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古典白话合集 > 百家公案 第81到90

百家公案 第81到90(1/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第八十一回断劾张转运之罪

断云:

一封奏章入奏君王,使贪赃者罢职归乡。!l^a/o′k.a.n·s/h*u+.`c+o!m_

正直为官秉持国法,包公才干谁能堪比?

话说包拯脱身回到县衙,便与少府主簿密谋此事,差遣二百名弓手,令他们到北门埋伏,等转运使经过时,见到有行李扛箱之类的,就一起上前夺取。弓手领命而去。过了很久,转运使果然有满满一路的行李运来,众士卒一起上前将行李夺走,回来见包拯。包拯打开行李,只见里面金帛无数,全是赃物,当即大骂道:“你身为转运使,巡行州县,却收受官员财物,应当奏明朝廷。”转运使听闻十分恐惧,极力恳求包拯,包拯却不答应。于是包拯前往东京,一路行至皇城,便击鼓鸣冤。朝门外监鼓的郎官详细询问事由,包拯将张转运使的事情一一告知。郎官于是接过奏章,面见天子。包拯在殿下叩拜上奏。皇帝看了奏章后大怒,立即罢免了张转运使的职务,让他依旧回归平民身份。

第八十二回劾儿子为官之虐

断云:

家法森严王法更重,岂容其子虐待百姓?

任满归来满载宝物,包公怒奏毫不留情。

话说宋仁宗因贬黜了张转运使,十分欣赏包拯的梗直敢言,于是提拔他为直谏大夫。包拯的儿子包秀,年仅十六岁,被任命为扬州天长县知县,随即赴任。没想到包秀为官贪财,任满后带着许多宝物归来。

一日,包拯处理完公务,有吏员通报:“天长县知县任满回来了。”包拯听说儿子归来,十分高兴。但看到数担行李,打开后发现金宝无数,包拯核算包秀两年的俸钱资财,竟多出一千贯。包拯大怒,向朝廷上奏:“臣的儿子担任天长县知县,任满归来,检查行李物品,除了俸钱还多出一千贯,如今他贪财虐待百姓,臣应当自我弹劾。”

天子看了奏章说:“爱卿对儿子的过错毫不隐瞒,可谓刚直,如今依旧授予你儿子官职,让他改过自新。”包拯又奏道:“臣蒙陛下提拔为直谏之职,儿子有罪过,就是父亲的罪过。能让臣子罢职就很庆幸了,朝廷怎能再给他官职呢?况且臣自己也该被贬谪,臣决不敢再担任直谏之职,请求另授其他职务,容臣报答过失。”皇上于是应允奏章,下令包拯担任定州太守。

包拯谢恩,当日辞别皇帝。到任之后,处理政事有条理,百姓感念其德。后来因为与朝官不和,便隐匿政绩不上报。忽然一天听闻朝廷要提拔他的谣言,包拯于是弃了官职,隐居东京修行。且看后来因为什么又被起用,下回公案自会分晓。

第八十三回判张妃国法失仪

断云:

身负重任临行邦宪威严,御街夺驾彰显礼仪刑律。

朝廷臣宰虽能隐匿情事,铁面包公岂会顺情枉法?

话说宋仁宗一日临朝,文武百官行山呼大礼后,阁门大使奏报:"午门外有众乡老求见陛下陈说民情。"仁宗召来一位老者,众人在殿阶下叩拜。仁宗询问老人所奏何事,老人禀奏:"臣等是陈州西华县百姓,如今陈州三县连年遭受荒旱,五谷绝收,百姓饿死无数,恳请陛下怜悯赈济,如此百姓方能安定,盗贼也不会滋生。"仁宗听闻后说:"朕已知此事,已预先派遣赵皇亲发放十万钱粮赈济陈州三县饥民,为何又来奏告贫困?"乡老们说:"小民死罪,只能直奏。赵皇亲与监仓官侯文异、封库官马孔目、管库官杨得昭三人一同作弊,三十贯钱只能买一斗米,其中二分是稻糠,根本无法充饥。有钱人家尚可度日,无钱人家只能饿毙路旁,惨不忍睹。"

仁宗听罢面露不悦,道:"朕以国戚为心腹,谁想竟有如此罔顾国法之人?"于是赏赐众乡老令其退下,与群臣商议:"谁可前往陈州赈济饥民,代朕分忧?"忽有班部中青州王相公名诚出列奏道:"若要救助陈州三县百姓,除了包文拯无人可去,其他人前往,百姓难沾实惠。"仁宗问:"文拯的名声朕素来知晓,如今任何官职?"王诚奏道:"此人最近被任命为定州太守,因性格梗直,与在朝官员不和,臣听闻他已弃职隐居在东京普照寺修行,不知是否还在?"仁宗说:"朕重新宣他来任用,可否?"王诚又奏:"此人性情刚烈,恐已逃躲别处,待臣亲自前往探访,查明下落,或许能请他来。"仁宗准奏。

王诚径直辞别仁宗,一行人来到普照寺。众长老听闻,迎接至方丈室。坐定献茶后,王诚问:"此处有包先生吗?"长老禀道:"贫僧不认得包先生。只是数月前,寺中有个自称赖皮包的行者,每日吃三餐饭,只是睡觉,从不理事,不知是否是他?"王诚于是令召来相见,果然认得正是包文拯。王诚大喜,道:"朝廷欲封足下官职,前往陈州赈济,您可同我入朝。"包拯说:"下官职位卑小,如何去得陈州?"王诚说:"面见朝廷自有高升,只看我幞头动时便谢恩。"包拯应命,当日随王丞相入朝面见仁宗。

,!

朝拜完毕,仁宗说明赈济缘由:"封卿为三道节度使,代朕前往。"包拯见王丞相幞头未动,俯伏殿阶不起。王诚奏道:"文拯职位低微,如何管得了皇亲?乞陛下重封,方能成全此事。?薪^完? ′ ^鰰?栈^ /埂.薪?蕞^全?"天子于是加封包拯为十五府提督,许其自行专断斩罚。仁宗又恐有权势之人不服,另着十位大臣为保官。包拯抬头见王丞相幞头微动,这才叩首谢恩。

出得午门,忽报皇后鸾驾到来,包拯急忙避入官房,问左右是哪位皇后。张龙禀道:"是偏宫张皇后,要往南岳烧香,向正宫曹娘娘借来鸾驾。"包拯道:"偏宫皇后如何敢乘坐正宫鸾驾,国法何在?"当即令手下夺其黄罗销金伞离去。随驾宫娥惊慌失措,纷纷逃入宫中。次日张皇后入朝奏知仁宗,称被包拯无故夺去销金黄罗伞。

仁宗闻奏大怒,宣包拯到金阶问道:"为何轻慢内院后妃,夺其法驾,是何道理?"包拯奏道:"臣罪该万死,敢问张娘娘是哪宫皇后?"仁宗道:"是偏宫妃子。"包拯道:"既是偏宫妃子,如何能用正宫仪仗?"仁宗道:"朕已许正宫借与六般大礼,前往南岳烧香。"包拯说:"陛下,偏宫可借正宫仪礼,那陛下的大位可否借给六大王坐?如今水旱不调,百姓饥馑,正因国法不正所致。臣若不能匡正朝廷,如何去得陈州赈济?依臣之见,张皇后不当僭越,应罚黄金一百两。如此则国法严明,朝廷方可治理。"仁宗闻奏默然。王丞相出班奏道:"包文拯所奏极是,乞陛下准其判罚。"仁宗准奏,下敕罚张、曹二后黄金入库。

包拯谢恩辞别仁宗,次日启程赴陈州赈济,仁宗大悦,御赐酒食送行。且看接下来又有何公案?

第八十四回判赵省沧州之军

断云:

刁恶之徒肆意欺凌孤寡,包公断案拟罪充军。

恢恢天网疏而不漏,赵省怎逃今日刑罚?

话说包公辞别皇帝出朝,清点上任的公差,排好仪仗器具,清晨离开东京前往陈州。出城三十里,有个地方叫万松林,在馆驿中坐下后,叫来随衙的侍从吩咐说:“你们众人先回去,等我到陈州十日后再来跟随。”众人各自领命离去。

包公只带了一名叫唐公的吏胥同行,和他私下商议说:“如今前往陈州,我们装作白衣秀士的模样,不要从馆驿经过,只去茶坊、酒店、寺观这些地方,查访不平之事。”唐公领命,牵着包公所骑的驴子前行。

将近傍晚,来到一处庄园门前,包公道:“不要去人家打扰,就在这车蓬旁边安歇吧。”唐公听从吩咐,解下行李,安排包公歇息了一夜。

清晨,有个管庄的人叫赵省,是个极其刁蛮的家伙,在乡里横行霸道,大家都怕他,人称他的小名叫赵大郎。那天赵省看见车蓬下有人安歇,就大骂不止。唐公回应说:“庄主息怒,我家官人要去东京赴选,到这里天晚了,暂时在贵庄车蓬下借宿一夜就走,还望恕罪。”

赵大郎听罢喝道:“昨夜庄上不见了两只水牛,没处寻找,想来是你们两个偷了,最好把牛还我,就放你们二人走,不然绑起来送官,当作盗贼论处。”唐公说:“我们是过路的人,偷水牛有什么用?”赵大郎怒道:“不打你就不肯认!”随即命令庄客用麻索吊起二人,要送去官府审问。

赵太公得知此事,说:“大郎休要冤枉人,哪有过路秀才偷牛的道理?待我亲自去问个明白。”太公出得院来,看见二人被吊在杨柳树下,抬头一看,早认出是包文拯。太公见状大惊,连忙让人解下麻索,磕头拜道:“老夫的顽劣儿子罪该万死,还望宽恕。”

包公说:“你作为家主,不教诲儿子遵守礼法,大白天诬陷平民为贼,该当何罪?幸好是我来了,如果是客商到此,岂不是要被你儿子陷害?国法难容!”当即写了手本呈给当地县官,拟判赵省到沧州充军,即刻起行。

太公哭道:“顽子得罪大人,责罚是应该的,但可怜老夫只有这一个儿子,乞求宽恕他的罪行。”包公说:“律法是朝廷设立的,我怎敢徇私?”最终还是将赵省发配,毫不宽恕。乡里百姓都为此感到高兴。

第八十五回决秦衙内之斩罪

断云:

酷吏恶少仗势横行,刑场斩首毫不留情。

包公正直毫无偏私,决断奸顽拯救百姓。

话说包公将赵省判为充军后,和唐公前往陈州。经过郑州城前,到达泰康县时,包公对唐公说:“走了半天,快到中午了,先在垂杨树下休息片刻,再进城吧。”唐公便放下行李,两人在树下歇息。忽然有几匹马来,只见一群人拉弓搭箭,追赶着一头獐子过来。

田旁有个农夫喊道:“秀才,快到路边躲一躲,泰康知县秦衙内正在打猎,追着一头獐子过来,你要是冲散了他的猎物,肯定没命!”包公听了,问道:“这知县叫什么名字,这么可恶?”农夫说:“姓秦名卿,极其残暴。他儿子打死过多少人,都没人能奈何他!”包公听后,让唐公抽出行李中的木棒,立在路边,等獐子跑来时放它过去,却一棒把猎犬打倒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前面的弓兵看见猎犬被打倒,就报告给了秦衙内。秦衙内大怒,命令弓兵将包公二人抓进县衙见他父亲。秦知县于是下令把他们关进土牢审问。公牌由五老张押狱执行,押着二人进土牢,用麻绳分别高高吊起。!x^d+d/s_h.u¨.`c+o~m,唐公哭着对张押狱说:“常说公门里好行善,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们二人?”张押狱喝道:“你们该死,惹恼了秦衙内,要是想让我宽容,就拿些钱来!”唐公看看包公,包公说:“我腰囊里有些钱,你自己来拿吧。”张押狱立刻走近,掀起包公衣裳,只见腰间有一块金牌,上面刻着包文拯的身份。押狱张青大惊,连忙解开二人的吊绳,扶包公上坐,磕头拜道:“小人不知大人经过此地,如今把您押入土牢,这不是小人的本意,是知县的命令,乞求赦免死罪!”包公笑道:“你本来就不认识,只是不要让秦知县识破,泄露了事情。可以把驴子和行李给唐公带出城,就饶了你。”张青赶紧取过行李,牵来驴子,秘密送包公出城二十里。

包公打发张青回去,说:“这不关你的事,等我到陈州后再来传讯知县父子,自有处置。”张青再三叩头回去了。

再说包公和唐公继续前行,看见一个老人哭着过来。包公问老人为何啼哭,老人回答说:“老夫是李家庄人,前些天泰康县秦衙内打猎到我庄上,突然看见小女有些姿色,就强行抢走了。老夫只有这一个女儿,无人侍奉,因此哭泣。”包公说:“为什么不写状子告他要回女儿?”老人说:“他是知县的儿子,能到哪里去告状呢?”包公说:“我写个帖子给你去见知县,一定会放你女儿回来。”老人说:“秀才莫非是包文拯?只有他能做主。”包公说:“你别管我是谁,知县和我有交情,只管拿纸笔来我写。”老人在附近村子借得纸笔给包公,包公写道:“秀才传示知县,最好把女儿还给人家,以免遭重罪,不然他日来见包呆子。”包公写完,交给老人,还把自己骑的驴子让老人送到县衙。

老人拿着帖子求见知县,知县看了大惊,骂道:“不肖之子,怎么把这事传到包公耳朵里了?怎么逃罪?”张押狱说:“日前捉的人,果然是包公经过这里。”知县连忙派人把女儿送回老人庄上。父女拜谢后,来见包公说:“要不是大人路过,我们的冤屈就无法伸张了。”包公说:“我马上就走,等知县要来见我,你就说我已经走远了,到陈州相见。”吩咐完毕,和唐公离开李家庄而去。后来包公到陈州,派公牌传讯秦知县父子到公堂审问。审明秦衙内倚仗官势欺负贫民,强占人家女儿,罪该押赴刑场处斩;秦知县纵容儿子作恶,虐待百姓,应杖打八十,罢职为民。判决后依此执行。

第八十六回石哑子献棒分财

断云:

哑子诉冤无人理会,贤明府尹判决服众。

谁说作恶苍天无报,或早或迟终有因果。

话说包拯刚上任坐堂,公吏刘厚前来禀报:“门外有个石哑子,手持大棒要献给本官。”包拯命人带他进来,亲自询问,哑子却完全无法对答。众吏员便对包拯说:“这哑子每逢官员上任,总会来献棒,屡次被责罚,大人不必问他。”包拯心想:“这哑子必定有冤屈,才忍着刑罚来献棒,不然怎会屡屡无罪却甘愿受罚?”于是心生一计:他让人用猪血涂满哑子的手臂,假装打断了胳膊,又给哑子戴上长枷在街上示众,暗中派几个军卒侦察:“若有人为他喊冤,就带来见我细问缘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古典白话合集》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