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易老狗又当上人了(上)(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不说四九城这边,外面鞭炮齐鸣、烟花满天,四合院里凄凄惨惨的春节。¢狐_恋\雯+茓^ ~哽~鑫-醉^全\此时南粤大地上那个,后世乱成教科书级别的着名火车站广场上,这时正站着一对中年夫妻和一个半大孩子。
而这对中年夫妻和那个半大孩子,就是在京广线上坐了两天三夜火车,从四九城来到这儿的易中海夫妻俩和西瓜太郎棒梗。
“中海,这儿怎么这么多人啊,至少得好几万吧?”
站在火车站广场上,看着这里的人山人海,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李素兰,那是被吓着了。
说实话,一个小小的火车站广场聚集了几万人,并且还不时会从出站口,涌出一股股的人流,这场面易中海也没见过啊!
不过没见过归没见过,但易中海毕竟是个男人,定力可要比李素兰这个妇女强多了。
于是易中海见李素兰吓着了,他就先把李素兰和棒梗,领去人少的一个角落,嘱咐李素兰待在这儿带好棒梗,哪儿也别去,然后他再自己去找离开这儿的办法。
而易中海这么一找吧,很快就发现在广场的边上,有那么一个个人在组织一群群人离开这儿。
“同志同志,你们这是去哪的,你们这是去哪的?”
看着一群群人跟着一个个人离开,易中海就忙上去找了个长相周正的人询问。
而那人一听易中海问这个,忙就是吃惊的回答道:“呦,还是首都口音!不是说你们那儿是物资重点保障,没断粮吗?”
现在聚在这个火车站广场上的人,一百个里有九十九个是因为家里断粮了,想去那边找条活路的。卡卡暁税旺 罪鑫漳截埂欣筷因此一听易中海是首都口音,人家就奇怪了,怎么物资重点保障的首都群众,也出来逃荒了?
这问题太尖锐,易中海回答不了。于是易中海就顺着人家那断粮的话题,接茬说道:“同志,你们家里断粮了,那是不是要去南边谋生啊?”
“嗨,瞧你这位同志说的!家里已经断粮了,而干部们不是天天来催收粮食,让我们一定要完成任务;就是让我们饿着肚子去修公路、去修水库。那我们不去南边找条活路,难道还留在家里等死啊?同志,我这么跟你说吧,现在每天至少有五、六万人会从各个地方来这个火车站,并且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奔着去南边找条活路的目的。”
哇!原来大家都是奔着一个目标来的啊!那太好了,那太好了!
于是在问明白火车站广场上,那一个个组织人去干嘛的后,易中海就凑上去跟人家谈价格了。
而在跟人家把价格谈好后,易中海就忙去叫来李素兰和棒梗,然后坐上人家给提供的的交通工具,离了这火车站去了更南边的海边。
易中海是带着钱来的,不是那些一穷二白、只有烂命一条的农民兄弟。所以他不用直面机关枪去翻铁丝网,也不用抱着个汽车内胎游过去,当什么“大圈仔”。他带着李素兰和棒梗,坐着机帆船、吹着海风,舒舒服服的就上了香江的海岸,坐上了人家这边的汽车,去了那个着名的九龙城寨。
“中海,这地方怎么住的这么挤啊?还有中海,咱们这么偷跑过来,那些洋人不会来赶咱们吧?”
进了九龙城寨,看着那一幢幢“握手楼”,和想到那些洋人的凶狠,李素兰不禁缩在易中海身上,满嘴都是害怕。′微*趣/晓.说- ,哽?薪\最-全.
而听李素兰这么问,易中海忙就平淡的解释道:“素兰你别怕,我都打听清楚了,这个九龙城寨原来就是前清的军营和官署。1898年李鸿章将新界和九龙租给英国人时,怕英国人会像刘备借荆州一样,有借无还。”
“于是李鸿章就在当时的租借条约上,明确写明这九龙城寨仍是大清的军营和官署,大清可以在这儿驻军和派官,可不租给英国人。然后随着大清亡了,和现在咱四九城跟岛上各有一个当家的,于是也就说不清这九龙城寨,到底是该归谁管了,也就成了个三不管地带。所以素兰你放心吧,不会有洋人来赶咱的。”
易中海把这九龙城寨的性质说的很明白,更说明白了为什么香江后来会是1997年回归。因为1898年时李鸿章跟英国人签的租约就是九十九年,1997年正好是租约到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四合院之傻猪变傻爷》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