,江东的波涛诡谲难测,蜀道的天堑更是横亘在前。然而此刻,刘备心中那幅被风雪冰封了太久的宏图,正被身侧这布衣书生以智慧和信念点燃,豁然铺展,清晰如画。那卷承载着“木牛流马”奥秘与“隆中对策”蓝图的桑皮纸卷,静静躺在案几上,在炭火映照下流转着温润光泽,不再仅仅是墨线与符号,而是一把足以撬动这铁板一块乱世的钥匙。
“军师,”刘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是狂喜过后的余韵,更是沉甸甸的托付,“风雪已弱,时不我待。备,恳请军师即刻启程,共返新野!”
诸葛亮微微颔首,清朗的目光扫过神情各异的关张二人。关羽丹凤眼中审视的锐利已彻底褪去,化为一种近乎凝重的认可,他抱拳沉声:“关某,静候军师驱策。”张飞则咧开大嘴,蒲扇般的大手重重一拍大腿:“军师痛快!俺老张这条命,水里火里,皱一下眉头不是好汉!”声如洪钟,震得草庐梁上微尘簌簌而落。
“承蒙使君与二位将军不弃,亮,敢不从命?”诸葛亮拱手还礼,姿态从容,仿佛不是去赴那兵微将寡、粮秣匮乏的新野孤城,而是踏向早已铺就的通衢大道。
新野城头,“刘”字大旗在料峭寒风中猎猎作响,旗角残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萧索。当诸葛亮青衫纶巾的身影,随着刘备三骑出现在城门吊桥彼端时,城上值守的兵卒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是主公回来了!还有……军师!卧龙先生真的来了!”惊呼声如同投入死水的石子,瞬间在城头漾开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瓮城内外。那些原本倚着冰冷墙垛、神情麻木的士兵,眼中骤然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光彩,纷纷挺直了佝偻的脊背,伸长脖子向下张望。
“真是卧龙先生?主公三顾茅庐请来的大贤?”
“错不了!你看那气度,那风姿……天不亡我主啊!”
“军师来了!军师来了!”
低语迅速汇聚成压抑不住的声浪,在冰冷的城砖间碰撞、回荡。一张张被风霜刻蚀、被饥饿折磨得黯淡无光的脸庞,此刻被一种名为“希望”的光芒点亮。他们或许不懂隆中对策的深奥,但“卧龙出山”这四个字本身,在这绝望的寒冬里,就是足以燎原的星火。士气,这看不见摸不着却维系着军队存亡的魂魄,如同久旱的河床迎来甘霖,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每一双重新燃起火焰的眼中复苏、奔涌。
诸葛亮随刘备步入略显破败的县衙大堂。堂内炭盆烧得正旺,却驱不散那股深入骨髓的寒意——那是物资匮乏、前途渺茫带来的冰冷。留守的简雍、孙乾、糜竺等文臣,以及闻讯赶来的赵云等将领,早已齐聚一堂。当诸葛亮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随即爆发出热烈的参拜声。
“恭迎军师!”声音整齐,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诸葛亮目光温和地扫过众人,在赵云身上略作停留。这位白袍将军风尘仆仆,甲胄上还带着未化的雪屑,显然刚从城外巡哨归来。他迎上诸葛亮的目光,抱拳躬身,眼神中除了敬意,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那匹心爱的战马换来的粮秣,终究未能扭转大局,而此刻,真正的转机似乎就在眼前。
“诸君辛苦。+微,趣*小?税_ -埂`新/嶵?筷+”诸葛亮的声音清越平和,瞬间抚平了堂内因他到来而产生的激荡涟漪,“亮初至,百事待举。当务之急,一在固本培元,解粮秣转运之难;二在未雨绸缪,结强援以御北曹。”
他言简意赅,直指核心。刘备立刻接口:“军师所言极是!新野小城,兵微粮寡,转运艰难,尤以入蜀山道为甚。幸得军师赐下‘木牛流马’神图,此乃解我燃眉之急的至宝!”他转向侍立一旁的亲兵,“速去取军师所绘图纸来!”
很快,那卷在隆中草庐炭火旁展开过的桑皮纸卷,再次在众人面前徐徐铺开。这一次,它不再只是智慧的蓝图,而是承载着新野数千军民生存希望的方舟。墨线勾勒的奇异结构在衙堂明亮的灯火下纤毫毕现,那精密的曲柄、咬合的连杆、奇特的棘轮装置,以及那个引人遐思的方形“烟道口”,无不散发着冷峻而诱人的机械美感。
“此物名唤‘木牛流马’,”诸葛亮修长的手指精准地点在图纸核心的联动结构上,“其力不赖牛马筋骨,而源于此间巧构。”指尖顺着墨线滑动,勾勒出曲柄与连杆的精妙配合,“曲柄往复,可借地势起伏之势,化重载为省力。上坡如履平地,下坡则势能自控,不虞倾覆。”
众人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他的指尖,屏息凝神。赵云看得最为专注,眉头微蹙,显然在努力理解这超越时代的构想。糜竺则捻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显然已在心中盘算此物若能成,将省下多少畜力与损耗,又能多运多少粮秣。
!“军师,此非轮乎?”刘备指着载物平台下方那圆形结构问道,他记得草庐中此问。
“此乃‘自锁棘轮’,”诸葛亮指尖轻点那圆形结构内部细密的锯齿状墨线,“遇陡坡或需驻停时,此棘轮内齿可自动咬合卡榫,如铁钳锁死,纵有千钧重载,亦难使其滑退分毫。此乃山道运粮,保人货平安之关键。”
“妙!妙啊!”简雍忍不住击掌赞叹,“有此神物,何愁蜀道难于上青天!”
“铁牛木马?不用吃草?”张飞的大嗓门打破了文臣们的沉思,他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溜圆,指着图纸上那个方形小孔,“军师莫不是会仙法?这方孔洞又是啥?塞柴火进去烧?俺看那曹营的铁匠铺子,大火炉子呼呼响,莫非军师也要做个铁疙瘩大牛?”他粗糙的手指几乎要戳到图纸上,引得众人一阵莞尔。
诸葛亮眼中笑意更深,带着一丝对遥远未来的期许:“翼德将军好眼力。此孔洞,亮暂名之‘烟道口’。寻常木牛之力,终有穷尽。若他日……能得马钧那般巧匠,或可借水火之力,譬如以沸水之气,催动机关,则此‘木牛流马’之力,或可倍增,真如神助矣!”他点到即止,那“水火之力”的设想如同投入众人心湖的一粒火星,虽只一闪,却已在刘备眼中点燃了更炽热的火焰。刘备看着那小小的“烟道口”,仿佛看到了未来吞吐烈焰、力大无穷的钢铁巨兽,在秦岭巴山的栈道上如履平地。
“然此乃后话,”诸葛亮话锋一转,沉稳地将众人拉回现实,“眼下所制,纯以木构机巧为本,取其省力、稳便、载重之长。图纸虽具,欲成实物,尚需良工巧匠,反复试造,非一日之功。亮需亲自主持此事。”
“军师放心!”刘备精神大振,立刻下令,“子仲(糜竺),速速张榜,招募新野及周边郡县手艺最精的木匠、榫卯师傅!所需木料、工具,一应优先供给,不得有误!云长,翼德,此事关乎我军命脉,试制工坊的护卫警戒,就交由你二人亲自负责,万不可有失!”
“遵命!”关羽抱拳领命,声如金铁。_x,s+h!a¨n+j~u-e^./c¢o/m!
“包在俺身上!哪个不开眼的敢来捣乱,看俺不捅他三百个透明窟窿!”张飞拍着胸脯,声震屋瓦。
糜竺也连忙躬身:“主公、军师放心,竺即刻去办!”
诸葛亮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侍立一旁、沉稳如山的赵云:“子龙将军。”
“末将在!”赵云踏前一步,甲叶轻响。
“木牛流马乃固本之基,然强敌环伺,尤以北方曹操为甚。仅凭我等之力,难撄其锋。‘联孙抗曹’之策,刻不容缓。”诸葛亮语气转沉,“江东孙权,承父兄基业,坐拥六郡,带甲十万,据长江天险。其麾下周瑜,精通韬略,鲁肃,深谋远虑,皆一时人杰。若能与之结盟,共抗曹操,则大势可期。”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赵云:“亮需遣一心腹智勇之人,携我亲笔书信,密赴江东,面呈鲁肃子敬先生。此人需胆大心细,能言善辩,更需临危不惧,纵使刀斧加身,亦要护得书信周全。子龙,此重任,非你莫属。”
堂内瞬间安静下来。出使江东,深入虎穴,游说强邻,这其中的凶险与艰难,不亚于一场恶战。书信若失,不仅联盟无望,更可能泄露军机,招致灭顶之灾。
赵云神色肃然,毫无半分犹豫,单膝跪地,抱拳过顶,声音斩钉截铁:“承蒙军师信重!云,万死不辞!纵使粉身碎骨,亦必护书信周全,面呈鲁子敬先生!”字字铿锵,掷地有声。那份在长坂坡淬炼出的忠勇与担当,此刻化作最坚实的承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