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门--(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惊风总括
心主宰惊,肝主宰风,当心热与肝风并作时,就会引发急惊风。\卡,卡-小¨税′罔+ `已^发_布?罪′薪`漳!截-若小儿平素体质虚弱,因治疗急惊风用药过猛,就可能转变为慢惊风。还有在吐泻之后引发的,则称为慢脾风。急惊风属于阳证,有实症的表现;慢脾风属于阴证,有虚证的特征。慢惊风属于半阴半阳之症,对于其中的虚实寒证,必须详细辨明。
【注释】心藏神明,所以心病主要表现为惊;肝属木,所以肝病主要表现为风。但凡小儿心热且肝阳过盛,一旦受到惊吓、感受风邪,那么风火相互交搏,必然会发作急惊风之症。如果小儿平素禀赋不足,或者因治疗急惊风用药过于峻猛,突然损伤元气,常常会导致病情转变为慢惊风之症。另外还有因为长时间的吐泻,致使中气严重虚弱,脾土衰弱,肝木乘虚而内生惊风,这种情况被称为慢脾风。这三种病症的致病原因各不相同,所以所表现出的症状也不一样。急惊风属阳证,必然会有阳热过盛等实证的表现;慢脾风属阴证,必然会有阴冷不足等虚证的特征。至于慢惊风刚开始发作的时候,阴阳还没有过度损耗,或者是由急惊风传变而来,其中常常伴有夹痰、夹热等症状,所以属于半阴半阳之症,不像慢脾风是纯粹的阴证疾病。
治疗时必须详细分辨虚实寒热,以此进行治疗,这样才不致出现失误。
惊风八候
惊风有八候,分别是搐、搦、掣、颤、反、引、窜、视。肘臂的伸缩动作叫做搐,十指的一开一合呈现出搦的状态。如同相互扑击的态势称为掣,头和肢体像摇铃般晃动就是颤。身体向后仰,头部向后的情况为反张,两手做出类似开弓的动作是引。眼睛直视,常似发怒的样子称作窜,眼睛盯着物体目不转睛就是视。对于这些症状,从内外、左右来区分顺逆,急惊风与慢惊风在这方面的判断都相同。
【注释】八候指的就是搐、搦、掣、颤、反、引、窜、视。搐指的是肘臂的伸缩;搦是说十指的开合;掣形容肩头相互扑动;颤表示手足像摇铃一样晃动;反是指身体向后仰;引是两手如同开弓;窜即眼睛直视且似发怒;视则是眼珠露出且转动不灵活。关于搐,以男左手、女右手,男孩大指在外,女孩大指在内为顺,反之则为逆。这些症状在急惊风、慢惊风都会出现,无论虚实并无差异,医者务必牢记。
通关急救法
惊风出现抽搐且神志昏迷,是因为痰液壅塞、气机阻滞在心胸部位。此时应赶紧用通关散吹入鼻中,若没有喷嚏反应则病情凶险,有喷嚏则可存活。
【注释】惊风抽搐时,必然会有神志昏迷的情况,这都是由于痰液壅塞、气机阻滞,郁结在胸中所导致的。应立即使用通关散吹入小儿鼻内,如果没有喷嚏反应,往往难以救治;若有喷嚏,需仔细分辨其病症属于表症、里症,还是虚症、实症,然后根据具体症状进行治疗。
通关散
半夏(生用)、皂角、细辛、薄荷(各药用量相等)
将以上药物共同研磨成细末,用细笔管取少许吹入鼻内。
急惊风
急惊风有的是因眼睛看到异物、耳朵听到异声,致使心神受扰、气机紊乱而发作;有的是由于心肝火盛,又被外界风寒郁闭,气血不得宣通而引发;还有因痰热过盛引动内风所致。!零·点?墈¨书` -吾¢错+内¢容`发作时多表现为突然壮热、烦躁急促,面红嘴唇红,痰涎壅塞、呼吸急促,牙关紧闭,大小便不通,脉象洪数。对于急惊风,因异物致惊的,用清热镇惊、安神镇惊之法,可选用镇惊相关方剂及至宝丹;痰盛的用牛黄丸攻痰;热极的用凉膈散清热。病情较轻的,采用平和治法,风热的用羌活散,肝热的用泻青丸,痰热并见的用清热化痰汤,心经有热的用导赤散和凉惊丸。
【注释】急惊风这一病症,有的是因为眼睛接触异物、耳朵听到奇怪声响,导致神气耗散、气机紊乱而发生;有的是由于心肝火旺盛,外部被风寒郁闭,气血不能通畅运行而产生;有的是因为痰热极其强盛从而引动内风。此病症大多突然发作,出现壮热、烦躁急促,面红嘴唇红,痰壅塞、气急促,牙关紧闭,大小便不通畅。牙关紧闭,就是牙齿紧紧咬合不能张开。大小便不通畅,指大便干结、小便涩滞难排。脉象洪数,意味着体内有阳热之象。因接触异物导致惊吓引发急惊风的,用清热镇惊汤、安神镇惊丸来治疗。火邪郁闭引发肝风的,用至宝丹治疗。痰邪强盛导致惊风的,用牛黄丸攻下痰邪。热邪极盛引发肝风的,用凉膈散清热解邪。
病情不太严重的,就采用平和的治疗方法。属于风热的,用羌活散治疗;属于肝热的,用泻青丸治疗;痰邪与热邪并存的,用清热化痰汤治疗;心经有热的,用导赤散、凉惊丸治疗。临床医生必须仔细审辨后选用合适方剂。
清热镇惊汤
柴胡 薄荷 麦冬(去心) 栀子 川黄连 龙胆草 茯神 钓藤钩 甘草(生) 木通
添加灯心草和竹叶作为药引,调和朱砂粉末后服用。
(方歌)清热镇惊治外惊,柴胡薄荷麦门冬,栀子黄连龙胆草,茯神钩藤草木通。
安神镇惊丸
天竺黄 茯神(各五钱) 胆星 枣仁(炒) 麦冬(去心) 赤芍 当归(各三钱) 薄荷叶 黄连 辰砂 牛黄 栀子 木通 龙骨(各三钱。煅) 青黛(一钱)
将以上药物研磨成极细的粉末,用炼制的蜂蜜制成如绿豆般大小的药丸,再以赤金箔包裹作为药丸的外层,依据患儿年龄大小确定服用剂量,用淡姜汤化开后送服。
至宝丹
麻黄 防风 荆芥 薄荷 当归 赤芍 大黄 芒硝 川芎 黄芩 桔梗 连翘(去心) 白术(土炒) 栀子 石膏(煅) 甘草(生) 滑石 全蝎(去毒) 细辛 天麻 白附子 羌活 僵蚕(炒) 川连 独活 黄柏(各等分)
将上述所有药物一起研磨成细粉末,用炼蜜制成药丸,每丸重量为五分,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决定用药量,用姜汤化开后让患儿服下。
牛黄丸
黑牵牛 白牵牛(各七钱半) 胆星 枳实(麸炒) 半夏(各五钱。姜制) 牙皂(二钱,去皮弦) 大黄(一两半)
把上述药物研磨成极其细腻的粉末,用炼制的白蜜制成重五分的药丸,依据患儿年龄大小确定服用剂量,用姜汤化开后让患儿服下。+我!地?书+城. !埂*芯?蕞,哙′
凉膈散
黄芩 大黄 连翘(去心) 芒硝 甘草(生) 栀子 薄荷
以竹叶为药引,加入生蜜后煎煮服用。如果患者没有出汗的症状,药方中再加防风、羌活两味药。
(方歌)凉膈散治膈热盛,栀翘芩薄芒硝黄,便秘硝黄加倍用,无汗更加羌活防。
羌活散
羌活 防风 川芎 薄荷 天麻 僵蚕(炒) 甘草(生) 川黄连 柴胡 前胡 枳壳(麸炒) 桔梗
以生姜作为药引,加入适量水煎熬后服用。
(方歌)羌活散风兼清热,羌防川芎薄荷叶,天麻僵蚕草黄连,柴胡前胡枳壳桔。
泻青丸
龙胆草(焙) 栀子 大黄(煨) 羌活 防风(各一钱) 川芎(钱半)
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用炼蜜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药丸,用竹叶、薄荷煎成的汤送服。
清热化痰汤
橘红 麦冬(去心) 半夏(姜制) 赤苓 黄芩 竹茹 甘草(生) 川连 枳壳(麸炒) 桔梗 胆星
以生姜和灯心草作为药引,加入适量的水,煎熬后服用。
(方歌)清热化痰有橘红,麦冬半夏赤茯苓,黄芩竹茹生甘草,川连枳桔胆南星。
泻心导赤清(方剂可查看“木舌”相关内容)
凉惊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