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不可下病脉症篇1-2(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程知说:使用攻下的方法就会使表邪向内陷入,体表不发热但体内出现轻微发热。那些脉象消失而且四肢厥冷的人,那么寒气在体内很深,只有肚脐部位有一点温热。
太阳病,有表症没有解除,不可以使用攻下的方法,使用攻下的方法是错误的。
【注释】这是再次提出,用来反复告诫。
【集注】程应旄说:没有解除和完全不解稍微有些不同,虽然有攻下的趋势,仍然需要等待。
病人想要呕吐的,不可以使用攻下的方法。呕吐很多,即使有阳明病的症状,也不可以使用攻下的方法。
【注释】想要呕吐的人,邪气在膈上,是可以使用催吐方法的症状。呕吐很多的人,邪气在少阳,是可以使用和解方法的症状。即使有例证,告诫人们不可以先使用攻下的方法。
疾病中阳热多的人会发热,使用攻下的方法就会导致大便硬结。
【注释】阳病里热多的人,适合使用攻下的方法;表热多的人,适合使用发汗的方法。如果表里热都多,应当表里双解。如果只使用攻下的方法,表证没有解除就会导致里虚,表热向内陷入,因而导致大便硬结。
【集注】张璐说:阳热证多,即使有阳明病的症状出现,也属于经证,不可以使用攻下的方法。不应该攻下而误攻下,那么阳邪就会乘虚向内陷入,不形成结胸,就会形成痞硬。
程应旄说:阳病,说的是表里热都很多,使用攻下的方法就会使胃中的水液枯竭。这里的大便硬结,不是转属阳明病的大便硬结。
没有阳气,阴气强盛,大便硬结的人,使用攻下的方法必然会出现下利清谷,腹部胀满的症状。
【注释】阳气亡失,阴气旺盛,大便干燥但没有热象,即使大便硬结,这也是不大便但没有痛苦的硬结,使用攻下的方法就会使中焦寒邪更加旺盛,所以必然会下利清谷,腹部胀满。
【集注】成无己说:没有阳气,是津液亡失。阴气多,是寒邪多。大便硬结,就是阴结。使用攻下的方法会使胃虚,阴寒在体内更加严重,所以会下利清谷,腹部胀满。
方有执说:阴,指的是寒邪。强,就如同说多。下利清谷,是阴寒不能运化。腹部胀满,是阴寒凝滞在体内导致的胀满。
伤寒病发热,头痛,微微出汗,使用发汗的方法就会导致病人不认识人;使用熏蒸的方法就会导致气喘,小便不通,心腹胀满;使用攻下的方法就会导致气短,小便困难,头痛,背部拘强;使用温针的方法就会导致鼻出血。
【注释】伤寒病发热,头痛,背部拘强,微微出汗,如果不恶寒,不是温病就是邪气传到阳明。如果误发汗,不形成风温,体表热得像火烧一样,必然会形成阳明病,热邪严重,神昏不认识人。用火熏蒸、温针的方法来强迫发汗,火气进入体内,壅塞在胸中就会气喘,壅塞在腹部就会胀满。火伤了卫分的津液,就会小便不通,火伤了营分的血脉,就必然会鼻出血。如果使用攻下的方法,就会使中气受伤,所以会气短;津液受伤,所以会小便困难。
【集注】程应旄说:这个症状接近温病,有热无寒,发汗、攻下、温针,都在禁忌之列。
下利而且脉象大的人,是里虚,是因为强行使用攻下的方法导致的。假如脉象浮革,因而出现肠鸣的症状,属于当归四逆汤证。
【注释】下利而且脉象大,是里虚,是因为不应该攻下而强行攻下导致的。假如脉象浮大,按之空虚,表急里虚,因而出现肠鸣的症状,属于当归四逆汤证,用当归四逆汤调和表证而且温暖里证。
【集注】成无己说:浮脉表示虚,革脉表示寒,寒虚相互搏结,就会肠鸣,使用当归四逆汤。
不想错过《【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