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心法要诀2-4(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双解散完素解利初法
双解散是防风通圣散与六一散合方,可应对四季的温热病以及典型伤寒。?k!a^n+s!h`u~d·i/.·c¢o?m′用药时,以一两左右为一剂,加入葱、姜、淡豆豉煎服,促使汗出与通便并行,以解表里之邪。身体强壮者,剂量加倍至一两半;身体虚弱者,剂量减半为五钱。若初次服药后汗少不解,是表实证,需加倍麻黄用量以发汗;若因大便坚硬不解,是里实证,应加倍芒硝、大黄用量以通下。
【注释】之所以称为双解散,是因为它能够发表邪、攻里实,是防风通圣散和六一散两个方剂的合剂。刘河间创制此方剂,用以解除四季的冬温、春温、夏热、秋热以及正常时令的伤寒病症。凡是邪气在三阳经,出现表里都不能解除的情况,就以一两左右为一剂,加入葱、姜、淡豆豉煎煮后服用,等待汗出与大便通下同时出现,表里之邪就能解除。形体壮实、正气强盛的人,以一两半为一剂;形体弱小、正气不足的人,以五钱为一剂。如果初次服药因为出汗少而病症没有解除,这就是表实,要加倍增加麻黄来发汗。如果因为大便坚硬而病症没有解除,这就是里实,要加倍增加芒硝、大黄来通下。连续服用二三剂,必定能使汗出、大便通利从而病症解除。现在的人不了解它的奇妙之处,认为刘河间用药过于寒凉,而且张仲景论治伤寒一开始并无攻下之法,就弃而不用,实在太可惜了。他们不知道这个方法神奇快捷,往往能应手取效,从来不会出现寒邪伤中导致痞结的变症,即便有一两例不能解除病症的,要么是没有完全发挥该方法的优势,要么就是病情已经传至阳明经,所以没有解除。防风通圣散的详细内容在后面。
河间解利后法
用了双解散后,出汗和通便都实现了,可病症依旧没好。这是因为发汗不透彻,或者病邪已经传入其他经络,治疗没能及时跟上。如果体表症状解除了,但体内有轻微发热、口渴烦躁的情况,就用桂苓甘露饮。要是体内热邪很严重,高热、烦躁、极度口渴,就得用白虎汤搭配黄连解毒汤。要是体表症状没好,病又传到阳明经,身体发热还烦躁,就用柴葛解肌汤。要是表实证,不出汗,高热烦躁,就用三黄石膏汤清表里的热。如果体内有热,小便发红、排尿不畅,就用凉膈散配上天水散清热利尿。要是肠胃积热,有潮热、大便不通,有轻微体表症状,就用大柴胡汤攻下;没有体表症状,就用三承气汤攻下。
【注释】服用双解散后,汗出与大便通利已然达成,但病症依旧未愈,这都是由于发汗不够透彻,或者病邪已经传至其他经络,而治疗措施未能及时跟上。-狐?恋¢蚊-穴+ ,免\费*岳*渎-若表证已经解除,然而体内出现轻微发热、烦躁口渴的症状,此时宜使用桂苓甘露饮,以调和太阳经所对应的里证。要是体内热邪极其强盛,呈现出高热、极度烦躁、极度口渴的症状,就需要运用白虎汤与黄连解毒汤,来清除阳明经所对应的里热。若表证尚未解除,同时病邪又传至阳明经,导致身体发热且烦躁,此时应使用柴葛解肌汤,以解除太阳经与阳明经的邪气。若表证属实且无汗,同时伴有高热与烦躁的症状,就采用三黄石膏汤来清解表里之热。若体内有热,且出现小便色赤、排尿涩痛的症状,便使用凉膈散与天水散来清热利尿。若肠胃结实,出现潮热且大便不通的情况,若伴有轻微表证,就用大柴胡汤攻下;若没有表证,则用三承气汤攻下。桂苓甘露饮、白虎汤、大柴胡汤、三承气汤,在《伤寒要诀》中已有详尽阐述。六一散、凉膈散,在《杂病要诀》里有详细说明。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用于治疗风热之邪,此邪郁积在三焦,无论是表还是里都受影响。当气血不能正常宣通,经络因而壅滞时,(方剂组成如下):有栀子、连翘、黄芩、薄荷、甘草、当归、川芎,还有芒硝、大黄、芍药、白术、石膏、滑石,以及麻黄、桔梗,再加上防风、荆芥。如果要减轻攻下之力就减少芒硝、大黄的用量;若有呕吐症状就加入生姜、半夏;如果有自汗的情况就去掉麻黄,增加桂枝。
【注释】这个方剂可治疗一切因风火之邪,郁积在三焦、表里经络之间,致使气血无法宣通的病症。刚开始感染时出现发热、头痛,或是肌肤出疹,病邪传经,出现斑黄、抽搐,心烦口渴、难以入眠,大便秘结、小便短涩等情况,都可以服用它,其功效十分奇特,使用之后自然能知晓它的奇妙之处。
柴葛解肌汤
在四季之中,如果病症表现为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同时发病,可选用柴葛解肌汤,其药物组成为柴胡、葛根、羌活,还有白芷、桔梗、黄芩、石膏、芍药、甘草。若患者有腹泻症状,可减少石膏的用量;若出现呕吐症状,则添加半夏和生姜。
【注释】这个方剂是陶华所创制,用来替代葛根汤。但凡在四季里,出现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合病且症状较轻的情况,都适宜用这个方剂,并根据具体症状进行药物的加减来治疗。这里所说的加减,指的是如果没有太阳经病症,就减去羌活;若没有少阳经病症,就减去柴胡。该方具体药物就是柴胡、葛根、羌活、白芷、桔梗、赤芍、石膏、黄芩、甘草。出现腹泻时减少石膏用量,是为避免加重里虚;呕吐时添加半夏、生姜,是为降逆止呕,缓解里气上逆。`s·h`u*w-u-k+a*n¢.`c?o?m!
黄连解毒汤、栀子金花汤、三黄石膏汤
阳毒之症若热邪极为亢盛,会出现疹子、斑疹、呕吐,伴有心烦口渴、呻吟不止,甚至胡言乱语、发狂等症状。若经过攻下治疗后,大便变软,但发热症状仍未消退,此时宜用连芩栀柏解毒汤,若体内邪实且大便坚硬,应当采用攻下之法的,就用栀子金花汤,即在上述方剂基础上加用大黄。若表证属实且无汗,应当发汗解表的,宜在方中加石膏、麻黄、淡豆豉、葱白,此为三黄石膏汤。若患者有腹泻症状,就去掉石膏,加入葛根,这样做是为避免加重里气虚弱。
【注释】阳毒热极出现上述种种病症,有的在攻下后大便变软,然而高热依旧,这种情况适合用黄连解毒汤,其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构成。要是里实且大便坚硬,适合攻下的,就添加大黄,方剂名为栀子金花汤。若表实无汗,需要发汗的,就添加石膏、麻黄、淡豆豉、葱白,名为三黄石膏汤。有腹泻症状的,减去石膏,添加葛根,目的是防止里气虚弱。
消毒犀角饮
消毒犀角饮用于治疗体表出现疹子、斑疹的病症,此时毒邪壅滞在咽喉,导致咽喉肿痛,吞咽困难。该方由犀角、牛蒡子、荆芥、防风、甘草组成。若体内热邪强盛,可加用薄荷、连翘、黄芩、黄连。
【注释】消毒犀角饮,是在消毒饮(由防风、荆芥、牛蒡子、甘草组成)的基础上,添加犀角而成。当热邪较盛时,再加入连翘、薄荷、黄芩、黄连。
消斑青黛饮
消斑青黛饮用于消解斑疹之毒,其药物组成有人参白虎汤(人参、石膏、知母、甘草),再加上柴胡、犀角、栀子、生地黄、玄参、黄连、青黛。若体内热邪炽盛且大便干结坚实,可减去人参,加入大黄,同时用苦酒(醋)与水一同煎药。
【注释】消斑青黛饮中的“参虎”指人参白虎汤。全方由青黛、人参、石膏、知母、甘草、柴胡、犀角、栀子、生地黄、玄参、黄连组成,使用苦酒和水来煎煮。如果热邪很严重且大便干结坚实,减去人参,增加大黄即可。
普济消毒饮
普济大头天行病,无里邪热客高巅,芩连薄翘柴升桔,蚕草陈勃蒡蓝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