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粮尽援绝·北伐梦碎(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秦岭的寒风刀子般刮过栈道,卷起的雪粒砸在诸葛亮肩头。·x!j?w/x`s.w!./c\o.m`他勒住马,望着蜿蜒如蛇的辎重队伍——五百辆新造的“助力木牛流马”,此刻如同濒死的巨兽瘫痪在栈道上。金属扭曲的呻吟和车夫绝望的抽泣混在风里。
“汉相!又瘫了六辆!”张苞顶着风跑来,皮帽下的脸冻得发青,指着前方一段陡坡,“全是转向轴!南中工坊新换的青铜轴,才走了三天就生生扭断了!粮袋滚下去一大半……”
诸葛亮没说话,下马走到一辆瘫倒的木牛旁。车身一侧的辅助轮早已不翼而飞,露出断裂的青铜转向轴茬口。他蹲下身,手指拂过断口处。粗糙,有明显的细微气孔和砂眼,边缘甚至还残留着一丝怪异的、刺鼻的油脂味——绝非原定图纸要求的那种高纯度精炼牛油润滑剂。马钧那张藏在暗处的脸,仿佛在冰冷的金属断口上狞笑。
“报——!” 一匹快马逆着人流狂奔而至,骑手滚鞍落马,几乎扑倒在诸葛亮脚下,声音带着哭腔,“汉相!前军急报!关将军…关将军在斜峪口遇曹真主力阻击!我军新列装的改良弩…弩机卡壳率太高!尤其第二发箭矢,十支有三四支上不了弦!箭阵未成,反被曹军铁骑冲了个缺口!我军…我军死伤惨重,已退守山坳!”
空气瞬间凝固。刺骨的寒意不再仅仅来自风雪,更从每个听见消息的将士心底里冒出来。诸葛亮闭了闭眼。改良弩!那是他与蜀中工匠耗费心血,在劣质铜料上用拆解旧弩精钢部件强行替换关键部位才挤出来的战力!如今,这最后的倚仗,竟也在关键时刻背刺于他!
“张苞!”诸葛亮的声音冰凌般刺破寒风,“传令,所有辎重队停下!工匠营集合!拆解瘫毁的木牛流马!取下还能用的部件!轴承、齿轮、轴套…什么都行!集中加固剩下的车辆!告诉李锤师傅,用能搞到的最硬的木料,把间隙给我垫死!就算只能当独轮车推,也要把粮推到关前军阵!”
命令被艰难地执行。~珊_叶?屋_ +醉_欣!蟑/节·更`鑫?哙/栈道上响起一片令人牙酸的拆解声。那些瘫痪的木牛流马被粗暴地分尸,有用的部件被取下,劣质的部件像垃圾一样被推下万丈深渊。工匠们用手斧劈砍山里的硬木,削出简陋的木楔、木套,徒劳地试图修复那些注定脆弱的关键连接点。效率低的可怕,每修好一辆,后面瘫倒的更多。
入夜,风雪更大了。狭小的山坳营地挤满了疲惫饥寒的士卒和绝望的车夫。中军帐内,豆大的油灯下,诸葛亮的手指划过地图上那道天堑般的斜峪口。关平的急报就摊在旁边,字字滴血:弩阵失效,被迫肉搏;兵力劣势,死伤激增;更致命的是…粮!全军只余三日之粮!若援粮再不至…
“伯约。”诸葛亮唤过侍立一旁、面有菜色的姜维,“我们…还剩多少能动的木牛流马?里面的粮草…够几日?”
姜维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干涩:“回丞相,拼凑修复,今日勉强能动…一百二十七辆。车中存粮,即便克扣士卒配给,也只够……四天半了。斜峪口至此,尚有一百四十里险峻栈道…”
四天半的粮,一百四十里风雪路。
冰冷的数字像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
“丞相…”张苞抱着头盔闯进来,胡须上结满冰碴,声音嘶哑,“后队急报!曹真的前锋精骑,打着‘张’字旗号,从子午谷那边兜过来了!烧毁了我们在黑水谷的最后一个小粮站!前队退回的后路……断了!”
前路阻绝,后路被断。~如~雯!徃_ -嶵-辛+漳+劫?庚-欣¢快.粮草将罄,弩机损毁。精锐之师,已然断了脊梁。
帐外,突然传来一片压抑的呜咽。一个年轻的兵士,大概是实在饿得受不了,躲在避风的岩石后,用小刀剐着半截断裂的木质车轮边缘——那车轮边缘混着点陈年的桐油,被他小心翼翼地卷成细屑,塞进嘴里,贪婪地咀嚼着。更多的士兵裹着单薄的衣甲,蜷缩在一起,眼神空洞地看着篝火上那点稀得能照见人影的麸皮粥。
诸葛亮猛地攥紧了羽扇的竹柄,指节因为用力而惨白。隆中对时的慷慨激昂,出师表上的铮铮誓言,那跨有荆益、北定中原的宏图霸业……此刻,都在士卒为剐食木头而佝偻的背影前,轰然崩塌。
夜半时分,一份染血的军报再次送达——来自赵云。报告极简:“末将在斜峪口东南三十里处,遭敌三面合围。弩矢耗尽,将士以刃相搏,杀敌逾千,然寡不敌众,已突围至青泥岭固守。此处山势险峻,可依凭一时,唯粮尽援绝,恐难久持。关将军部现困守于斜峪口西侧山脊,情势亦危。”
青泥岭,斜峪口。赵云和关平,两路北伐的锋锐,此刻如同被铁钳夹住的两颗铜钉,随时可能崩折。蜀中所有的元气精华,都系于此。
帐外风声凄厉,仿佛万鬼哭嚎。诸葛亮枯坐在案前,烛泪一滴一滴地凝固在摊开的《木牛流马原制图说》上。图纸上那些精妙的连杆、齿轮结构,此刻看来无比讽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