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魔劫录》惊世,风云再起(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李云鹏按下“执行”按钮的那一刻,他仿佛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却又无比强大的力量,如同深海中苏醒的巨兽,开始搅动现实的根基。_萝/拉~晓+税′ `冕¨费?阅.黩·他知道,他亲手点燃的那把名为“历史真相”的火焰,即将迎来一次关键的助燃。
时间,在平静的等待中又悄然滑过了一周左右。
这段时间里,网络上关于“明史拾遗”和他所提出的“大明修真王朝”以及“天启大爆炸新解”的讨论,虽然热度相比最初的巅峰时期有所回落,但依旧在各个历史、悬疑、乃至科幻爱好者的小圈子里持续发酵。时不时地,还会因为某个“考据党”挖掘出一些新的“蛛丝马迹”,而再次掀起一波小范围的讨论热潮。
李云鹏则利用这段时间,继续以“明史拾遗”的马甲,不疾不徐地发布一些关于明代其他“神秘事件”或“奇人异士”的“考据”文章和短视频,进一步巩固自己“神秘历史挖掘者”的人设,并持续稳定地收割着零星的真实度。
他的总真实度,也缓慢地增长回到了一万点以上。
终于,在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周三下午,一颗足以在特定圈层内引发强烈震动的“重磅炸弹”,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在网上引爆了!
引爆点,源于一段最初由某个参与京师核心区地铁三期延长线建设的施工队工头,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上发布的、带着几分炫耀和惊奇口吻的短视频。
视频的画面有些晃动,光线也略显昏暗,背景是嘈杂的机器轰鸣声和工人们的吆喝声。镜头对准了刚刚被一台大型挖掘机从数米深的地下挖出的一个不大的、黑黢黢的洞口。
“老铁们,看看这是啥!今天下午挖地铁隧道,一不小心,给挖出来个这玩意儿!”工头的声音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充满了意外的惊喜,“看这青砖垒的,像是个老早以前的地窖子还是啥的,也不知道里面有啥古代宝贝没有!咱们也是为国家做贡献了啊!”
这条短视频,最初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毕竟,在京师这种历史悠久、地下埋藏着无数秘密的城市进行基础建设,时不时地挖出一些坛坛罐罐或者古墓遗址,早己不是什么新鲜事。
然而,随着这条视频被一些本地新闻媒体和对考古感兴趣的自媒体转发和报道,情况开始变得不对劲起来。
很快,专业的考古勘探队伍便进驻了施工现场,对那个意外发现的地下洞口进行了封锁和抢救性发掘。
几天后,就在考古队对那个密室进行细致清理,并准备将发掘出的物品进行封存转移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当时,现场除了考古队员和少数几位官方指派的安保人员外,还聚集了不少闻讯赶来的媒体记者和一些胆子大的“历史爱好者”、“主播”。虽然考古现场拉起了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靠近,但总有一些人能找到各种刁钻的角度,用长焦镜头或无人机,远远地拍摄着现场的情况。
就在考古队员小心翼翼地从一个腐朽的木盒中取出一本被油布包裹着的、看起来年代久远的线装册子,并准备将其放入特制的文物保护箱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带着旋儿的怪风(利用系统暗中施加的微小影响)刮过工地,将一名队员手中那本刚刚展开了一小部分的册子吹得翻飞起来!
那名队员大惊失色,连忙伸手去抓,但己经来不及了。.E,Z!暁¨税\枉/ \哽/歆.罪¢全-
册子的几页纸张,在怪风的裹挟下,如同几只黑色的蝴蝶般在空中打了几个旋,然后戏剧性地、不偏不倚地,落在了距离警戒线不远处、一个正举着手机进行户外首播的、小有名气的主播的脚下!
那个主播也是个反应极快的人,见状立刻如同饿虎扑食般,不顾周围安保人员的呵斥和警告,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把将那几页散落的、沾着泥土的纸张捡了起来,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将手机镜头对准了纸张上的内容,同时用一种夸张到极点的语气尖叫道:
“卧槽!老铁们!大发现!史诗级大发现啊!我捡到……我捡到考古队刚刚挖出来的绝世秘籍了!这上面写的……写的好像是……天启大爆炸的……秘密?!还有……还有‘魔物’?!‘修士’?!”
虽然这个混乱的过程只持续了短短的十几秒,那几页珍贵的纸张很快就被反应过来的、又急又怒的安保人员和考古队员抢了回去,那个胆大包天的主播的首播间也因为“违规拍摄考古现场并泄露未公开文物信息”而被平台官方紧急封禁。
但是,己经太迟了!
那短短十几秒的首播画面,以及其中虽然晃动但依旧能辨认出部分字迹的、那本古籍册子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文字——例如封面上的《丙寅魔劫录》,以及那极具悲怆色彩的署名“丙寅魔劫幸存者 栖霞山房主人 泣血谨记”,还有被狂风吹开的那几页上隐约可见的“九幽魔窟”、“魔物嗜血”、“天子亲征”、“灵脉崩断”等令人浮想联翩的字眼——己经如同病毒般,通过无数网友的录屏、截图、转发、以及各种添油加醋的解读,在极短的时间内,己经在互联网各大社交媒体流传!
官方虽然在事后迅速发布了措辞严厉的辟谣声明,称那只是施工现场管理不善导致的意外事件,被吹飞的纸张并非重要文物,其内容也只是普通的民间抄录,真实性存疑,不足为信,并强烈谴责了该主播的违规行为,呼吁广大网友不要信谣传谣,等待官方的正式调查结果。
但这种在关键时刻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的“辟谣”,在早己被各种“阴谋论”和“历史揭秘”喂饱了胃口的、正处于极度兴奋状态的网友们看来,反而更像是“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官方常规操作!
一时间,关于《丙寅魔劫录》的各种猜测、分析、爆料、乃至根据那惊鸿一瞥的几个关键词编造出来的“内部消息”,如同潮水般席卷了各大社交平台和相关论坛、贴吧。尤其是在历史爱好者和悬疑探秘圈子里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暴,其讨论热度和话题性,远超一般的考古发现。
而李云鹏之前以“明史拾遗”的身份发布的那些关于“大明修真王朝”的“考据”文章和视频,也再次被无数人如同朝圣般翻了出来,奉为“神预言”和“解密关键”,其阅读量和讨论度,都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再次疯狂飙升!
“明史拾遗”这个ID,也因此彻底“出圈”,从一个小众的历史爱好者圈子里的“神秘大神”,一跃成为了网络上备受关注的焦点人物!无数人涌入他的B站和论坛账号下留言,膜拜者有之,求证者有之,质疑者有之,甚至还有一些自称是“隐世门派传人”或“神秘组织成员”的人,试图通过各种渠道与他取得联系,想要“交流心得”、“共商大事”、或者“一探究竟”。*精·武\暁~税′罔· ¢更_歆¢醉¢全!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远超他预期的舆论关注,李云鹏却依旧保持着他那份超乎常人的冷静和镇定。他知道,这仅仅是《丙寅魔劫录》这颗“重磅炸弹”被引爆的第一波冲击。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随着网络舆论的持续发酵和公众对“真相”的强烈渴求,一些神通广大的“内部人士”(当然,其中少不了李云鹏消耗少量真实度进行的“信息引导”和“素材投放”)开始在网络上,陆续“泄露”出更多关于《丙寅魔劫录》的、经过“打码处理”或“部分遮挡”但依旧能辨认出核心内容,据称是“内部研究资料片段”。
这些被“泄露”出来的内容,逐渐拼凑出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关于天启六年京师那场惊天大灾难的“另类真相”:
那本用粗糙竹纸抄录的《丙寅魔劫录》,以一种劫后余生、心有余悸的笔调,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详细记载了天启六年京师那场惊天大爆炸的“真实”过程——那并非简单的天灾或人祸,而是一场无比惨烈、也无比悲壮的“封魔之战”。
册子的开篇,便描绘了当时京师上空不祥的预兆:“天启六年春夏之交,京师内外,人心惶惶。钦天监屡奏异象,言紫微星黯,妖星犯帝座,恐有大劫降临。宫中夜半常闻鬼哭,坊间孩童多见梦魇,地气不稳,井水数沸,此诚危急之兆也……”
紧接着,便是对灾难爆发当日的恐怖描绘:“五月初六日巳时,吾正于城南栖霞山房静坐炼气,忽感大地传来一阵剧烈无比的震颤,其势远胜寻常地龙翻身,仿佛有巨物欲从九幽之下破土而出!吾大骇,急奔至院外,后来才知此时京师西南隅王恭厂方向,地面猛然塌陷,一道深不见底、漆黑如墨的巨大地穴豁然洞开,其内热浪翻滚,黑气冲霄,隐有万千恶鬼咆哮之声自地底深处传出,令人闻之魂飞魄散!紧接着,无尽的黑色魔气,如同从地狱深渊中喷涌而出的九幽罡风,夹杂着令人作呕的硫磺焦臭与腐败血腥之气,从那巨大的地穴之中疯狂喷涌而出,遮天蔽日,迅速覆盖周边数里方圆,白昼瞬间化为暗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编造大明修真,崇祯化龙镇九幽》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