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心法要诀-嗣育门(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双胎品胎
古人认为怀上双胞胎,是因为精气旺盛。′卡¢卡·小,税/王? ~免-肺·阅?犊!还有些情况,胎儿既不像正常男孩也不像正常女孩,甚至出现男女兼具的形态。这是阴阳变化异常,杂乱之气强盛导致的,虽然确有其事,但其中的道理却难以说清。
【注释】古人觉得双胞胎的形成,是由于人体精气充足有余,精气发生分歧并分开,而血液也随之分开并将其收摄住,所以形成双胞胎。如果双胞胎都是男孩,那可能是在阳刚之日的阳时受孕;如果双胞胎都是女孩,或许是在阴柔之日的阴时受孕;要是双胞胎一男一女,那有可能是在阳刚之日的阴时,或者阴柔之日的阳时受孕。除此之外,有的胎儿既不能成为正常男性,也不能成为正常女性,男性不能行使父亲的生育功能,女性不能行使母亲的生育功能,以及出现男女形态兼具的情况,这些都是阴阳变化偏离常规,受到杂乱之气的影响。虽然现实中有这类事情发生,但从常理角度却难以解释,也没办法进行详细考证。
脉见有子
少阴脉跳动极为明显,就可知是有孕之象。凭借尺部的阴脉有力地搏动,寸部阳脉不如此搏动且与尺部脉象有别来判断。如果只是搏动但不滑利,这预示着怀孕三个月;若搏动且滑利,则预示着怀孕五个月。
【注释】少阴肾脉跳动特别剧烈,这是怀孕的脉象。应当依据两尺部位的阴脉,指下感觉有力地搏动,而两寸部位的阳脉,指下感觉不像两尺那样搏动,且与两尺脉象有所区别,这样就可确定无疑是怀孕的脉象。如果只是脉象搏动却不滑利,这主要表示怀孕三个月;若脉象搏动同时又滑利,主要表示怀孕五个月。
胎男女辫
孕妇腹部上小下大,形状像簸箕,多怀女孩;腹部中间端正、圆且高,形状像锅,多怀男孩。孕妇右手脉象快为女孩,左手脉象快为男孩。这是因为胎儿之气受阴阳影响,聚于阴则右边旺盛主生女孩,聚于阳则左边旺盛主生男孩。
【注释】孕妇腹部呈现上小下大,类似簸箕的形状,这是因为女胎在腹中面向母亲腹部,其足膝会顶抵母亲腹部,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形状。腹部中间位置端正,形状圆润且高,如同锅的形状,这是由于男胎在腹中面向母亲背部,其背脊顶抵母亲腹部,故而呈现此形状。右手在阴阳属性中属阴,若孕妇右手脉象跳动较快,预示怀的是女孩;左手属阳,若左手脉象跳动较快,则预示怀的是男孩。.求¨书^帮\ \庚*歆.最,筷^这是因为胎儿所受的气,如果凝聚于阴,那么孕妇右侧气血旺盛,便主生女孩;若凝聚于阳,孕妇左侧气血旺盛,就主生男孩。
辨别孕病
当难以区分女性是怀孕还是患病时,就需要诊察乳房。怀孕五个月之后,乳房会增大。如何知道孕妇和胎儿都平安呢?即便孕妇身体有病症,但脉象平和,就说明母子都吉利。
【注释】女性月经不来,无法分辨究竟是怀孕还是患病的情况,在五个月之后,可以通过观察孕妇乳房来判断。要是乳房增大且有乳汁,那就是怀孕;要是乳房没有增大且没有乳汁,那就是患病。一般来说,孕妇患病,其中风险可以想见,又怎么知道孕妇和胎儿都安好呢?只要诊察其脉象平和,那么即便身体有病症,也可知孕妇和胎儿都平安,无需忧虑。
分经养胎
按照不同经脉来养胎的说法不足以采信,那种认为某些经脉无所专养的理论也荒诞无稽。在胎儿形体刚开始形成还未分化时,各种要素其实都已具备,随着阴阳变化的规律逐渐分化成形。
【注释】巢元方说:怀孕第一个月胎儿叫胚胎,由足厥阴脉滋养;第二个月叫始膏,由足少阳脉滋养;第三个月叫始胎,由手心主脉滋养,此时血液运行状态改变,胎儿开始有形体变化;第四个月开始接受水精从而形成血脉,由手少阳脉滋养;第五个月开始接受火精从而形成气,由足太阴脉滋养;第六个月开始接受金精从而形成筋,由足阳明脉滋养;第七个月开始接受木精从而形成骨,由手太阴脉滋养;第八个月开始接受土精从而形成皮肤,由手阳明脉滋养;第九个月开始接受石精从而形成毛发,由足少阴脉滋养;到第十个月,五脏六腑、关节和相关精神气血等都已完备。
还有人推导巢元方的养胎说法,认为四季时令必定始于春季,所以一、二月间,对应的是足厥阴、少阳,属木;三、四月间,对应的是手厥阴、少阳,属火;五、六月间,对应的是足太阴、阳明,属土;七、八月间,对应的是手太阴、阳明,属金;九、十月间,对应的是足少阴、太阳,属水。只有手少阴、太阳这两条经脉,没有专门负责滋养胎儿的阶段,因为心为君主之官,处于无为的状态。这种说法更是毫无根据。男女交合后,精血汇聚形成胚胎,这是胎儿形体开始的时候,虽然还没有分化出身体各部位和脏腑,但其中蕴含的道理是一应俱全的。就如同太极处于混沌状态,却包罗万象,阴阳二气相互交融,逐渐变化生长,胎儿和母体各自分化成形,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就像草木成熟后,外壳脱落、果实掉落一样。\珊!叶+屋^ ,庚_新/最\筷+
受孕分房静养
受孕之后应分房居住,保持安静修养,谨慎注意饮食滋味以让脾胃安稳,调节自身情绪,防止惊恐,谨慎安排日常生活,避开风寒。
【注释】女性受孕以后,夫妻应分房而居,安静地调养身体,因为担心房事会扰动相火,从而导致胎儿产生胎毒。要谨慎地避免食用过于繁杂或刺激性的食物,使脾胃能够协调和顺。这样一来,母体的气血就容易生成,胎儿也必然能顺利发育成形。在内心方面,要调节好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在外界环境上,要躲避风寒。日常起居要平稳顺遂,不要搬举重物、过度用力,也不要过于安逸而贪睡,更不要攀登高处、涉足险境。如此,母亲不会生病,胎儿也能平安。
定胎母子二法
安胎的方法有两种,必须详细区分是母亲患病还是胎儿患病。若是母亲患病导致胎动不安,只需治疗母亲的病症;若是胎儿的问题致使母亲生病,就要仔细审视胎儿致病的原因。
【注释】安胎的方法存在两种,对于母亲患病引发的状况和胎儿自身问题引发的状况,应当详细分辨后再进行治疗。大凡因为母亲身体患病从而使得胎儿出现胎动不安的情况,只需对母亲的病症进行医治,母亲身体恢复安康,胎儿自然也就安稳了;要是因为胎儿出现某些状况,进而引发母亲生病,此时就应当着重安胎,胎儿安稳后,母亲的病症自然就会痊愈。
胎前用药三禁
孕期调理以清热养血为主,同时兼顾调理脾胃、疏通气机。有三项禁忌,即忌发汗、攻下、利小便,具体要依据病症的虚实、寒热情况来判断。
【注释】朱丹溪说:孕期应当以清热养血作为主要原则,这是担心损伤阴血。调理脾胃能使脾胃功能强健,这样气血就容易生成;疏通气机能使气机顺畅,那么气血就能调和。通过调理脾胃、疏通气机,并兼顾清热养血,胎儿自然就会安稳。所谓三项禁忌,指的是发汗、攻下、利小便,这是因为过度发汗会导致阳气耗散、损伤正气,过度攻下会导致阴液流失、损伤血液,利小便会损伤津液。然而,还应当根据具体病症详细审视其表里、虚实、寒热情况,来实施治疗,用药不可过于峻猛。
安胎审宜调治
身形消瘦的孕妇不宜用过热的药物,体态丰腴的孕妇补气时要防止引发痰湿。黄芩和白术是安胎的关键药物,还可搭配其他药物灵活增减。火热旺盛时要加大黄芩用量,痰湿严重时要增加白术用量;血虚的孕妇用四物汤,气虚的孕妇用四君子汤;若胎儿不稳,加杜仲、续断、阿胶、艾叶;气盛的孕妇加紫苏、大腹皮、枳壳、砂仁、陈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