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 燃料(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就隔了两天,陆清予采购的包装材料到了县里,高昌伟连夜就将货提出。,e*r+c\i*y\a?n¨.`c?o!m′
此后,每天下午 3 点半,就准时有六百多件笋子打包发出去。不论是陆清予本人还是汝南村的其他18户人家,亦或是高昌伟都乐得合不拢嘴。
持续了整整7 天,这批订单才圆满画上了句号!
陆清予就冬笋订单很赚了18万余元,一夜就跃到汝南村19户人家的首富位置。
除此之外,村里家家户户都赚到了钱。如挖笋数量最多的几户人家,基本都能分到万元以上。而那几户孤寡老人,在自己努力及热心人的帮助下也能分到5千元左右。
这笔可观的额外收入,可比大家平时一年的收入还要高呢!
挖笋的事儿告一段落后,村里人又按照往年惯例开始上山砍柴、烧炭。
陆清予也不例外,一大早就跟着陈大友夫妇一起上山了。唯一不同的是,人家扛着都是斧头柴刀,她却是油锯。
嘴上说是三人合伙,实则是陈大友夫妇对她的关照,毕竟陆清予没有独立挖窑烧炭的能力。
三人沿着蜿蜒小道上山,不多时,便来到陈家炭窑不远处的半山腰。这里地势较为平缓,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杂木林。/x?i`n_k′a!n-s′h!u?w,u..*c^o,m_
陆清予根据陈大友之前的提示,开始挑选那些适合烧炭的杂木。只见她手持锯子,动作娴熟地将选中的杂木逐一锯倒。
跟在身后的张兰,动作干脆利落打掉倒地杂木多余的侧枝。而陈大友则负责将锯好的木头搬运到炭窑内,并且摆放整齐。
三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仅2天时间,炭窑内就堆满木头。
之后两天,陈大友负责烧制木炭,陆清予及张兰则负责继续锯杂树,打侧枝,晾晒木头。这些是打算晾晒掉一部分水份后,搬回家烧火用的。
烧火用的杂树,对木质的硬度及粗细要求并不严格,陆清予的油锯发挥了极大作用,仅仅一个小时就砍倒了一大堆。
望着身后一大片倒地的杂树,陆清予停下手中的活儿,回头将张兰修理好侧枝的木头,统一搬运到地势平坦光线充足的地方,整齐摊开晾晒起来。
三人忙碌10天,一共收获了12袋木炭及一百多捆半干的柴火。
根据三人之前的商议,燃料分三份,陆清予占一份,也就是4袋木炭,约200斤,以及65捆柴火。??看?&t书!屋?D?小¥说¨3网¤£ *最|?$新(章?节`,更2?!新?*′快e@
往年,经过陆长海日积月累的收集,入冬时家里的柴火及木炭可比目前陆清予准备的多了两三倍。
陆清予心里清楚,仅依靠自己带回的那些燃料,想要度过整个冬天及熏制腊肉,那肯定是不够的。
也许,她可以一人带上油锯再次上山,花费半个月的时间,应该能够整理出上百捆柴。然而,要将这么多的柴全部搬下山却是绝非易事。
更何况,到了 12 月山上到处结冰,搬柴下山就变得更加困难和危险了。
不过,陆清予心中早就有了盘算。就在某个周一,当高伟昌来拉货的时候,她就提前拜托他帮忙带回了两罐煤气,以及一个煤气灶和一台电磁炉。
如此一来,木炭和柴火主要用于取暖和烧水洗澡。而平时做饭则可以使用煤气,吃火锅时则用电,简首再方便不过了。
燃料的问题处理完后,紧接着便是村里人最期待的事情——杀猪!
汝南村有个不成文的习俗,那就是哪怕家里再穷,自家养的猪也会先紧着杀来吃,剩下的才会拿去卖掉换钱。
杀猪的习俗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恐怕主要还是因为离市集太远,采购极为不便。
无奈之下,才会选择养猪并宰杀,将其制作成腊肉、腊肠、油渣肉、坛子肉等办法,贮存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失业后,我回村种地卖货》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