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删补名医方论2-1

删补名医方论2-1(1/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柴葛解肌汤

主治三阳合病,症状表现为头痛发热,心烦难以入眠,咽喉干燥,耳朵失聪,恶寒(怕冷)且无汗,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病症同时出现。\比/奇\中/闻¨网` `冕.沸?岳?黩!

药物组成:石膏、柴胡、羌活、白芷、黄芩、芍药、桔梗、甘草、葛根 。

加入生姜、大枣,加水煎煮后服用。

【注释】陶华创制这个方剂来替代葛根汤。却不知葛根汤只是治疗太阳经与阳明经病症的药物,而这个方剂以柴胡为君药,那就又可治疗少阳经病症;将其用于太阳、阳明合病,并不合适。若用它来治疗三阳合病,且表里邪气较轻的,没有不见效的。仲景在治疗三阳合病时,用白虎汤主治,是因为热邪极为亢盛。说发汗会导致谵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遗尿,攻下会导致额头出汗、四肢厥冷,这正是告知人们只适宜采用和解之法,不可轻易使用发汗、攻下之法。这个方剂中,葛根、白芷可解除阳明经的主要病邪。羌活能解除太阳经未尽之邪。柴胡可解除少阳经刚刚侵入之邪。佐以石膏、黄芩治疗各经之热,且主要用意在于清泻阳明经热。佐以芍药收敛诸多发散药物,使其不至于发汗太过。桔梗引领诸药上行至三阳经。甘草调和诸药,通调表里。应用于三阳经病症,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药物,没有不能治愈的。如果口渴引饮,加倍使用石膏,加入栝楼根,以清热生津。如果恶寒严重且无汗,减少石膏、黄芩的用量,加入麻黄,春夏时节可加重麻黄用量,以发散太阳经寒邪。如果有汗,加入桂枝,以解除太阳经风邪,这样使用都没有问题。

升麻葛根汤

主治阳明经表有热邪且伴有下利的病症,同时也可用于治疗痘疹初发。

药物组成:升麻、葛根、芍药、甘草(炙制) 。

以上四味药,加水煎煮后服用。

【集注】柯琴说:这是针对阳明经初病,具有解表和里功效的方剂,既可以用来发散表热,也可以用来治疗里虚,一个方剂而兼具两方面的长处。身体发热、自汗出,不恶寒反而恶热,这是阳明经的本证。·比?奇¢中\文.徃/ ^勉¨沸¢跃/黩,仲景未曾设立专门治疗阳明经表证的方剂,看到阳明病初起,汗出较多且恶寒的,就用桂枝汤;没有汗且恶寒的,就用葛根汤。症状与太阳经证相同却称为阳明经病,是因为阳明经的表病是从太阳经传变而来,所以治法仍与太阳经证相同。这个方剂治疗阳明经自身发病,不用麻黄、桂枝,是担心发汗太过而耗亡津液,反而导致胃中干燥。用升麻、葛根升发胃脘的阳气,来散发肌肉的表热;用芍药、甘草清泻脾经的火热,以解除胃腑的里热。有汗能使其发散,无汗能使其停止,功效与桂枝汤相同,但已远离了生姜、桂枝的辛热,而且不需要喝稀粥来助长阳气。胃实是阳明经的里证,仲景使用承气汤三方来治疗。然而阳明经初病时,常常有热邪转移到脾而出现下利的情况,正如《内经》所说“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下利正是胃热的征兆,所以太阳经与阳明经合病时,必然会出现下利,仲景用葛根汤来发散两阳经的表热,也就是用来治疗里热。这个方剂就是仿照此义,去掉生姜、桂枝的辛热,用升麻代替麻黄,就成为阳明经的解表方剂,而不是太阳经的解表方剂了。葛根禀性甘凉,可以发散表实,与升麻协同上升,能使清阳向上通达而浊阴下降。由此可知,芍药收敛脾阴,甘草缓和急迫、调和里气,下利自然就会停止;之所以治疗里证仍用解表药,是因为这是表实导致的下利,而不是里实所致。痘疹从里透发到表,从少阴经而出并在太阳经显现,初起时内外都有热邪,所以也适宜用凉散之剂。如果没有汗就加麻黄,有汗就加桂枝,口渴发热就加石膏,咽痛就加桔梗,头痛就合用芎芷散,头面肿就合用消毒饮,有少阳经病症就加柴胡、黄芩,火盛就加黄芩、黄连,凡是邪气在三阳经,按照这些原则加减用药,没有不有效的。

参苏饮

主治因感冒风寒而出现的头痛发热,怕冷咳嗽,鼻涕和痰液黏稠,胸膈部位满闷不舒,脉象虚弱且无汗等症状。

药物组成为人参(八分)、苏叶(八分)、干葛(八分)、前胡(八分)、陈皮(八分)、枳壳(八分)、茯苓(八分)、半夏(八分)、桔梗(五分)、木香(五分)、甘草(五分)、生姜(五片)、大枣(一枚) 。

以上药物加水煎煮,趁热服用以取汗。

【注释】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若侵犯太阳经则会传经,因为太阳经主司肌表,所以使用麻黄汤、桂枝汤,使营卫通过出汗而解表。\餿-艘?暁*税!枉! ′冕/肺_岳?黩.若侵犯太阴经则不传经,因为太阴经主司肺脏,所以使用这个方剂,在外可疏散皮毛之邪,在内可宣畅肺气。一般来说,邪气之所以能够侵犯人体,人体正气必定虚弱,所以以人参为君药来补益正气。皮毛与肺相合,肺受到风寒侵袭,皮毛会首先发病,所以会出现头痛无汗、发热怕冷等表症,以苏叶、葛根、前胡作为臣药来疏散表邪。肺一旦受到邪气侵犯,胸中就会化生浊气,所以用枳壳、桔梗、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来清除浊气,这样咳嗽、鼻涕痰液黏稠、胸膈满闷等症状就会消除。加入木香来宣畅各种里气。加入生姜、大枣来调和各种表气。如此表里之气调和,病症也就随之解除。以这个方剂去掉人参,加入川芎,把前胡换成柴胡,名为芎苏饮。用于治疗气实且有火的患者,头痛严重时也可使用。若有气喘咳嗽症状,加杏仁来降气,加桑白皮来泻肺。与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合用,名为茯苓补心汤,治疗气血两虚,以及刚生产之后,身体虚损而出现吐血,又感风寒而咳嗽的情况,最为适宜。

藿香正气散

主治外感四季不正常的时气,同时体内停积饮食,出现头痛、怕冷发热,或者霍乱导致的呕吐泄泻,又或者发作疟疾等病症。

药物组成:藿香、桔梗、紫苏、白芷、厚朴、大腹皮、半夏、茯苓、陈皮、甘草 。

以上十味药,加入生姜、大枣,加水煎煮后,趁热服用。

【集注】吴琨说:四季不正常的时气,从口鼻侵入人体,不在肌表而在体内,所以不用大量发汗的方法来解表,而是使用芳香利气之类的药物来调理体内气机。紫苏、白芷、陈皮、大腹皮、厚朴、桔梗,都是气味浓烈、行气作用较强的药物,因此能够纠正不正常的时气;茯苓、半夏、甘草则是甘平之药,是用来培养中焦脾胃之气的。如果病症属于太阳经病,那么与这个方剂毫无关系,伤寒病脉象沉且发热,以及原本元气虚弱的人,还有夹阴发热的患者都应当禁忌使用。另外,金不换正气散,就是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加上半夏、藿香,凡是受到山间瘴气侵袭,以及到远方不适应当地水土,出现吐泻下利的,都以它为主进行治疗。因为平胃散可以平复脾胃湿邪,消除瘴气,半夏的燥性可以醒脾,藿香的芳香可以开胃。之所以称为“正气”,是说它能够纠正不正常的时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