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金灵镇洪?德化雷泽(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姚墟的叔伯兄弟!有狐氏的乡亲!” 舜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每一个躁动不安的耳中,“看看我们脚下!看看这雷泽之水!它可曾分得清谁是巫血,谁是妖裔?它滋养的鱼虾水草,可曾只供一方独享?”
众人一愣,喧嚣稍歇。舜指着那片引发争端的洼地:“这片新淤之地,是洪水带来的,也是上天的馈赠。我们在此厮杀,让鲜血染红它,让仇恨的种子深埋其中,就算一方暂时夺得了它,它结出的果实,也必将是苦涩与新的仇恨!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他走到洼地边缘,蹲下身,抓起一把湿润的黑土,高高举起:“土地无言,却能生养万物!我们与其为争夺它而流血,何不一起开垦它,分享它?姚墟善种菽粟,有狐氏精于渔猎,我们合力,引雷泽之水灌溉,此地必成鱼米之乡!收获的粮食与鱼获,按出力多少公平分配,岂不胜过刀兵相见,两败俱伤?”
舜的话语,如同清泉流过燥热的心田。姚墟的巫族汉子们看着他手中那捧象征着生机与可能的沃土,又看看对面有狐氏族人眼中闪烁的犹豫,紧握武器的手,不知不觉松了几分。有狐氏那边,几个年长的妖族后裔彼此交换着眼神,舜提出的“合力开垦,公平分配”,触动了他们最根本的生存需求。
“哼!花言巧语!谁知道你是不是想骗我们出力,最后独吞好处?” 有狐氏首领,一个狐尾未完全化形的精壮汉子,冷声质疑,但语气已不似先前那般暴戾。
舜坦然迎向他的目光,毫无惧色:“若诸位信不过我姚重华,可立下契约!以雷泽为证,请天地共鉴!若有违背,人神共弃!我舜,愿以身为质,居于两族之间,直至收获!” 他语气铿锵,目光诚挚。
这份坦荡与担当,彻底动摇了双方。最终,在舜的斡旋与以身作保下,一场血腥冲突消弭于无形。姚墟与有狐氏破天荒地达成了合作,共同开垦那片新淤的洼地。舜亲自带头,不分昼夜,与两族青壮一同挖渠引水,平整土地。他身先士卒,吃苦在前,对巫妖两族的同伴皆一视同仁,谦和有礼。他的仁厚、智慧与公正,如同春风化雨,渐渐融化了雷泽畔沉积已久的寒冰。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越洪水阻隔,传入正在为治水与灾后重建焦头烂额的尧帝耳中。尧那双阅尽沧桑、充满智慧的眼眸骤然亮起。
“孝悌仁德,感化凶顽,调和巫妖…此真大贤也!” 尧帝抚掌而叹,疲惫的脸上焕发出久违的光彩,“速派使者,持吾玄圭,亲赴雷泽,迎姚重华入朝!”
当尧帝的使者,手持象征无上权柄与征召之意的玄圭,跋山涉水来到雷泽畔时,舜正赤着脚,裤腿挽到膝盖,在刚刚引水灌满的洼地稻田里,与姚墟、有狐氏的农人一同弯腰插秧。泥水溅满他朴素的麻衣,脸上却带着平和而满足的笑容。
“姚重华接旨!帝尧有命,征贤者舜入朝辅政!” 使者高声宣旨,声音在泽畔回荡。
田间劳作的人们都惊呆了,敬畏地看着那光芒流转的玄圭。舜直起身,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平静地洗净手脚上的泥泞。他没有立刻去接那象征着权力巅峰的玄圭,而是转向姚墟的父老和有狐氏的首领,深深一揖。
“舜,一介农夫,承蒙帝君错爱。此去帝都,无论身居何位,雷泽畔这片我们共同开垦的土地,永远是我心中家园。愿两族和睦如初,共享此泽之利。舜,必不负乡亲所望。” 他的话语朴实无华,却重若千钧,蕴含着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承诺。
随后,他才郑重地、双手接过了那沉甸甸的玄圭。就在他接过玄圭的刹那,腰间一枚毫不起眼的、温润如玉的白色龟甲佩饰,忽然散发出极其柔和、却深邃博大的水蓝色光晕。光晕流转,隐约有河川脉络与星斗轨迹在其中沉浮。舜只觉得一股清凉温润、浩瀚如海的气息涌入心田,让他因离别而略显起伏的心绪瞬间宁静下来,思维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透彻。他并未多想,只当是心有所感。
使者队伍簇拥着舜离开雷泽,返回帝都。当舜的身影消失在泽畔的薄雾中,那枚白色龟甲佩饰的光芒也悄然隐去。没有人注意到,雷泽深处,一道温柔而欣慰的目光,如同水波般轻轻荡漾,目送着舜远去。那目光的主人,正是真灵寄托于河图洛书本源、转世为雷泽水灵,默默守护引导舜成长的截教圣母——龟灵。她以水之至柔,滋养着舜的仁德,更以河图洛书之智,潜移默化地启迪着舜的治世之才。
帝都,洪水退去后的疮痍尚未完全抚平。舜的到来,如同注入一股清流。他没有急于展示才华,而是默默跟随尧帝,深入最艰苦的灾区,安抚流民,分发赈济,亲力亲为参与重建。他待人谦恭,事尧至孝,对朝中老臣执礼甚恭。其仁德之名,很快传遍朝野。尧帝冷眼旁观,暗中将一件件棘手的事务交予舜处理。
治理南方水患余孽,疏通淤塞河道?舜亲赴现场,不避秽臭,与役夫同食同宿,依据地势水流,制定疏导之策,效率远超以往。
处置北方戎狄部落因争夺草场引发的争端?舜不偏不倚,明察秋毫,既惩戒首恶,又划清界限,分配草场,更以德化之,令戎狄首领心悦诚服。
考核百官政绩?舜以“德”为先,以“绩”为实,不徇私情,罢黜庸碌贪渎者,擢升贤能清廉者,朝堂风气为之一清。
更令人称道的是,舜将雷泽畔“合力共生”的经验带到了朝堂。他提出“和合万邦”之策:不再以武力威慑四方蛮夷戎狄,而是以德政感召,以通婚融合,以贸易互市,以文化浸润。他尊重各族习俗,又潜移默化地传播人伦礼法、农耕技艺。渐渐地,那些曾经桀骜不驯、时常犯边的部族,开始主动遣使朝贡,请求归化。人族的疆域,在无形中拓展,凝聚力空前增强。
舜的仁德与治才,如同温润的玉石,历经时光打磨,愈发璀璨夺目。尧帝看在眼中,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这一日,尧帝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朝中重臣,齐聚于洛水之滨。
没有盛大的仪仗,只有天地为鉴,洛水为凭。尧帝须发皆白,精神却矍铄。他拉着舜的手,走到洛水岸边,面对苍茫河山与济济群臣。
“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尧帝的声音苍老而洪亮,如同天道纶音,宣告着时代的更迭。他将代表天下共主权柄的玄圭,郑重地放入舜的手中。随即,尧帝解下自己佩戴多年、象征着帝喾一系传承与无上德行的【玉璧】,轻轻放入一个古朴的陶罐之中。
万众瞩目之下,舜双手捧着那沉甸甸的陶罐,神情肃穆,一步步走向洛水中央。河水温柔地漫过他的小腿。他深吸一口气,将承载着帝尧禅让意志与无上德行的陶罐,沉入清澈的洛水深处。
天地寂静,万籁无声。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目光死死盯着那沉罐的水面。
一秒,两秒,三秒…
就在众人心头忐忑之际——
哗啦!
水波荡漾,一团温润夺目的光华破水而出!并非沉下的陶罐,而是一枚更加古朴厚重、通体流淌着玄黄之气、表面天然铭刻着九州山川脉络与星斗轨迹的【龙纹玉璧】!这玉璧仿佛由洛水精华与大地龙脉凝聚而成,散发着包容万物、泽被苍生的浩瀚气息!
“河出图!洛献书!天命在舜!” 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这神异的“洛书玉璧”,正是天道对人皇德行最直接的认可与加持!禅让大典,功成德备!
舜双手捧起这枚天赐的洛书玉璧,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浩瀚伟力与苍生期许。他腰间的白色龟甲佩饰,再次发出微不可察的温润光晕,与那洛书玉璧的气息水乳交融。他抬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望向那历经洪水洗礼、百废待兴又充满希望的洪荒大地。
“舜,承帝尧之志,秉天命而行。当以‘德’治世,以‘和’安民,以‘勤’理政,泽被苍生,不负此璧!” 他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定鼎乾坤的力量,宣告着五帝治世最辉煌的篇章,已然开启。
不想错过《洪荒:洪荒演义》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