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厚积薄发前的准备(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经济要发展,在军事方面也不能放松,鉴于张树元在菏泽、济南的良好表现,丁书言任命他为鲁省军第五旅旅长,并由他从预备役各团中抽调部队,组建第五旅。
另外,鲁省军从东洋人那里总共缴获了72门三八式75mm野炮,从段洪瑞那里缴获了54门三八式野炮,被丁书言全部留了下来,以增加鲁省军的远程火炮压制能力。
这主要是因为潍县兵工厂的火炮生产速度太过缓慢,远远不能满足军队对远程火炮的需求,因此,先把这些缴获的远程火炮拿来凑凑数。
这些三八式75mm野炮至少有半数遭到了损伤,需要兵工厂对它们进行维修,不过,丁书言对这些火炮的远程性能不太满意,索性准备把这些野炮一股脑全部改装一下。
三八式野炮的最大射程为8350米,最大的原因就是它的仰角只有16.5度,如果能把射击仰角提高到43度,最大射程能提高到11600米。
这种改良的方法,丁书言的科技图书馆里有记载,主要是改造炮击,加强了炮身的驻退复进机,内部增加了一根弹簧。
在丁书言的前世,日军的三八改野炮只不过是把单腿炮架改成了中间空缺的箱式炮架,但这样改造,虽然解决了仰角问题,但方向射界狭小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后来日军把三八式野炮的单腿炮架,改成了开脚炮架,才解决了这个问题,给了一个新名字,叫九五式野炮。
因此,丁书言直接就把三八式野炮的炮架,改造成了开脚式炮架,三角支撑的稳定性,让三八改的射击可靠性不足的问题,也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这些经过了丁书言改良后的75mm野炮,除了让其中的24门继续装备两辆装甲列车外,剩下的火炮组建了两个75mm野炮团,以加强鲁省军的远程压制火力。
改良后的三八式75野炮,受到了炮兵的普遍认可,各个旅长在了解了这种火炮的性能之后,强烈建议丁书言纳入到制式火炮的生产序列当中。
目前潍县兵工厂生产的120mm重迫击炮,最大射程在5000米左右,完全满足步兵的近距离火力支援,以及中程火力压制需求。
而仿制的施耐德M1919式105mm山炮,最大射程7850米,跟自己家的重迫击炮和这个时代流行的山炮射程相比,远程压制优势不明显,射击精度也不足。
另外,鲁省军的两个主要对手,东阳帝国和袁家军,主要的远程火炮都是三八式野炮,那就更没有远程火力压制优势了。
可鲁省军改良后的三八式75mm野炮就不同了,比他们的三八式野炮射程远了3000米,足以对他们形成远程压制优势。
因此,丁书言考虑再三之后,拍板决定,开始仿制三八式野炮,当然,是改良后的三八式野炮。
当然,在这期间,鲁省军需求最大的是120mm重迫击炮,丁书言的目标是,每个步兵团直辖一个重迫击炮连,每个重迫击炮连配备4门120mm重迫击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军阀崛起:慢慢苟成列强》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