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四诊心法要诀1-7

四诊心法要诀1-7(2/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注释】自然规律是阳气在左边较为强盛,阴气在右边较为强盛。所以男子以左手脉象、女子以右手脉象出现脉大的情况为顺遂适宜。天的阳气在南方,阴气在北方,地的阳气在北方,阴气在南方,阳的运行规律常常有余,阴的运行规律常常不足。所以男子寸部脉象常常坚实,尺部脉象常常虚弱,女子寸部脉象常常虚弱,尺部脉象常常坚实。

还有三部的说法,即天部、地部、人部,每部又各分三种,合称为九候。部位包括额头、脸颊、耳前,寸口处歧骨、锐骨附近,以及下肢足三阴经经过之处,涉及肝、肾、脾、胃等脏腑。

【注释】这是遵循《内经》中三部九候的诊法,十二经脉中都有动脉可用于诊断。三部,指的是上部、中部、下部。称为天、地、人,是说上、中、下三部,分别有天、地、人这样的名称。每部各有三种,从而有了九候的名称,意思是三部之中每部都分天、地、人,三三得九,就合成了九候的名称。额头、脸颊、耳前,指的是两侧额头、两侧脸颊以及耳前。上部天,是指两侧额头的动脉,位于颔厌穴位附近,是足少阳经脉气血运行之处,用于诊察头角部位的情况。上部地,是指两侧脸颊的动脉,即地仓与人迎穴位附近,是足阳明经脉气血运行之处,用于诊察口齿部位的情况。上部人,是指耳前的动脉,即和髎穴位附近,是手少阳经脉气血运行之处,用于诊察耳目部位的情况。寸口歧锐,指的是寸口处歧骨与锐骨附近。中部天,是在手掌后方经渠穴位稍靠后的位置,也就是寸口的动脉,是手太阴经脉气血运行之处,用于诊察肺脏的情况。中部地,是在手大拇指与食指之间歧骨处、合谷的动脉,是手阳明经脉气血运行之处,用于诊察胸中的情况。中部人,是在手掌后方锐骨下方神门的动脉,是手少阴经脉气血运行之处,用于诊察心脏的情况。下足三阴,指的是五里、太溪、箕门穴位以及肝、肾、脾、胃相关部位。下部天,是在气冲穴下三寸处,五里的动脉,是足厥阴经脉气血运行之处,用于诊察肝脏的情况。下部地,是在内踝后足跟骨旁,太溪的动脉,是足少阴经脉气血运行之处,用于诊察肾脏的情况。下部人,是在鱼腹上方越过筋腱之间,箕门的动脉,是足太阴经脉气血运行之处,用于诊察脾胃的情况。

寸口脉搏跳动,正常情况下五十次为一个周期,符合经脉气血运行的规律。如果脉搏跳动次数不满五十次就出现一次停顿,说明某脏元气不足,病情凶险。若脉象再出现忽快忽慢,停顿后不能马上恢复正常跳动,那么短时间内就会死亡,一年之内,必定难以存活。

【注释】寸口动脉正常跳动五十一次,符合无病时的脉象规律。如果四十次跳动就出现一次停顿,说明一个脏气没有了,预示着四年后死亡。三十次跳动出现一次停顿,说明两个脏气没有了,预示着三年后死亡。二十次跳动出现一次停顿,说明三个脏气没有了,预示着两年后死亡。十次跳动出现一次停顿,说明四个脏气没有了,预示着一年后死亡。如果不满十次跳动就出现一次停顿,说明五脏之气都不足了。要是脉象还忽快忽慢,停顿后不能立即恢复跳动,那么可以预期会很快死亡,一年之内,肯定难以存活。

五脏各自有其主管的本脉特征,心脏的脉象为浮大而散,肺脏的脉象为浮涩而短,肝脏的脉象为沉弦而长,肾脏的脉象为沉滑而软,且都应从容和缓,脾脏的脉象在中部,表现为迟缓。

【注释】这里说的是五脏各自所主管的本脉,都应该不大不小,呈现从容和缓的状态,这样才是五脏没有疾病的脉象。

四季的正常脉象,应是和缓均匀的,春季脉象如琴弦般端直以长,夏季脉象洪大,秋季脉象浮毛,冬季脉象沉伏。

【注释】这里说的是四季各自都有相应可见的正常脉象,必须都是不急促、不缓慢,和缓均匀的,才是四季无病时的脉象。

脉象太过,表现为坚实强盛,这种病症多由外邪侵袭所致。脉象不及,呈现虚微之象,这种病症多由内在因素引发。

【注释】外在因素如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侵犯人体,脉象必然是洪大、紧数、弦长、滑实等太过的表现。内在因素如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损伤人体,脉象必然是虚微、细弱、短涩、濡芤等不及的表现。

因饮食不节、过度劳累而致病,诊察脉象应着重关注右手关部,脉象有力提示实证,脉象无力则考虑虚证。

【注释】凡是疾病既非因外邪六气,又非因内伤情志,就属于不内外因,即内伤饮食与劳累疲倦。饮食会损伤胃,劳倦会损伤脾,所以诊脉重点在右手关部。饮食损伤形体属于实症,所以右关脉有力;劳倦损伤正气属于虚证,所以右关脉无力。对于由三种病因引发的各种病症的脉象,无论脉象的阴阳属性,也不论其浮、沉、迟、数、滑、涩、大、小,只要有力都属于实证,无力都属于虚证。经典中说:各种阳脉按之不鼓荡,各种阴脉按之鼓荡明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凡是诊察疾病脉象,以清晨时段最为适宜,医生要保持内心虚静、宁谧安神,调匀呼吸并仔细审察脉象。

【注释】经典中说:通常在清晨,阴气尚未扰动,阳气尚未耗散,人还未进食,经脉气血尚未充盛,络脉气血调和均匀,气血尚未紊乱,此时才可以诊察出有异常的脉象。又说:诊脉有其原则,虚静最为重要。意思是医生要做到无思无虑,使内心虚静,让精神凝聚在手指之下。所谓调息细审,是指医生要调匀自己的气息,精细地审察脉象。

不想错过《【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