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厚积薄发前的准备(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原先为了凑数而配备的81mm迫击炮,撤出团级火力配置,只保留6门37mm平射炮,毕竟,很多作战场景,需要直瞄火力来摧毁敌人的火力点。
这样一来,鲁省军的火力体系就基本形成了合力的高低差,连级火力是60mm迫击炮,营级火力是81mm迫击炮,团级火力是120mm迫击炮,旅级以上的火力,是75mm野炮或105mm山炮。
为了满足军工需求,扩大军工生产规模,机床厂也加班加点,为兵工厂生产所需的机床设备,随着一台台的机床被生产出来,潍县兵工厂的规模也在逐渐的扩大。
于是,丁书言趁现在资金比较宽裕,又拨出了一大笔资金,在济南建了一个大型兵工厂,既能满足自己的装备需求,又能向罗斯帝国出售武器,换取硬通货。
没错,是硬通货,这些卷入战争的国家,自己的货币贬值肯定是在所难免的,他们自己的物资都不够用,也不能向他们购买物资,收罗斯帝国的卢布货币,等于脑子进水了。
这些机床除了用来生产武器,还用来大量仿制其他的工业设备,比如氨气厂生产设备、制碱厂生产设备,以及化肥厂生产设备。
既然成了大夏国的督军,当了军阀,这就如同是坐在了一条逆流而上的船上,不进则退,你不能打败别人,就只能等着被别人打败。
虽然军阀之间有下野这一说,但在这期间难免有仇家找上门来,下场好不了那里去,再说了,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这是懦夫的行径。
反正丁书言肯定不甘心只缩在鲁省这一个小角落里,肯定是要找机会多占地盘,最终想办法统一整个大夏国的。
因此,他之所以没有马上动手,就是在为了以后抢地盘做准备。
一旦拿下来别的地盘之后,那些化肥生产设备和制碱设备,都能立刻派上用场,化肥和纯碱都关系到国计民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稳定所占地盘内的局面。
除此之外,他还要大量的储备地方干部,经过这两年的培养,大量的前朝官员被政务学校里培养的地方干部替换了下来,这才有了鲁省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等丁书言获得了新的地盘之后,这些地方干部就可以立刻填补上去,不至于像刚刚占据了鲁省那样,被迫启用前朝的旧官吏,让他们继续有机会盘剥百姓。
当然,在这种新旧官员的交替中,也不是所有的前朝官员都要换下来的,只要前朝的那些官员能跟得上形势,跟得上时代,恪守丁书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也是可以留下来的。
给这些前朝官员机会,不是丁书言思想保守,而是为了整个社会的稳定,那些前朝官员在各地都是豪门大族,或者是地主乡绅。
如果把他们全部排除到体制外,容易让他们形成一股合力,集体来对抗丁书言的统治,这不利于鲁省的稳定,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这跟丁书言的作战策略有些相似,给人家留条出路,人家就不会跟你拼命,这样一来,形成的内耗就会少很多。
不想错过《军阀崛起:慢慢苟成列强》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