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行星的形成
太阳和它的行星几乎是同时形成的,这发生在约45.68亿年前。旋转的云团中,并非所有物质都陷入中心形成了太阳,大约有1‰的物质,继续在一个圆盘里绕着正在形成的太阳旋转。为什么太阳的引力没有把它们都吸引过去呢?没有人能给出完善的答案。或许是旋转的圆盘的惯性,有驱使物质远离中心的倾向吧。
太阳开始燃烧后,会释放出辐射和粒子,就像风一样,这种现象叫作“恒星风”,也叫“金牛座T型风”。恒星风将气体云从内部的微星(婴儿期的行星)周围吹开,最终形成了太阳系内部的4颗岩态行星,从太阳向外依次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4颗行星形成后,绕太阳公转,引力将附近的物质吸引过来,这样就把轨道附近的物质清理干净了。天文学家称这个过程为“吸积”:大块物质与行星相撞,随后与之聚集在一起,使行星体积不断增大。接下来的时间里,行星继续“吸积”,但速度比形成阶段慢了许多。
太阳系外围的温度始终低于靠近内部的部分,这使得更轻的化学元素可以凝结在一起。最终,太阳系外围出现4颗大的气态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虽然这4颗行星大部分是由冰冻气体构成的,但它们都有较重元素构成的核。
从1930年被首次发现,直到2006年,冥王星一直被看作太阳系的第9颗行星。但是,现在人们将它视作矮行星,它的体积太小,无法清理掉其他天体碎片而形成自身的轨道——这一点被视作真正的行星的标准。冥王星的体积仅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的2/3。
太阳系
从左向右数,地球是距离太阳第三远的行星。除了天王星之外,其他行星的自转轴差不多都是垂直的。这幅图不是按比例绘制的。
木星的直径为地球直径的11倍左右,质量是地球的300多倍。天文学家认为,由于木星体积非常大,其引力使木星与火星之间再没有形成一颗行星——木星的引力会将一颗正在形成的行星拆散。今天,木星和火星之间没有行星,而是有一圈大块的物质(小行星)绕太阳公转,叫作“小行星带”。这些小行星会互相撞击,有时某一颗会被撞出轨道。它有可能到达地球,那样的话我们会看到它在地球的上层大气中燃烧,形成所谓的“流星”。冥王星轨道之外,存在更多早期太阳系的残余——柯伊伯带(Kuiper Belt)和叫作奥尔特云(Oort Cloud)的大量彗星。
不想错过《大历史,小世界:从大爆炸到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