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就这样,太阳和太阳系的行星形成了。?E-Z?暁-税_枉^ +勉?废+粤!渎·所有的行星都在同一平面绕太阳公转,这是一个无形的平面,就像一张旧唱片一样。所有行星都在距离太阳不同的地方沿同一个方向公转。我们之前了解到,星系形成时,空间中的一大片气体和粒子云团倾向于形成旋转的圆盘,中心会有个凸起。而在形成太阳系的云团中,有极少部分物质没有落入中心的团块,而是形成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地球早期的历史
地球是距离太阳第三远的岩态行星。直径是水星的3倍,比金星稍大,体积是火星的2倍。水星、金星和火星是另外3颗岩态行星。
与其他行星一样,地球在形成过程中,也在不断进行物质的“吸积”。地球开始形成约1亿年后,另一颗刚刚形成的“原行星”(地球体积的1/4或一半)与地球发生了碰撞。根据地质学家提出的理论,这颗原行星擦过地球,撞掉了地球的一大块。引力将撞击下来的大部分物质聚集起来,使其绕地球旋转,形成了月球。?兰_兰+闻^学_ ?已?发¢布+最`欣¨蟑!踕+最初,月球轨道离地球较近,但后来逐渐远离,一年大约远离5厘米(2英寸)。
造就月球的那次撞击,有人也称其为“大巴掌”,把地球垂直的自转轴也给撞歪了。之后,地球的自转轴不再垂直于太阳系平面,而是倾斜了23°。正是自转轴的倾斜,才造成了地球上的四季交替。
随着地球体积开始增大,温度也开始升高(但不会高得像恒星那样发生氢聚变)。升温现象的出现源于多个原因。首先,与其他物质团块撞击产生高温。其次,在引力作用下,地球体积不断增大,落下来的团块的引力势能转化成热量。最后,地球包含大量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元素衰变时也会释放热量。本章前面已经提过,太阳系形成前不久,发生过超新星爆发,地球上的放射性元素即由此而来。
随着地球温度升高,内部熔化,元素因密度不同自行分类,地质学家称这一过程为“化学分化”。(没错,我们讨论的学科又发生了变化,自天文学、物理学和化学之后,这次又转到了地质学。,齐^盛-暁?税?蛧¨ `已_发?布_最_歆?璋+截·)地球发生熔融后,像铁和镍等重元素,沉入了地球中心,较轻的元素待在中间,而最轻的元素则上升到地球表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历史,小世界:从大爆炸到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