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大历史,小世界:从大爆炸到你 > 第26章完结

第26章完结(1/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地幔底部的温度要比顶部高。~秒~彰¨踕,暁`税,枉+ +更,薪?嶵!全?底部的热量传导到顶部,就像在锅里熬豌豆汤一样,虽未沸腾,但却会慢慢翻滚。由于板块浮在上地幔之上,这使得板块活动起来。在某些板块的交界处,一个板块会俯冲进入另一个板块下方,重新变成地幔。地球表面的大部分物质就是这样不断循环再造。这个周期大约需要5亿年。

地球的大小也是使生命有可能出现的关键特性。假如地球再小些,其引力就无法留住大气或地球表面的液态水,而这两者对生命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假如地球再大些,其引力就会把陆地上的绝大部分生物压扁。

此外,地轴倾斜也是生命产生的关键因素。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中,有一部分北半球朝太阳方向倾斜,另一部分北半球偏离太阳。太阳照射地球角度的变化使得到达地球的热量发生变化。地球自转轴并不改变,变的是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嗯,地轴的倾斜角度实际上会有微小变化,见下文。)

朝太阳倾斜的半球接收更多直接来自太阳的辐射,也就获得了更多热量,我们称这个季节为夏季。¢精-武^暁?税*蛧\ -勉¢费`阅-渎*当我们所在的半球偏离太阳时,冬季就来了。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赤道附近的热带季节变化不明显。

地球的内部结构

图中显示了地球内部的液态流动。地壳外部扭动的线条代表的是火山。

太阳的热量到底有多少到达了地球呢?这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从大的时间跨度来说,并不稳定,也不始终如一。地球的轨道(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有所变化,另外地轴也会发生摇摆,此外倾角也会稍微发生变化。

米兰科维奇循环

这些周期体现在地轴倾斜角度的变化、地轴摆动和公转轨道形状变化——后者叫作偏心率,或与圆形轨道的偏差。塞尔维亚天文学家米卢廷·米兰科维奇(Milutin Milankovitch,1879—1958)首次发现了这些周期,遂以他的名字命名。

地球轨道是椭圆形的,1月份时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比7月份时要近483万千米(300万英里)。+求/书-帮^ .哽!芯.最*筷~但地球轨道的椭圆程度也在变化,一段时间椭圆的程度高,然后越来越接近圆形,然后再变得椭圆,大约每10万年循环一次。地轴倾斜角度则大约每4.1万年从21.5°到24.5°之间变动一个循环。(若不是月球引力对地球起到了稳定作用,地轴的变化幅度会更大。)地轴每2.1万年摆动一次。地球轨道、地轴倾角以及地轴的摆动,是由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以及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与地球的距离变化导致的。这些行星质量都很大,当它们以规律的周期接近地球时,其引力会扭曲地球轨道和倾斜角度。我们生活在引力系统中,所有事物都在相互拖拽。而所有这些,也会略微改变到达地球的辐射总量和分布,继而影响气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历史,小世界:从大爆炸到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