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大明忠烈报国碑(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孙承宗上前一步,条理分明:“启禀陛下,兵部己按旧例初步拟议:立下首功及阵前斩将者,升一级或两级叙功,赏银十五至五十两不等;
奋勇杀敌者,赏银五至十两;阵亡者,抚恤银加倍发放至五十两,其家中免赋役十年。?精-武+晓*说¨网\ ·追!嶵′欣_章*劫,”
户部尚书毕自严闻言,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站了出来:
“陛下,抚恤加倍、赏功升迁乃应有之义。然户部账上……实乃空虚。连年天灾加辽饷重征,库银捉襟见肘。
此番赏赐阵亡、有功将士所需银两,依孙尚书所请,恐不下西十万两。江南、两淮因…因新政而扰攘,税银入京必然受阻……”
他没明说“新政”引发的动荡会影响税赋,但意思清楚。
抄家虽能得一时之利,但波及士绅商贾群体,短期内对财政收入尤其是来自江南的赋税肯定是打击。
朱由校凝声,声音中多了一丝怒气“此次犒赏三军、慰阵亡将士在天之灵的钱,一分也不能少!
将士们用命换来的大捷,若因朝廷吝啬而寒了军心——朕看这江山也不必坐了!”
殿内骤然一静。
魏忠贤见状,立刻躬身出列,声音尖利:“户部若库银不足,东厂抄查‘逆党’家产所得,可先行拨付一部分充作军功赏赐,绝不能让前方流血的将士寒心!”
他声音斩钉截铁,既是表忠心于皇帝,也是安抚前方军心,更深层次是为自己主导的抄家行动正名——看,抄来的钱用在了正途!
毕自严脸上肌肉动了一下,拱手道:“魏公公所言亦是权宜之计。_如\文+徃¢ /追\蕞,鑫?璋!劫\若抄没家产能及时解送入库,或可解燃眉之急。然长远之计,开源节流仍不可废。”
他没明着反对用抄家钱,但显然对东厂掌控这笔巨额财富的流向有所顾虑,也不认为这是长久之法。
朱由校沉吟片刻,拍板道:“好!就依魏伴伴之意。抄没‘逆党’家产所得,优先用于此次辽东大捷有功官兵及阵亡抚恤。”
“具体数额,户部与兵部会同东厂核实造册,朕会委派禁卫军和锦衣卫一同押送发放,务必不使前方军士有拖欠!”
“陛下圣明!”方从哲等人齐声道。皇帝既然定了调,又有魏忠贤支持的“财源”作保,这棘手的赏赐问题算是初步解决。
“赏功之后,便是辽东善后。”朱由校话题一转,语气变得凝重,
“熊卿虽胜,然建虏未灭,努尔哈赤枭雄之姿,必卷土重来。辽东防务,诸卿有何长远之策?”
孙承宗作为兵部尚书,责无旁贷:“陛下明鉴。此役虽胜,实赖熊廷弼严守之功。辽东地广人稀,精兵不足,久守非易。
臣观熊廷弼疏报,其力主‘以守代攻’,深沟高垒,广积粮秣。此乃老成持重之见。”
“目前亟需:其一,补充辽东各城堡之兵额,招募辽民及各地精壮,由熊廷弼严加操练;其二,修缮加固沈阳、辽阳、广宁等战略要地城防,增置火器;
其三,辽东粮草转运艰难,户部需竭力保障军粮供给,不可有缺;其西,提防建虏策动蒙古诸部、朝鲜生变,需加强联络与羁縻。-白!马?书!院` *追/蕞-薪′彰?节+”
方从哲补充道:“孙尚书所言切中要害。然空言增兵、筑城、输粮易,行之于实处难。其中尤以饷、粮为根本。毕尚书之难处,亦在于此。”
“臣以为,可令熊廷弼详细具本,奏请所需钱粮数目及具体筹措、转运方案。朝廷再统筹调度,亦可责成山东登莱巡抚协办,甚至请漕粮暂缓入京,部分转输辽东。”
工部尚书也发言:“修缮城防、制造火器所需木料、石料、铁料、匠役数目,亦需熊廷弼及早预估,工部方可安排调拨,否则易误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