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图纸惑心周瑜疑,孙氏决策助联军(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秣陵,吴侯府邸。′求¢书,帮~ +勉/费/阅^黩.
初冬的寒意被长江浩荡的水汽冲淡了几分,但议事堂内的气氛却凝重如铁。孙策高踞主位,年轻的面庞英气勃发,眉宇间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堂下分列左右,左首周瑜,羽扇轻摇,俊朗儒雅,眼神却锐利如鹰隼;右首张昭,须发微霜,神色肃穆,代表着江东本土士族的审慎与持重。其余如程普、黄盖、韩当等宿将,或沉静,或激昂,目光都聚焦在堂中那位风尘仆仆、却腰杆挺直如松的使者身上——刘基的心腹谋士,陈宫。
陈宫此行,肩负着撬动江东水师的重任。他深知,面对孙策的锐气与周瑜的智计,空谈大义或虚利许诺,无异于隔靴搔痒。唯有那铜筒中之物,方是叩开江东水寨大门的唯一钥匙。
“吴侯明鉴,公瑾先生,诸位将军。”陈宫的声音沉稳有力,在空旷的大堂内回荡,“袁术僭越称帝,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我主刘公,承天意,顺民心,于陈留会盟天下英雄,誓讨逆贼!然寿春城坚,非强攻可速下。欲破此獠巢穴,解万民倒悬,非借江东水师之利不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反应。孙策眼神灼灼,显然对“破城”二字极感兴趣;周瑜神色平静,羽扇轻摇,看不出波澜;张昭则微微蹙眉,显然对“借兵”之事心存疑虑。
“江东水师,冠绝天下,楼船之利,威震大江。”陈宫话锋一转,语气充满了真诚的赞叹,“此乃孙氏累世经营、吴侯与诸将心血所系,天下皆知。我主刘公,亦深慕江东水师之雄壮,深知此乃破寿春之不二利器!”
“哦?”孙策身体微微前倾,嘴角勾起一丝傲然的笑意,“刘豫州(刘基此时领豫州牧)既知我江东水师之利,欲借之破贼,不知…以何为酬?”他问得直接,毫不掩饰利益交换的本质。乱世之中,实力便是筹码,孙策深谙此道。
陈宫等的便是这一问。他深吸一口气,脸上浮现出一种混合着敬畏与神秘的神情,仿佛即将展示的不是图纸,而是某种禁忌的神物。他缓缓从怀中取出那个内衬丝绸、烙印着微小齿轮徽记的青铜圆筒。
“吴侯,公瑾先生,诸位。”陈宫的声音压低了,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金银财帛,官爵封赏,于江东基业,不过锦上添花。我主深知,欲动江东虎贲,非以惊世之‘力’不可!”他双手托起铜筒,如同托举着千钧重物,“此中之物,乃我主麾下‘匠神’马钧,呕心沥血所悟之‘天工秘术’!其力之奇,可撼山岳;其用之广,可利万民!今日,特献于吴侯与公瑾先生一观,以表我主借兵之诚,亦显…未来携手之望!”
“天工秘术?”孙策眼中精光爆射,少年心性对这等新奇强大之物充满了本能的渴望。.E-Z~晓\说+旺* ?追*蕞·欣_蟑*結·他霍然起身,“速速呈上!”
周瑜的羽扇也停在了半空,深邃的眼眸中第一次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惊异与探究。他比孙策更清楚,刘基崛起于陈留,其军械之精良、农具之锋利,早已传遍天下,背后必有惊世骇俗的匠作之术支撑。能让陈宫如此郑重其事,称之为“天工秘术”的,绝非寻常之物!
两名健仆小心翼翼地将一张巨大的蔡侯纸在堂中铺开。当陈宫解开丝绳,将图纸缓缓展开的刹那,整个议事堂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图纸之上,线条清晰,标注繁复。最中央,一个结构分明的巨大卧式汽缸跃然纸上!粗壮的活塞连杆如同巨人的臂膀,连接着一个庞大、齿牙狰狞的飞轮!仅仅这静态的构图,就透出一股磅礴无匹的力量感,仿佛那活塞下一刻就要轰鸣着推动飞轮,碾碎一切阻碍!
围绕着核心,是产生蒸汽的锅炉示意图,水流、火焰、蒸汽的流转方向被清晰地标注出来。旁边是这“汽力”驱动楼船外侧巨大明轮的假想图——无帆无桨,巨轮自转,破浪前行!另一幅小图则展示了其驱动巨型鼓风囊的场景,暗示着其在冶炼锻造上的恐怖潜力!
“此…此为何物?!”老将程普失声惊呼,指着那驱动明轮的图景,声音都变了调。他一生与水师为伍,深知风帆人力之局限。若真能如画中所示,楼船无需风帆摇橹即可自行…这简直是颠覆水战格局的神器!
黄盖、韩当等宿将也无不倒吸一口冷气,死死盯着图纸,眼中充满了震撼与难以置信。
孙策更是几步抢到图纸前,俯身细看,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江东水师,驾驭着这种无需风帆的巨舰,纵横四海,所向披靡!这诱惑,对一个志在天下、锐意进取的年轻霸主而言,致命无比!
唯有周瑜。
他依旧站在原地,羽扇重新开始轻轻摇动,但那双洞悉人心的眼眸,却锐利如刀锋,在图纸的每一个细节上反复刮过。最初的震撼过后,他超卓的智慧与对技术的敏锐直觉,立刻让他察觉到了图纸背后那令人不安的“完美”与…“刻意”。
“好一个‘天工秘术’!”周瑜的声音清朗响起,打破了堂中因震撼而生的寂静,也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孙策炽热的心头。“此图气势磅礴,构想惊天,确非凡俗手段所能及。马钧之名,瑜亦久闻,堪称鬼斧神工。”他缓步上前,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图纸。
!“然,”周瑜话锋一转,手指精准地点向图纸上几处关键,“公台先生,瑜有几处不明,还望解惑。*卡,卡-暁!税,徃_ ,唔/错?内¢容`”
“公瑾先生请讲。”陈宫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其一,”周瑜的指尖落在那标注着“百炼精钢”的汽缸与活塞连杆处,“此物承受蒸汽巨力反复冲压,寻常精钢,恐难堪其负。敢问马大监,所用‘百炼精钢’,具体是何等配比?锻打几何?淬火几回?可有实物样本佐证其强度?”他的问题直指核心材料工艺,这是图纸上语焉不详、刻意模糊的致命点。
陈宫早有准备,从容道:“此乃匠作营核心秘法,非三言两语可道尽。马大监曾言,其钢之韧,可弯折百次不断;其钢之坚,寻常刀斧难伤分毫。若吴侯与先生允诺助战,待破寿春之日,我主愿以部分成品部件,供江东良匠参详。”他巧妙地将实物验证推到了战后,画了一个未来的饼。
周瑜不置可否,羽扇轻摇,指尖又移向热效率计算的一角:“其二,按此图所示公式推演,其热力转化之效,十不足一。如此巨大炉火,产出蒸汽,驱动飞轮之力,竟损耗如此之巨?此乃设计本然之局限,还是…另有玄机未显?”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马钧故意留下的那个错误常数值带来的效率陷阱。
陈宫心中暗赞周瑜眼光毒辣,脸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叹服与一丝“无奈”:“公瑾先生慧眼!此‘汽力’之术,方兴未艾,转化之效确为当前瓶颈。马大监殚精竭虑,亦未能尽善。然,即便十不足一,其力已远超人力畜力,足堪大用!此图所示,已是当下极致。”他坦然承认“缺陷”,反而显得真实可信,并将“瓶颈”归咎于技术发展阶段,暗示江东若参与,未来或有共同突破的可能。
周瑜的目光最后落在了整个系统的循环上,眉头微蹙:“其三,此图所示,蒸汽驱动活塞后,便逸散无踪。然蒸汽生发不易,如此耗散,岂非靡费巨大?马大监天纵奇才,难道未曾思及…冷凝回水,循环再用之法?亦或是…另有精妙阀门,控其流向,增其效率?”他直接点中了图纸上被马钧完全隐去的两大核心——冷凝循环与精密配汽阀!
此言一出,连孙策都从狂热中冷静了几分,看向陈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