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这里就是白莲教的佛母总坛啊?”
苏荆溪仰起头来,微微发出惊叹。眼前这座其貌不扬的白衣庵,居然隐藏着搅乱两京五省的佛母,观感差异实在有点巨大。
不过现在佛母已经不在了,不知这座小庵日后的命运会是怎样。
苏荆溪侧过头,看到吴定缘站在庵门口,脸露迟疑,便打趣道:“要我再借你一次铜钱问卜吗?”吴定缘摇摇头:“不必了。这件事我没的选择,问什么神仙也是一样。”
“你这个想法,只怕连神仙都猜不到。”苏荆溪感叹了一句,“居然要请白莲教来救太子。虽说世事无常,可这变化也太大了。咱们离开金陵时,可绝想不到今日。”
“为了偿还救命之恩,我别无选择。”
吴定缘面无表情地强调了一句,仿佛怕别人误会似的。苏荆溪笑了笑,并不去说破,至少“别无选择”四字,是他真实的想法。
吴定缘和苏荆溪在济南府城人生地不熟,去都指挥使司救人势比登天。两人商量了一圈之后,吴定缘尴尬地发现,自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找白莲教援手。
白莲教在济南经营这么多年,根基深厚无比,调动的资源也极多。更重要的是,佛母身死大明湖这件事,让他们与两京之谋的幕后黑手彻底决裂。从那一刻开始,白莲教必须另谋生路,吴定缘相信昨叶何这种现实的人,会做出最理智的决定。
唯一可虑的,是她恐怕会趁机提出条件。一想到佛母临终前的遗嘱,吴定缘就一阵头疼。可为了把朱瞻基救出来,他也只能迎难而上。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情绪放松,正要一脚迈进庵中时,忽然“哎呀”一声,大门从内侧被拉开,探出一个比门神面相还凶恶的大脑袋。苏荆溪虽有心理准备,可看到梁兴甫,还是“啊”了一声,朝后退去。吴定缘第一时间挡在她面前,侧脸小声道:“不打紧,他暂时不会动我们。”
果然如他所说,梁兴甫并没有暴起伤人,也没念叨那些要“报恩”的胡话,像傀儡一样僵硬地把门打开,示意两人进去。
看来佛母临终的约束还真管用,只是不知用的什么法子,吴定缘暗自揣度。
他们走过厢房前头,看到厢门微微半开,佛母的尸体正停在里面,被一张麻布覆着,吴玉露虔诚地跪在旁边诵经不止。对白莲教来说,佛母之死绝不能公开,所以注定不会有祭拜之仪。吴定缘甚至怀疑,他们会不会随便找个土坑直接埋掉算了。
他正犹豫,要不要去跟妹妹说两句话,这时无梁殿内转出一个俏丽女子。她看到吴定缘和苏荆溪并肩而立,先是一旺,旋即欣然出迎。
“这不是苏大夫吗?怎么连你都来济南了?”昨叶何亲热地挽起苏荆溪的手臂,好似闺中密友一样。苏荆溪不动声色地抽出手臂,看了眼吴定缘:“还不是怕他被人害了?人心诡诈,不得不防。”
昨叶何道:“姐姐看得这般紧是对的,男人就好比墙头浮草,一口风便醉倒了,哪里分辨得出麝香狐臭。”
苏荆溪笑道:“你这名字,才是墙头草。昨叶何,昨叶何……不就是生在屋顶瓦隙之间的瓦松吗?”
“咦?这是佛母给我起的,我还觉得挺好听呢,原来还有个典故?”
“我在医书里读到过,这昨叶何也唤作瓦松、厝莲、屋上无根草。入秋乃花,冬前即凋,乃是命薄之物。而且它只生于旧屋破垣之上,长于覆瓦直梁之间,天性寒穆,终究入不得花围。”
“这么说,这草竟是一无是处喽?”
“也不尽然。”苏荆溪和煦一笑,“若取来煎熬内服,可以通经破血、下汗利便;若捣烂外敷,可治恶疮火伤。可见一束植株有用与否,全看它是否放对了位置。”
昨叶何虽听出了几分机锋,可论药理她怎么比得过苏荆溪,一时不知如何回嘴。吴定缘赶紧站到中间道:“咳,说正事。”
昨叶何转过脸来,笑意盈盈:“你从七圣庙匆匆离开,原来是去找苏姐姐了,咱俩的事她都知道了吗?”吴定缘眉头一皱,觉得这问题有坑,索性直接说道:“我现在需要你们的帮助,去救一个人。”
“谁?”“太子。”
这个回答倒让昨叶何吃惊不小,太子居然也来了济南府城?她媚目一转,视线从吴定缘身上扫到苏荆溪,又扫回来,心中已猜出来几分端倪。
“是靳荣吗?”
在得到吴定缘肯定的回答后,昨叶何蹙起眉头,一时陷入沉思。
也不怪她迟疑,现在局势太过复杂,曾经的盟友变成了死敌,曾经的猎物却上门来要求合作。这其中的错综关系,即使是她也有些拿不准。
思付再三,昨叶何忽然展颜笑了起来:“铁公子不必这么生分。只要你一句话,教内信众自然无不遵从。”
吴定缘明白,这是对方开出的条件。若他以铁之子的身份接任白莲掌教,信众的力量便尽可以使用一可这恰恰是他最不想做的事。
“那件事……容我先考虑考虑。”
昨叶何道:“不是我借此要挟。我信众在大明湖畔胆气新丧,若没一个脊梁人物站出来挑头,怕是这顶帐子撑不起来。”
吴定缘还要劝说,苏荆溪却轻轻拦住他,上前道:“靳荣这个人,与你们白莲教关系如何?”昨叶何愤愤道:“靳荣这个人,一直是我教大敌。自从他担任了山东都指挥使,清剿一直极卖力气。佛母当初决心与那位贵人合作,多少也是想减缓靳荣带来的压力。”
“可一旦贵人跟你们决裂,他便会毫不犹豫地继续打压。所以你们白莲教的依仗又在哪里?”苏荆溪的声音很和缓,可却让昨叶何脸色微微有变化。“你们白莲教若要活下去,此时就该有一个决断了。若还是首鼠两端,只怕两边都不讨好。”
苏荆溪说得委婉,可在场的人都听明白了。如果昨叶何作壁上观,那么无论太子与那位贵人谁获得最后胜利,白莲教都将面临灭顶之灾。对他们来说,没有选择或要挟的余裕,倒向太子是活下去的唯一指望。
昨叶何习惯性地在裙兜里掏摸一下,却发现里面已没吃的了,她眨巴眨巴眼睛,看向吴定缘:“铁公子,这也是你的意愿?”
她“铁”字咬得非常清晰,吴定缘面色一窘:“救人要紧,其他容后再说。”昨叶何毫不犹豫地屈身一拜:“铁公子为了圣教存续能放下私怨,顾全大局。我等信众上下,谨遵掌教法旨!”
吴定缘闻言一僵,他本以为这女人已被逼到墙角,想不到她居然借势反将了自己一军。他躲也不是,受也不是,只好拧着眉头,强行岔开话题:“说正事。太子进了山东都司的衙门,至今未归,你们能打听到他的下的都是中午大明湖的事。
突然,一声巨大的轰鸣凭空炸起,如同旱地里。
梁兴甫双臂撑住门板,靠着腰腹之力狠狠向前推动。他脖颈处有青筋绽起,只听轴枢处发出吱呀声,竟把两扇沉重的大门生生给推开了。
吴定缘第一个闪身冲入,然后是梁兴甫,那三十个白莲信众也蜂拥而人。他们对南大营内部结构事先都做了一定了解,毫无迟疑,直奔牢房方向而去。
吴定缘和梁兴甫冲在最前,一旦看到前方走廊上有人阻碍,无论是亲兵还是文吏,都是直接打翻,继续向前,后头的信众们会做后续处理。中途有几个反应快的亲兵,想要退回厢房里,却被信众们敲开窗棂猛撒石灰,然后将水囊丢进去。逼着他们要么出来决战,要么在里面活活呛死。
袭击者如一把庖丁的尖刃,以无厚入有间,悄无声息地刺入牡牛的腹心。
吴定缘在心里不得不承认,梁兴甫这个变态在自家阵营的话,那实在是一柄极好用的重锤。短短的这一段路,已经有将近二十人倒在他脚下。任何抵抗,在他面前都持续不了两个呼吸,战斗效率实在可怕。
看来济南卫的兵马确实调空了,留下的人手十分薄弱。他们这对犀利的双箭头,很快便杀到了衣甲库前,按照简图,只要再顺边廊向右拐一个弯,便是牢房的入口了。这时一阵浓郁的香气飘入吴定缘的鼻子,他眉头一皱,这附近没有伙房,哪里来的菜香?他迈步朝前走了一步,突然注意到,在边廊右侧的廊柱下正蹲着两个人影。
这两个人敞着短褂子,赤裸着半个上身,肩上披条油乎乎的汗巾,活脱脱两个伙夫扮相。他们正围着一个小提灶,嘴里不住吸溜。
小提灶其实是随军携带的竖铁筒,里头覆有一圈隔热陶片。此时筒顶架起一个敞口鼓腹坛子,下头烧着精炭,香味正是从坛口飘出来的。
这个位置正好卡在通往牢房的路上,绕不过去。吴定缘耽搁不得,便一晃铁尺,凶神恶煞一样冲了过去。他快冲到近前了,那两个伙夫才发现不妙,咂着嘴起身想逃,不留神“咣当”一声将提灶踢翻,坛子登时摔碎了一地。吴定缘这才注意到,原来坛子里是油汪汪的把子肉,一块块都拿蒲草绳捆着,绳隙里浸满了酱色的肥油。他可没有品尝的心情,迈开长腿跃过这一摊油腻,朝着牢房冲去。后面的梁兴甫和白莲信众会料理那两个厨子的。
南大营的牢狱并不大,吴定缘跑了十几步,便跑到了尽头最大的那一间牢房。他停下脚步,在向栅栏内张望的同时
紧皱起眉头,准备好迎接又一次头疼侵袭。
可是意料中的头疼居然没有出现,因为牢房里空无一人
吴定缘愣了愣,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又看了一遍,牢房里铺着稻草,墙壁上留着指痕,墙角的尿桶里散发着腥臊气味,唯独没有犯人。他的双眼扫过那一层稻草,发现边缘露出一圈污黑痕迹一这说明稻草刚刚移动过。
吴定缘脸色一沉,在这个节骨眼被转移,可不是好兆头。他突然想到什么,赶紧回头跑出牢房。只见那两个伙夫被梁兴甫按在地上,正要动手灭口。
“等一下!”吴定缘吼道,梁兴甫的手停住了。
“太子不在牢里,问问他们!”
在牢狱旁边开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送人上路的断头饭。而把子肉油水这么丰足,只有太子这么贵重的身份才有资格享用。
梁兴甫也做出了同样的判断,他像掐两只鸡一样,把两个人轻松地捏起来:“说,这顿饭是给谁吃的?”两个伙夫面无人色,竹筒倒豆子一般全数说了出来。
原来他们俩是专门伺候都指挥使的厨子,下午接到靳荣的命令,精心整治了一坛把子肉,要送给牢里的犯人吃。要知道,把子肉这东西需要慢火熬炖,一来二去就耽搁了一点时辰,那犯人才吃了一口,便被靳荣的亲随带走了,剩下满满一坛子肉,便宜了这俩厨子大快朵颐。
吴定缘问犯人被带去哪里了,俩厨子战战兢兢摇头,只说朝北边去了,许是进了校场。
一丝不安,爬上吴定缘的心头。
这个计划到底还是太仓促了,没有准备后手。现在太子失踪,势必要花大量时间搜查。这时间一拖延,后头的变数就更多了。
一时间,干头万绪涌人吴定缘的脑中,可他一咬牙将念头悉数斩断。现在间不容发,哪里还容他细细去琢磨。事到如今,只能凭感觉行事了。吴定缘瞥了一眼天色,低吼道:“快!去北辕门!”
就在这批人动身离开南边的同时,苏荆溪再度登上了位于大明湖北畔的汇波楼。只是这一次陪着她的不是太子,而是昨叶何。
汇波楼高耸的城墙之上,可以俯瞰整个大明湖乃至济南城的情形。从这里能清晰地看到,城区上空绽放出了一十八朵黑云,如同在一张设色绢本的《清明上河图》上滴落了一十八点墨汁。从爆炸效果来看,虎硫药改通号药的配伍很成功,烈度不大,烟火却浓重得很,生生营造出一派“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
“接下来,咱们就等着看吴定缘和梁兴甫的手段吧。”
昨叶何趴在栏杆上,从顺袋里掏出一把新剥莲子,咯吱咯吱嚼了起来。苏荆溪好奇道:“莲子味甘,能除烦止渴、养心安神,不过你连莲心都吃,不嫌苦吗?”
昨叶何笑着再次抛进嘴里一粒:“莲子外似甘甜,内心实苦。佛母说我教之所以以白莲为名,寓意正在于此。”
“外似甘甜,内心实苦……”苏荆溪回味着这两句话,“可这跟白莲教有什么关系?”
昨叶何道:“庙里那些香烛泥胎,能济得什么事?说到底,大家心里都是苦的,无非是求个心安哄骗自己高兴罢了。你说这白莲教,可不就是个莲子嘛。”
这坦白的发言令苏荆溪颇为惊讶:“这都是佛母教你的?”
“是啊,她经常说,世间这一个个人,都是一粒粒莲心,都苦在心里。有生皆苦,就算是她也一样,哪有什么解脱,哪有什么彻悟。”昨叶何往嘴里一粒一粒地扔着莲子,手速越来越快。苏荆溪的手,忽然按住了她的手:“其实……你可以直接哭出来。”抛莲子的动作,骤然停住了。
昨叶何笑道:“我干吗要哭?”
“你自己都没觉察吗?刚才一提佛母,你嚼得便格外激烈。”苏荆溪的声音愈加柔和。
“什么呀,我只是嘴馋而已。”
“人心有疾,必现外症,久自成癖。有的人心绪壅滞,便会不停啃指甲;有的人神志紧绷,便会抖腿不止。你一刻不断要吃东西,只怕也是一种心疾早种。容我猜猜,你先前可曾挨过饿?”
一听苏荆溪这话,昨叶何“扑味”一声大笑起来:“姐姐好眼光。挨饿,我岂止是挨过饿啊,我是从饿浮堆里爬出来的,连人肉都吃过呢。”她说得轻描淡写,苏荆溪却心头一撞,感觉被那笑容中暗藏的锋利刚伤。
昨叶何捏着一粒莲子,端详片刻,抛入嘴里,白森森的贝齿几下将它切得粉碎。
“我是哪里人氏,爹娘是谁,早不记得了,只记得那一年家乡奇荒,死了好多人。爹妈大概是疼我的,把最后一点粮食给了我,然后都饿死了。我好饿啊,跟着一群人迷迷糊糊跑,锅底的灰、地里的土、槐树的叶子和皮,连蝗虫蚂蚁都吃。都吃光了,可还是饿,怎么办?那就吃人呗。开始他们只是吃死人,后来连活人都吃。我一个皮包骨的小姑娘,就被他们盯上了。临下锅,我觉得也好,以后不用挨饿了,没想到佛母正好路过,顺手把我给救了,从此养在坛里。”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坦白,苏荆溪有些尴尬。昨叶何瞥了她一眼,似笑非笑:“打那以后,我只要得空了,就想吃东西。我老是害怕,万一下一刻挨饿了,可怎么办?我不想再次体会到那种感觉,所以就拼命吃,尽量把自己塞得饱一点。这大概也是一种心疾吧?只要我吃得足够饱,就永远不会回到当年,永不必再体验那种记忆一姐姐这回你明白了吗?”
苏荆溪怔了一阵,方才叹道:“是我唐突了,抱歉“
昨叶何摆摆手,她望向大明湖畔那块濯足石,目光莹莹:“人死如灯灭,佛母这一走,就算彻底没了,说什么极乐净土、转世轮回,其实都是骗人的。人一死,去哪儿也找不到了,就剩下一尊佛像、几个蒲团。所以我没什么可哭的,只想吃点莲子,好好尝尝佛母说的这世间诸苦。”
昨叶何忽然笑了:“苏姐姐你可真怪,不知不觉我怎么跟你说了这么多……哎,你这么爱打探别人的事啊?”“我是医师,习惯使然。”
“姐姐这么会说话,难怪那一班男人被你耍得团团转,都没看出来…”
“没看出来什么?”苏荆溪微微眯起眼睛。
昨叶何毫不畏怯地直视过去:“太子北上,是为了夺权;于谦北上,是为了尽忠;铁公子北上,是为了救家人;我唯一看不清楚的,就是姐姐北上的缘由。无利不起早,姐姐如此尽心竭力,只怕是别有所图吧?”
“那是当然。”
苏荆溪大大方方承认了,倒让昨叶何不知该怎么追问。
苏荆溪仰起头,远望着夜空徐徐散开的烟火:“你说得很对。那一班笨男人大概觉得,女人跟着男人,是再自然不过的,甚至傲慢到没认真想过,我为何要跟随他们北上,从来没想过,我也可以有我自己的目的。”苏荆溪说到这里,略顿了顿,缓缓从唇间吐出一口气,对昨叶何露出一个微笑,“刚才听了你的往事,不太公平,我也说一个自己的吧。同为女子,也许你能听得懂。”
也不待昨叶何表示,苏荆溪便自顾自讲起她与锦湖的往事。这段故事,与她在淮安讲给吴定缘听的并无二致,只是细节更多:她与锦湖如何相识,两人如何钻研药方,如何外出采药,锦湖远嫁京城前后的情绪变化,以及她得知锦湖在永乐二十二年遇害后决心复仇的挣扎……
“所以你问我是否别有目的,有的。所有参与杀害锦湖的人,都要死。可他们个个身居高位,我费尽心机,才算侥幸杀死朱卜花。其他的人,我只有护送太子抵达京城,借他之手,才有复仇的可能。锦湖还在黑暗中等着我,我不能辜负她,愿意为此付出任何代价,包括我自己。”
“锦湖姑娘 真是好生令人羡慕啊。我若得一知己如此,死也无憾了。”昨叶何被这故事震撼得不轻,手中捏着莲子竟都忘了往嘴里扔。
“还是你能明白。”苏荆溪微微一笑,“锦湖这一世,只与我交好;我这一世,也只与她亲近。若非为她复仇,我早不愿在这世上独活。佛母说有生皆苦,我其实是极赞同的”
她面上在笑,可昨叶何却没来由地打了个哆嗦,感到一股冷意。不是冰冷,不是阴冷,而是一种哀伤到极致的沉郁决绝。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
苏荆溪望向浩渺的大明湖面。手指轻轻在琉璃瓦上敲出破阵子的调子,口中喃喃。昨叶何不知这是晏几道的词,可一字一句听在耳中,却与此情此境极是贴切。她不由得也低声跟着苏荆溪念起来:"……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两京十五日》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