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雪岭寻碑,地宫照肝胆(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建炎三年十二月,漠北雪岭。?幻.想?姬, ?首*发¢
雪色漫过天际,连绵的雪峰如巨兽脊背,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银光。岳云裹着羊皮大氅,站在山巅眺望——山河图在他怀中发烫,与寒玉共鸣的震颤顺着血脉直冲天灵盖。赵桓站在他身侧,山河剑斜指下方,剑刃映出两人交叠的影子。
“那就是地宫入口。”赵桓指着雪岭东侧的断崖,“二十年前,你父亲北伐时曾在此歇脚。据史书记载,他曾命人在崖壁刻下‘山河在’三字,以镇金人狼首旗。”
岳云眯起眼。断崖下方的雪雾中,隐约可见一道石门,门楣上覆着厚雪,只露出半截残损的纹路——与他怀中寒玉背面的纹路如出一辙。
“陛下,这雪雾不对。”牛皋裹着皮裘凑上来,“寻常雪岭的雾该是白的,可这雾泛着青,像极了黄河水寨的毒瘴。”
话音未落,雪雾突然翻涌。一道黑影从雾中窜出,手持狼首短刀,直取赵桓咽喉!
“护驾!”岳云旋身甩枪,枪杆扫落短刀。那黑影落地,竟是个身披狼皮的高丽死士,面戴青铜鬼面,喉间发出嗬嗬怪响。
“金狗的余孽!”张宪的双锤已砸到死士头顶。死士不躲不闪,反手甩出三枚透骨钉,钉尖泛着幽蓝——正是黑水咒的毒。
岳云旋身踢飞透骨钉,寒玉在怀中灼烧。他突然想起西夏萨满的话:“黑水咒怕的是人心。”他大喝一声,将寒玉按在雪地上。玉身的红光瞬间扩散,雪雾遇热消融,露出下方青石板铺就的地道。-小¢说\C¨M~S? _首+发*
“追!”赵桓抽出山河剑,剑锋劈开雪雾,“地宫就在下面!”
地道深处,石壁斑驳。
四人举着火把前行,石壁上每隔十步便嵌着一盏青铜灯,灯油竟未干涸,火苗在风中摇曳,照出壁画上的金戈铁马——正是岳飞北伐时的场景。
“看!”牛皋指着壁画角落,“这是……康王泥马渡江?”
壁画上,一匹泥马踏着浪涛,背上骑着个穿龙袍的少年。赵桓摸了摸壁画,指尖沾了些墙灰,凑到鼻端闻了闻:“这是用漠北红胶泥画的,掺了金粉。当年康王(赵构)南渡时,民间确实有‘泥马渡江’的传说……”他突然顿住,“可这画里的人物,怎么和你父亲有几分相似?”
岳云凑近细看,壁画中少年的眉眼竟与岳飞有七分相像。更诡异的是,少年腰间的玉佩——龙纹玉牌,与他怀中的“靖难”玉牌纹路完全吻合!
“陛下,”岳云的声音发颤,“这是……”
“嘘。”赵桓突然指向地道尽头。那里立着一块一人高的石碑,碑身被青苔覆盖,却在火把映照下泛着幽光。碑顶刻着“山河在”三字,与他腰间的山河剑铭文相同。
岳云伸手抚去青苔,碑身露出下面的刻字:“吾以寒玉镇山河,以山河护黎民。若后世见此碑,当知——枪不倒处,山河不倾。”
落款是“岳飞绝笔”。
“父亲……”岳云的眼眶瞬间泛红。他终于明白,当年父亲为何宁死不降——他不是为了一姓帝王,而是为了这方刻着自己名字的山河碑,为了天下百姓能在这山河里安稳度日。\n\i,y/u_e?d`u`.?c′o¨m`
赵桓取下山河剑,剑尖轻触碑身。“嗡”的一声,石碑裂开一道缝隙,露出下方的地宫入口。
“陛下,这地宫……”牛皋握紧板斧,“该不会藏着什么宝贝吧?”
“宝贝?”赵桓冷笑,“这里藏着的是真相。”他率先走入地宫,火把照亮了四壁的青铜柜,“二十年前,你父亲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时,曾命人将北伐的军器、粮饷清单,还有……”他顿了顿,“还有他写给先帝的遗书,都藏在了这里。”
青铜柜上的铜锁早已锈蚀。赵桓取下第一柜的锁,掀开柜盖——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道金牌的仿制品,每块金牌背面都刻着“秦桧私印”。
“原来如此。”岳云的手指深深掐进掌心,“十二道金牌根本不是要班师,是要父亲交出兵权和北伐的证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靖康前夜:帝业重光》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