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剑器 开元中,公孙大娘善舞剑器,杜甫有《歌行》述其事。¢衫`叶`屋· ~已¨发?布`最?薪′蟑.结′
胡旋 开、天间,康、米、史、俱密诸国屡献胡旋女子,知其舞风行于九姓胡,非只出自康国[104],元、白《新乐府》均有《胡旋女》之篇。
胡腾 李端、刘言史均有诗咏,刘诗,“石国胡儿人见少”,以为来自石国。
兰陵王 《教坊记》以为出于北齐兰陵王长恭,高楠顺疑其描写婆竭罗龙王[105],一名大面,亦曰代面,演者常著假面具,开后世脸谱之先声。
拨头 出西域,(《通典》一四六)亦曰钵头,张祜有《容儿钵头》诗[106]。
霓裳羽衣 此曲源流见廿三节二一〇页注②,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107],斜曳裾时云欲生。”自注云:“皆霓裳舞之初态。”《白集》五四又有“唯销一曲慢霓裳”之句,是曼舞也。_h.u?a′n¨x`i!a¢n¢g/j`i!.+c~o^m+或谓“曲有霓裳者率皆执幡节,被羽服”,以为宣宗所创,(《语林》七)证以白氏之诗,其中显有失实之处。
狮子 原属龟兹部,有五常狮子,各衣五色,高丈余,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杂录》)[108]白居易诗:“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晴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已能曲尽其舞容[109]。肃、代时舞者黄狮子,见《语林》五。
字舞 以舞人亚身于地,存成字也。(《杂录》)
花舞 著绿衣偃身合成花字也。(同上)
马舞 栊马人著绿衣执鞭,于床上舞蹀躞蹄皆应节奏也,(同上)此为以人效马。玄宗又尝畜舞马百匹,使塞外人教习,其曲谓之《倾杯乐》,奋首鼓尾,纵横应节,(《明皇杂录》)则今世之马戏也。
舞之设备,在室内者常用地毡为藉,岑参诗:“高堂满地红氍毺,试舞一曲天下无。”又李端《胡腾》诗:“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e^x?i·a?o`s,.-c-o!m?”今南北剧台多铺地毡,即承其制。
敦煌壁画之舞者多执锦带(彩绸)或其他乐器,今戏剧中仍流行着舞彩绸之节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隋唐史》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