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考察团至与火绒惊雷(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就在林墨沉浸在符文升级和探索收获的喜悦中时,林建国带来了一个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消息。~e/z\k!a/n.s`.!c?o?m+
“小默!乡里老周头急吼吼地让我告诉你!省里…省里来了个考察团!奔着咱们野狐沟来的!”
“考察团?”林墨眉头微挑。
“对!阵仗不小!两辆小轿车,还有辆吉普!
带队的是省卫生厅的一位处长,还有省中医药研究所的几位老专家!
说是…说是慕名而来,考察咱们这个‘珍稀药用植物生态培育试验点’,重点看看那个‘赤阳草’!”林建国语气带着兴奋和一丝紧张,“老王(管土地的)陪着来的,看那态度,恭敬得很!县里张副县长也屁颠屁颠跟来了!
我看他那脸色,跟吃了苍蝇似的!”
林墨瞬间了然。这必然是陈振华在背后推动的结果!那株“赤阳金线草”(抽灵叶)和借出的紫玉平安扣发挥了作用!
陈振华显然对“赤阳草”产生了巨大兴趣,但又不好直接出面,便通过官方渠道,以科研考察的名义来一探虚实!
这既是对野狐沟项目的背书,也是一种无声的警告——这个项目,有省里盯着!
“好事。”林墨嘴角勾起一丝笑意,“准备迎接考察团。把警示牌擦亮点,储存棚收拾干净。·微-趣/暁*说?网_ .首,发¢重点,是火石坡上的药田。”
很快,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了野狐沟沟口。省卫生厅的赵处长年富力强,戴着眼镜,一脸严肃。
几位中医药研究所的老专家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眼神锐利。王乡长和张副县长陪在左右,态度恭敬。张副县长脸色确实不太自然。
林建国早已等候在此,一身干净利落的旧棉袄,不卑不亢地引路:“各位领导,专家,这边请。我是试验点的看护负责人林建国。林墨专家已经在里面等候了。”
“辛苦了。”赵处长点点头,目光扫过崭新的警示牌和坚固的铁丝网围栏,微微颔首,“安全措施做得不错。”
一行人绕过危险的塌方区,来到火石坡下。储存棚虽然简陋,但干净整洁,工具物资摆放有序。赵处长和老专家们暗自点头。
当众人踏上温暖如春的火石坡时,都忍不住发出了惊叹。
“咦?这坡上…好暖和!”
“是啊!这寒冬腊月的,外面冷风嗖嗖,这里跟开了暖气似的!”
“难怪能种赤阳草!这小气候…得天独厚啊!”
张副县长感受着舒适的暖意,想起兴业公司的事,脸色更加难看。
林墨站在梯田边,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身姿挺拔,气质沉稳,带着学者的儒雅。\x.i?a*o+s·h~u_o¢h·o/u_.`c^o?m-“欢迎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指导。”他声音平和,指向那几株在暖风中舒展摇曳、叶缘金线流转的赤阳草母株,“这就是我们移栽培育的赤阳草母株。目前还在初步观察阶段。”
几位老专家立刻围了上去,如同看到了稀世珍宝,拿出放大镜、小本子,仔细地观察叶片形态、脉络走向,甚至有人小心翼翼地采集了一小片边缘叶片放入密封袋。
“叶狭长,质厚韧,边缘隐现金线…与古籍记载的赤阳草特征高度吻合!”
“这生长环境…地热异常活跃!难怪能在此地存活!”
“小伙子,这草…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又是怎么想到在这里培育的?”一位姓李的老专家目光灼灼地看着林墨。
林墨早有准备,将之前对林建国说的那套“古籍记载”、“地质勘探发现地热异常”的理论复述了一遍,并适时抬出了孙明远教授的报告作为科学依据。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听得几位老专家频频点头。
考察进行得很顺利。
林墨沉稳专业的讲解,试验点规范的管理(尽管简陋),以及赤阳草真实的生长状态,都赢得了考察团的好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时空布袋:我在两界倒腾银元》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