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疟疾门--

--疟疾门--(2/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食疟会出现怕冷发热,腹部胀满膨大,面色发黄,厌恶食物,胸中烦闷不通畅的症状。病情轻的,必须使用柴平汤;如果大便坚硬,就用加味大柴胡汤来攻克病症。

【注释】所谓食疟,是因为饮食问题而患上疟疾。由于小儿饮食没有节制,又感受了风邪和暑气,从而导致怕冷与发热交替发作,胸部与腹部胀满,堵塞烦闷不畅通,面色发黄,厌恶进食。只是饮食积滞有轻有重,必须加以区分。病情轻的,适宜用柴平汤来治疗;病情重的,适宜用大柴胡汤加上槟榔、草果来治疗。治疗的人如果真能根据病症进行调理,那么积聚的停滞物清除了,疟疾也就会逐渐减退了。

柴平汤

陈皮 半夏(姜制) 苍术(米泔水浸,炒) 厚朴(姜炒) 黄芩 柴胡 甘草 人参

以生姜和大枣作为药引,与其他药材一同放入水中煎煮,然后服用煎好的药汤。

(方歌)柴平汤治伤食疟,陈半苍术同厚朴,黄芩柴胡草人参,姜枣作引为良药。

大柴胡汤(方剂见“伤寒”相关内容)。

疟痰疟饮

患疟疾且体内有痰饮的小儿,大多会出现呕吐气逆的症状,面色发黄、眼睛浮肿,胸膈部位胀满。如果痰邪旺盛,就用清脾饮加橘红、半夏;如果水饮旺盛,就加苍术,并把茯苓的用量加倍。

【注释】小儿平素体内就有痰饮,又因为外界邪气在脾胃处凝结,所以会出现呕吐气逆。如果疟疾在经过发汗或泻下治疗之后,表证和里证都不明显,适宜用清脾饮来调和。痰邪旺盛的,在清脾饮原方基础上加橘红,并将半夏的用量加倍;水饮旺盛的,加苍术,并把茯苓的用量加倍。如果小儿正气已经虚弱,更应当加人参,来扶助正气。

加减清脾饮

柴胡 黄芩 半夏(姜制) 甘草(炙) 厚朴(姜制) 青皮(醋炒) 槟榔 茯苓 草果 人参 白术(土炒) 橘红 南苍术(炒)

以生姜作为药引,与其他药材一同加水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方歌)清脾治疟兼痰饮,柴芩半草朴青榔,苓果气虚参术入,痰盛加橘饮盛苍。

不想错过《【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没有了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