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伤寒心法要诀1-6

伤寒心法要诀1-6(1/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手足汗

手足不断出汗,若大便坚硬、小便通利,原本应当采用攻下之法。!t.i.a-n¢x+i*b`o¢o/k~.^c¢o′m.但若是寒邪侵袭人体,手足出汗且发凉,小便不利,此时若用攻下之法,就会导致形成固瘕,出现泄泻,粪便澄澈清冷的症状。

【注释】胃主宰四肢,是津液生成的关键所在。如今热邪聚集在胃中,蒸化胃里的津液,使其旁流到四肢,所以手足不断出汗,而且小便通利,这样一来胃中的津液必然会干涸,大便也必然坚硬,这种情况原本适合使用攻下之法。然而,如果寒邪侵袭人体,导致胃中阳气虚弱,脾不能正常约束津液,津液就会四处泛滥,就如同阴寒之气过盛,淫雨连绵不断,所以会出现手足出汗且发凉的情况。阳气虚弱,失去运化功能,寒邪在体内无法化解,因此小便不利。现在即便大便坚硬且手足出汗,但这与热邪外泄导致的情况不同,千万不能贸然攻下,若误用攻下之法,必然会发生病变,形成固瘕,出现泄泻不止,粪便澄澈清冷的症状。

潮热时热

午后定时发作一次的发热称为潮热,持续不停的发热且伴有汗出如热气蒸腾则不同。有时发热并伴有自汗,且无里证的情况,应在发热自汗发作前服用桂枝汤。

【注释】潮热,属于阳明腑证。阳明经气在申时(下午3 - 5点)、酉时(下午5 - 7点)旺盛,所以潮热在午后发作,就像潮水涨落一样准时,因此得名潮热,这是可以使用攻下之法的证候。持续不停的发热,热气透手,汗出连绵不断,称为蒸蒸发热,同样属于阳明里实之证,也是可以攻下的证候。有时发热且自汗,指的是发热的程度时轻时重,并且伴有自汗。这种情况类似潮热但发作次数不同,类似蒸蒸发热但会有休止。潮热和蒸蒸发热,必定同时伴有可攻下的里证表现。而时热时止的发热,必然不伴有可攻下的里证,所以说“无里证”。因为没有里证,发热又有汗出,可知是风邪一直留滞在表,所以用桂枝汤主治。但必须在发热汗出之前服用桂枝汤,原因是桂枝汤并非为所有时热自汗的情况而设,而是为时热自汗且有表证无里证的情况所设。这里重点在于无里证,并非说只要有时热自汗就都能服用桂枝汤。·墈?书,屋¢小.说-枉¢ +唔¢错/内?容\

谵语郑声

谵语属于实症,声音高亢有力,表现为胡言乱语且没有条理,频繁更换话题。郑声属于虚证,声音低微细小,特点是频繁重复某一句话,且声音含糊不清。谵语或郑声若与阳经病症同时出现,都属于热证;若与阴经病症同时出现,总归是寒证。阳经热证若没有可攻下的症状,应当采用清解之法;阴经寒证若没有可温阳的症状,应当采用清补之法来治愈。

【注释】言语由心所主宰。当人的心气实热,致使心神过于亢奋,就会表现为谵语。谵语既然属于实证,所以声音悠长且洪亮有力,说话毫无条理,不断杂乱地变换话题。而当心气虚热,导致心神不足时,就会出现郑声。郑声属于虚证,故而声音短促且细微,只是反复重复某一句话,并且声音呢喃含糊。这是因为心神有余时,能够随机变化,所以表现为杂乱无章地说话;而心神不足时,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所以只能重复某一个声音。大凡谵语、郑声与阳经的病症同时出现,都属于热证,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攻下之法;要是与阴经的病症同时出现,总归属于寒证,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温阳之法。倘若虽然与阳经病症同时出现,但却没有适合攻下的症状,就不能使用攻下之法,应当采用清解的治法;要是与阴经病症同时出现,却没有适合温阳的症状,就不能使用温阳之法,应当采用清补之法来使病症痊愈。

渴症

发汗、催吐、攻下这三种治法会损伤津液,导致胃中干燥,阳气侵袭三阴经时,也会因热邪伤津出现口渴。口渴想喝水时,应少量给予,以免水液停留引发其他病症。太阳经口渴,若小便不利,宜用五苓散;阳明经口渴,表现为频繁饮水,宜用白虎汤;少阳经出现寒热往来等症状,伴有心烦口渴时,用小柴胡汤,去掉半夏,添加天花粉。

【注释】口渴的病症,大多是因为发汗、催吐、攻下这三种治法损伤了人体的津液,使得胃中干燥,所以会想要喝水。阳邪侵犯三阴经时,太阴经会出现咽喉干燥,少阴经会出现口燥,厥阴经会出现消渴。三阴经出现的口渴,也是因为阳邪损伤津液所致,所以说口渴的原因同理。三阴经口渴的治法,在三阴经相关内容中有详细阐述。-咸_鱼+看-书^罔` \耕-歆?罪\哙`凡是口渴想要喝水的,应当少量给予,以滋润干燥的胃,胃功能恢复正常,口渴就会痊愈。如果随意大量饮水,不仅口渴不会缓解,还会导致水液停留引发疾病。太阳经导致的口渴使用五苓散,是因为水液停留在下焦,出现小便不利的症状。阳明经导致的口渴使用白虎汤,是因为胃中有热,所以会不停地饮水。少阳经已经出现寒热往来等症状,伴有心烦口渴时,使用小柴胡汤来和解少阳,去掉半夏以避免燥性,添加天花粉来滋生津液。

舌苔

从舌头可察知身体状况,正常时舌心及舌体应润泽且呈红色。若舌色比正常红得更深,呈赤色,说明体内有热,但程度较轻;若舌体外边红而里边发紫,表明热邪较为严重。舌苔滑润色白,可能是体表受寒,若此时还有邪气传变迹象,可能病在少阳经。见到沉、迟、细、紧这类脉象,往往意味着脏腑有寒邪凝结。舌苔干燥且薄,通常表示人体的气和津液都已亏虚。舌苔呈黄黑色但仍润泽,说明里热程度尚浅;若舌苔变得焦干,甚至有芒刺、干裂,显然里热已深。要是舌面黑而滑润,又同时出现三阴经的症状,这如同水克火,病情极为凶险,生存希望渺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